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书包 > 党建生活
树立生态资本运营理念
日期:2020-07-16 09:20:31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郭靖 赵普

生态资本运营是指以政府为主导,将生态资源、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资本,通过开发、经营高生态质量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价值货币化,保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日益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打造绿水青山不仅关乎当下人类的健康与福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依托。当前贵州正深入实施、协同推进“三大战略行动”,明确了“大生态”战略行动的突出地位,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贵州山水资源丰富,如何保护好绿水青山,并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搭建一座高质量的转化桥梁?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生态资本运营之路。一是硬举措狠抓生态资源治理。通过划定“一区三带多点”,明确生态红线,推进五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四个专项行动,全省处处碧水蓝天、花团锦簇,优化了人居、生产环境;通过关停、整合中小矿井,着力提升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和环境友好性,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二是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组织保障,将“大生态”的战略意识牢固树立于各级干部群众之中,凝聚成强大的共识;通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等高端平台,贵州“大生态”的品牌得以树立并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三是多形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农业领域大胆改革,通过“三变”“农村产业革命”等工程,大力变革农业生产与组织方式,高效整合碎片化的农业资源,既实现了生态资源的保护与集约,又极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大力开展以“四型十五种产业”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将无污染、轻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之路,在全国树立起贵州大数据、大生态品牌形象,成为贵州发展的新支撑。

随着生态资本运营理念在贵州大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全省生态绩效实现了逐年递增。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资源保护和治理任务仍然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特别是局部地区的大气、水、土壤环境承载能力接近饱和,生物多样性不足,环境容量较低,抗扰弹性较小,恢复能力较弱,边缘效应显著。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尚需多方努力,“生态建设是政府的事,同自己的关系不大”的心态在群众中仍然存在;相关法律、组织保障等仍需加强,尤其是资源确权不明确的问题导致环境破坏追责难、破坏成本低;领导干部追责问责机制及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强化。三是发展绿色经济的“瓶颈”逐渐显现,例如制度红利对于碎片化生态资源整合的经济效益正在降低,人才、技术的配套需要跟上新经济发展的步伐。

进一步树立生态资本运营理念,是贵州省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转变思维模式,统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尤其要在治理水系污染、山体石漠化、植被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科学计算环境承载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人居环境治理。二是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完善体制机制,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政策引导效力。三是要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拓展生态资本运营发展的融资渠道。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双向流动、融合发展、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促进生态财富共建共享共治,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四是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生态资本运营的良性循环,运营效率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问题上,要特别重视制定和落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富余劳动力素质提高的相关政策,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水平。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