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去伪求真 > 刨根问底
“幸福渠”的来历
日期:2019-09-28   来源:延安红云平台依据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编《红色延安的故事》整理摘编

到过革命圣地延安枣园参观的人们,大都忘不了那里有一处景点,名为“幸福渠。”

这条幸福渠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由谁主持修建的?为何称作“幸福渠”?在过去的一些媒体宣传中带有一些牵强附会之说。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组织编写、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红色延安的故事》丛书,尊重历史事实,说清了“幸福渠”的来龙去脉。

下面是从《红色延安的故事》中摘录的有关“幸福渠”的故事梗概。

5d9d96580888b.jpg

陕北地区一直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及我国东南部三分之一,降雨时间又多集中在夏秋之际,所以常遭旱灾。十年就有九年旱,所以枣园人民祖祖辈辈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十分艰苦。地处延安城西的枣园乡,虽然川道开阔,西川河水从中流过,但由于河床低,难以灌溉。这对发展农业生产是一个大障碍。

1939年秋天,正当裴庄枣园一带枣子正红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位穿着不太整齐的人物。他每天出入于密集的枣林间,来来回回地察看着什么。当地的老百姓很是疑惑,这是哪里的掉队战士?他来这里偷枣子吃吗?却不晓得,这个人物就是边区政府为了兴修水利而派到裴庄勘察、测量、计划开渠的水利工程师——丁仲文同志。

边府建设厅对于兴修边区水利一事,素来非常注意,计划统计各县完成水利亩数,从事兴修工程。该厅定于延安市附近之裴庄兴修水利,派北洋工学院毕业的丁仲文前往勘定地点,预计兴修可灌溉2000亩农田的水利,开凿长15里之水渠一条,并修筑一个坚固的石坝。

关于在陕北这个地方兴修水利,已有过三次历史,这三次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因此,群众都不相信这次能够成功,他们用怀疑的目光注视着丁仲文,观望着他的一切行动。有的说:“过去没有修过水利不是也吃上穿上了吗?”“修水利太难了,不成功就白浪费银钱。”还有的说,“整理一块水地,倒不如开一片荒地打的粮食更多。”

深入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是顺利完成任务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用具体的鲜活的事例来教育群众,才能获得群众真正的信任和拥护。政府用了很多宣传手段,给群众解释为什么要兴修水利以及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等,同时,向他们宣传科学技术理论知识。

为什么要修这样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宣传此工程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得告诉他们:修水利并不是难事。一些群众认为修水利既浪费劳动力,又花钱多,倒不如去开荒。但他们没有估计到天旱会常常发生,特别是在西北的黄土高原上。而水利设施是预防旱灾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能增产丰收。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坝、闸、渡等主要工程。在11月18号,恰好是当年第一次初雪刚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已经挖成了的长渠,从裴庄穿过茂盛的森林,长约5公里,灌溉面积达1500亩。为争取时间提前完工,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工作。其他附属工程则因已入冬,地要冻了而不能继续。直到1940年3月开工,在军民共同努力下,于4月份完成工程。此渠自裴庄起,经过了庙嘴、莫家湾、枣园、侯家沟,直达杨家崖。陕甘宁边区第一条人工渠——裴庄渠引水工程竣工并正式放水。拦水坝长70米,水渠全长5公里,深宽均为0.6米,流量为0.65立方米/秒。对原来渗水的地方,还用石灰拌黄土填实,保证滴水不漏。全部工程有碎石坝一座、退水闸一座、跌水五座、斗门九座,再加上渡口等,并利用水利设置了水磨三座,以供将来磨粉等用。该渠平时水深为0.2米到0.4米,全部开放,深则可到0.6米,渠宽亦为6米。这个水利工程的主要建筑,要算那碎石坝了。当水闸打开时,延河水都被放入渠里去。石坝长70米、厚14.2米,既节省,又坚固。坝的两面各有一堵石墙,墙的中间放置碎石。入水闸在左面,闸板最初使用木板,开关也是人工的。100公尺以外的地方,设有一退水闸,这是为了调剂水量而设的,因到夏天山洪暴发,泥沙可能被冲到渠内,要是水溢出渠外,就会泛滥成灾。整个渠共有4处可用做水力,以供延安工业合作社事务处设磨坊和弹花房用。

除了负责人,其他人都没有土木工程的科学知识,而且大家多出自农口。但在丁仲文的帮助下,只用了两个月,大家就学会了设计,各种仪器对他们也不是稀罕事物了,这大大鼓舞了士气。

为了修筑这条渠,建设厅直接拨款4000元,此外发动群众参加水利合作社,每亩地收洋元4元多一点。这样,使老百姓看到修水利并不需要多花钱,而且将来的收益要比这4元钱大得多。这条渠政府修好后就交给了当地群众。群众爱护着这条渠,用兴奋的眼睛在渠上望来望去,看着渠水潺潺地流去,仿佛看到了来年的好收成。他们管理使用这条渠,并根据全渠的灌溉区域共计6个村庄60多户人家,划分了6个小组,又以这些小组为基础,建立了水利合作社。

在军民共同努力下,于1940年4月份完成工程。此渠自裴庄起,经过了庙嘴、莫家湾、枣园、侯家沟,直达杨家崖。陕甘宁边区第一条人工渠——裴庄渠引水工程竣工并正式放水。4月29日,是裴庄渠开闸放水的第一天,当地群众为了庆祝这次水利兴修的成功,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大会,并动员附近的群众都来参加。他们异常兴奋地准备了丰盛的酒席来招待各机关学校团体的代表。晚上,他们还邀请了烽火剧团来演戏。

第二次工农业展览会开幕时,各县的代表都前来参观裴庄渠。兴修水利成功了,群众从中推出了对修渠有功的人,同时和在领导工程上有功的干部,在大会上一起被表彰,前者由水利合作社发款奖励,后者直接由边区政府奖励。

由此可见,幸福渠始建于1939年8月,1940年4月竣工。由工程师丁仲文设计,采取的筹资方式是边区政府资助与群众合作入股而成。渠北起裴庄,南至杨家崖,全长5公里,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可灌溉枣园周围6个村庄1500亩土地。

裴庄渠修成后,裴庄乡、枣园乡的群众欢欣鼓舞,水过农地,枯旱的庄稼立刻生机盎然,一片葱绿,川道里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庄稼连年丰收,枣园人民从此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为了让子孙后代牢记共产党、毛泽东给枣园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枣园人民决定把这条水渠改名为“幸福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