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到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的近10个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大转折的岁月。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遵义会议确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此后,红军历经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突破腊子口等艰难险阻,把中国革命的中心转移西北,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其他根据地基本丧失后而“硕果仅存”,独树一帜,成为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也成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一、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失利
1927年春夏之交,历时3年多的大革命失败,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国共两党分道扬镳,生机勃勃的中国革命运动处于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急关头,处于极大的震荡和分化时期。这时,中共组织和进步群众组织被解散,许多革命领导人和仁人志士被杀害;在革命高潮中参加共产党和革命的不少人感到悲观失望,前途莫测;一些投机分子、动摇分子,有的声明退党,有的自首叛变,脱离共产党的“人数一天天增加,初则一个一个的登报脱党,继则一批一批”。工农运动由轰轰烈烈顿时变得冷冷清清。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逐步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在这样的政权统治下,中国共产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首先必须直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卖。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明确提出党在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会议决定调派最积极的、坚强的、有斗争经验的同志,到各主要省区发动和领导农民暴动,组织工农革命军队,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中央领导职务,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等组成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八七会议前,中共于8月1日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9月9日、12月11日,发动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同时,又先后在海陆丰、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