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去伪求真 > 网文纠错
毛主席从《共产党宣言》中不只取了“四个字”
日期:2019-12-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官微《思想火炬》  作者:杨明伟

《共产党宣言》对毛泽东的影响,应该结合历史的长河客观辩证地看。毛泽东一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表明,他从《共产党宣言》中所获取的思想理论源泉和方法论原则,绝对不只是“阶级斗争”四个字的简单内容。

图片2.png 图片3.png


 自毛泽东第一次阅读《共产党宣言》起,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与毛泽东的一生相伴。

 据毛泽东回忆,他是1920年开始接触《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从此《共产党宣言》就在他的思想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了他的一生。

 据统计,毛泽东一生读的次数最多的书,就是《共产党宣言》,早在1939年底他就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后来他还说过,自己每年都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他一生到底读过多少遍《共产党宣言》,已经无法统计。

对这本全世界无产者的入门书,毛泽东不仅自己读了一生,也向党内推荐了一生。

社会上曾经有人曲解毛泽东的原意,说毛泽东一生从《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中只取了“阶级斗争”四个字。这显然是对毛泽东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的完整情况不了解造成的误读。

毛泽东受《共产党宣言》响是一生的、全方位的

只要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整个过程,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共产党宣言》对毛泽东本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人产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比如: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受《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启发,深入思考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与教训,指出巴黎公社失败“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二是“对敌人太妥协太仁慈”。

 国共合作破裂以后,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开辟以农村包围地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毛泽东不断从《共产党宣言》中寻找思想智慧和解决难题的办法,甚至在粉碎敌人围剿的过程中,还仿制《共产党宣言》的形式,以中共红四军党部的名义发出过一份《共产党宣言》,宣布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十大政纲。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特别强调全党要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原著,提高马列主义水平,他反复研读并不断向全党推荐《共产党宣言》,宣介其中的重要思想,引领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承担起历史的重任。还在《共产党宣言》思想的启发下,提出过一系列重要思想,如:中国革命的前途分为两篇大文章来做,“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也就是先“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然后“争取社会主义胜利”;在共产党领导下,要使“社会上的人都有人格、独立性和自由,而且在我们党的教育下,更发展了他们的人格、独立性和自由”;党的认识成果和理论成果,是靠集体智慧完成的,“一个人搞不完全,要依靠大家来搞,这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等等。

 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当口,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读《共产党宣言》,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并清醒地告诫全党:“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应当有共同的认识”,“不应当将中国共产党人和马、恩、列、斯并列”,“不要把毛与马、恩、列、斯并列起来”。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不断阐发《共产党宣言》里的思想,阐明党的领导方法以及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和远大抱负。在他不断向全党推荐的读马列原著的书单中,第一部著作几乎都是《共产党宣言》。在社会主义建设遇到难题甚至挫折后,毛泽东进一步研读《共产党宣言》,思考探索“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到了晚年,毛泽东依然对《共产党宣言》爱不释手,直到去世,在毛泽东卧室床边还摆放着他经常阅读的包括英文版在内的至少三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可见,《共产党宣言》对毛泽东的影响,应该结合历史的长河客观辩证地看。毛泽东一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表明,他从《共产党宣言》中所获取的思想理论源泉和方法论原则,绝对不只是“阶级斗争”四个字的简单内容。

图片4.png

毛泽东为什么会说“只取了它四个字”

当然,毛泽东也曾经说过,他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三本书后,“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

 有人据此认为,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的主要是“阶级斗争”理论甚至只有“阶级斗争”四个字,所以他一生从事阶级斗争。对毛泽东一时一地有针对性地说过的一两句话产生一些误解,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了解毛泽东说这段话的背景和毛泽东一生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的深入研读和运用,就不会陷入这样的误读。

 我们再来看看,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讲“只取了它四个字”的。那是在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应即将下农村去做农村调查的中共中央妇委、西北局联合组成的妇女生活调查团的要求,解答一些有关怎样做调查研究的问题时讲的。这篇《关于农村调查》的讲话,他是这样开头的:

 “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列宁、斯大林也同样作了许多调查。中国革命也需要作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可惜很多同志常是主观主义,自以为是,完全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他还讲: “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作调查,然后,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

 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讲了有关“阶级斗争”内容的话。

 原话是这样的:

 “我们的调查工作,是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作,不要性急。我自己认识农村,就是经过好几年的工夫的。

记得我在一九二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我做了四个月的农民运动,得知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可是这种了解是异常肤浅的,一点不深刻。”

 毛泽东的这番话,意在提醒到下面去做调查研究工作的同志,要深入中国农村,“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毛泽东是从调查研究着眼,让大家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国农村的“阶级斗争”现状。从这之前和这之后毛泽东谈起和运用《共产党宣言》的情况来看,没有资料表明他只取了“四个字”。由此可见,对毛泽东的一些有针对性的话,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考察,绝不可泛泛而谈,推而广之,更不可牵强附会。

(延安红云平台编辑部择要编辑,文字略有变动,图片为编辑所加)

(作者:杨明伟,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