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身许国七十载
2010年6月,83岁的陈俊武(中)在包头炼油项目现场检查设备。陈香生摄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陈俊武以他科学家的精算法,列出了自己的“人生公式”——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
——题记
他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不断推动中国石油炼制、煤化工技术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他以为国分忧的满腔热忱,投身国家石油替代战略研究,在耄耋之年指导完成了甲醇制烯烃技术工程放大及工业化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
他著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炼油工业技术栋梁之材;
……
他,就是国宝级科学家、9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
1949年投身石化事业,与新中国共同奋斗,共同发展,“苍天于我可谓厚矣!”回首自己70年的工作经历,陈俊武十分坦然:“无怨无悔。”
报国奉献建奇功
“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已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
“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四月的洛阳,春风拂面,牡丹盛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争相领略“千年帝都”和“洛阳牡丹”的芳容。
4月28日早上9点,92岁的陈俊武像往常一样,准时走进他在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的办公室。读书、处理邮件,查阅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料……电脑上满屏英文,桌子上、书架旁堆满了各种刊物和材料,陈俊武始终紧盯着科技发展的前沿。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祖籍福建长乐的陈俊武,1927年3月17日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喜欢独处、热爱思考,小时候的陈俊武不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心算能力也超强。经常有同学慕名找他,给他出难题,他都能很快给出正确答案,屡试不爽。
17岁那年,陈俊武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大二时到抚顺的一次参观,让他与石油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他第一次见到日本人留下的尚未开工生产的人造石油厂(后更名为石油三厂)。当时的中国,石油工业落后,处处受制于人。年轻的陈俊武暗下决心:挽弓当挽强,投身石油工业才有用武之地。自此,以身许国、科技报国的种子就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为了滋养这粒种子,求学期间的陈俊武总是待在课堂、实验室、图书馆,与书本、期刊、笔记为伴。“科学的真理把我诱惑得太苦了。我把如锦的年华都投入了无底的深渊,痴心的求知使我与人群隔绝,使我成为孤独者。生命的意义全寄托在没有生命的分子、原子上了。”当年的日记,记录了陈俊武刻苦读书的状态与心境。
“我学的是化工专业,让国家石油工业强大起来,就是我的责任。”1949年12月,大学毕业的陈俊武放弃了到北京或沈阳发展的机会,毅然来到抚顺,成为他心心念念的人造石油厂的一名技术员。
当时的抚顺,满眼是煤尘和黑烟;当时的厂子,荒凉残破、杂草丛生。技术资料匮乏、生产条件简陋,为了尽快让工厂恢复生产,他一头扎进车间进行技术革新,把自己学过的理论和眼前的装置设备印证对照、摆弄琢磨,弄不清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向工人师傅学习,经常忘了晨昏暮晓,衣服上经常油渍斑斑……
一个人,当他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时,任何危险、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争的阴云吓得有些人开始找各种理由开溜,可23岁的陈俊武却依然选择坚守。他与几位技术骨干主动承担起修复工作的主要技术难题。因为,他知道,新中国急需“黑色的血液”为发展注入生机。
有一天,由于检查脱硫槽时滞留时间太长,陈俊武一氧化碳中毒,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同事们劝他休息两天,可他第二天一早爬起来又奔向车间。
1951年7月,全厂修复工作完成,开始恢复生产。
工厂开工不久,陈俊武在变换车间发现,水煤气和水蒸气混合的“蒸汽喷射器”抽力很大,继而联想到水煤气鼓风机的电动机是否可以在不给电的情况下运行的问题。为此,他自学高速气流理论,进行参数计算,与其他人一起多次试验。最终,他的设想实现了,车间每小时节省25度电,耗电量一下就减少一半。此举轰动全厂。
此后的不断革新,不断的成功,使陈俊武在青年科技人员中脱颖而出。
