在中国革命史上,黄埔军校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辉煌一页。早期的黄埔军校,是根据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倡议,由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组织创办的。黄埔一期到六期的学员,大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热血青年。他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报考黄埔军校,经过刻苦学习和严格的训练,多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军事政治人才。当然,也有的走向革命和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历史的罪人。
黄埔军校1924年——1927年期间,在广州开办了6期。以后校本部迁往南京。前6期在校学习和毕业的大约1万余人。他们来自全国26个省区(并有来自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青年),由于当时的地缘和政治背景,所招收的学员自然南方人居多,尤以湖南、广东和江浙为最。而在北方,就数陕西省籍的学员最多。据有关档案文献记载,黄埔一至六期的毕业生中,陕西籍学员289人,其中一期67人,二期4人,三期7人,四期154人,五期27人,六期30人。从黄埔生源地分布来看,仅次于湖南、广东、四川、浙江、湖北、江西、江苏,居全国第8位,是我国北方学员人数最多的一个省份。这与近代史上陕西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有关。辛亥革命中,陕西是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于右任(三原)、井勿幕(蒲城)、王陆一(三原)、胡景翼(富平)、杜斌丞(米脂)等人都是辛亥革命和同盟会的元老,他们热情鼓励、支持和积极推举爱国青年报考黄埔军校。加之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建立组织和根据地比较早,在大革命时期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委派了不少进步青年到黄埔去学习。
黄埔系的陕西籍学员中,在战争岁月成为著名军事将领有数十人,有的为革命英勇牺牲。如组织领导渭华起义的刘志丹、王泰吉等人,就是黄埔的毕业生。也有的成长为人民军队优秀指挥员,如阎揆要、张宗逊、郭志明、孙永康等人。国民党方面,从黄埔走出来的陕西籍将领如杜聿明、胡琏、张灵普、关麟征、张耀明、董钊、马师恭、马志超、何文鼎、刘玉章、高吉人、李正谊、刘宗宽等人,都是国民党部队的军师以上高级将官。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大都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中却站在人民对立面,为国民党反动派卖命,有的战死,有的战败当了俘虏,有的随蒋介石逃亡台湾,也有的率部起义,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贡献。
黄埔系的陕西籍学员中,以关中地区的长安、临潼、三原、富平、乾县、华县、蒲城和陕北榆林、米脂县人数较多。其中长安30人,临潼27人。
(依据《黄埔军校史料》.广州人民出版社;《宋庆龄与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等图书资料,纪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