“我一直觉得共产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我也愿意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终身。”1956年,陈俊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1960年3月,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铁人王进喜带着他的1205钻井队走进一片蛮荒的大庆。没有吊车和拖拉机,他和队里30多个伙伴人拉肩扛,硬是把60吨重的钻机挪到井场,将40多米高的钻井塔伫立在了荒原上。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和老一辈石油人的努力,终于使中国政府能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有了石油,但当时国内落后的炼油技术却不能对原油进行有效深度加工,也无法从中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汽油、柴油等轻质油产品。
“这就像有了上好的稻谷,却依然吃不上香喷喷的白米饭。”陈俊武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时不我待!1961年年底,石油工业部决定抽调科研、设计、制造、基建和生产等方面的骨干力量,自力更生开展流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5项炼油工艺新技术攻关。这5个项目,后来被称为炼油工业“五朵金花”。
时年34岁的陈俊武,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
所谓流化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的关键技术,是石油精炼中最重要的转化工艺之一。当时,这类装置在全世界不过几十套,技术被层层封锁。
怎么办?消化资料、分析计算、对比论证……为了攻关,陈俊武他们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脑子里全是数据和方案。不但要加班加点工作,他们还要忍受食不果腹的煎熬。“那时大家的伙食,几乎顿顿都是不见油的清水熬白菜,偶尔吃个豆腐渣,就算改善生活了。”陈俊武说,虽然大家饿得双腿浮肿、眼冒金星,但科学报国就是要有牺牲精神,咬着牙也得熬过去。
1962年9月,难得的机会终于来了!陈俊武被石油工业部派到古巴考察。他终于能够近距离接触当时世界先进的炼油厂。
从没见过的庞大塔器、繁杂的英文资料,陈俊武想学的实在太多。他根本想不到外出游历景点、娱乐,每天就是争分夺秒地看资料、向人求教、整理一切有用的信息。
其间,陈俊武他们还经历了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战争一旦爆发,哈瓦那可能会变成一片废墟,我们也可能成为俘虏。”回想往事,陈俊武平静地说,“不管遇到什么危险,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得把这个担子挑起来。”
几个月后,结束考察回国时,陈俊武的行李中没装一件“洋货”,而是塞满了20多本学习笔记。“出国前,我母亲还是一头黑发。回来后,我吃惊地看到母亲竟已白发苍苍。姐姐流着泪告诉我,母亲是担心我的安全,一夜白头。”至今,说起母亲,陈俊武还是很心疼。
资料可以参考,克难攻坚还得靠自己。上百套仪表,数千个大小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都要在设计中做到准确无误、万无一失。争分夺秒、艰苦攻坚,陈俊武他们终于拿出了1000多张设计图纸。各环节工作人员按图索骥进驻现场开始施工备产,已经是抚顺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的陈俊武经常忙得脚不沾地儿,这个找、那个叫,这边开会、那边答疑,他没明没夜,吃、住都在施工现场。
1964年夏,陈俊武第二次赴古巴学习。在半年的跟班实习中,他参加了催化裂化装置开工、正常生产和停工检查、检修的全过程。他在现场为双方人员当翻译,在装置操作室仔细观察操作参数变化,寻找规律,一一记录,并为国内在建的流化催化裂化项目提出了100条修改建议。
1965年春节一过,抚顺石油二厂人员骤增,气氛紧张。石油工业部的领导来了,北京、抚顺的专家来了,论证、制定操作规程,所有的人都在为最后的冲刺忙碌着。
1965年5月5日,是中国炼油工业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日子,抚顺石油二厂年加工能力60万吨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投料试车运行。成功了!清澈的高品质汽油从管道中涌出来的那一刻,在场的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无不热泪盈眶:中国不仅能采油,还能炼出高品质汽油了!
这项技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造设备、自行施工安装,一举带动我国炼油工业重要技术跨越20年,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有了自主设计的催化裂化装置,我国的炼油工业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快车道。在以陈俊武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努力下,目前我国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150多套不同类型的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近2亿吨。催化裂化工艺为国家提供了近70%的车用汽油、40%的丙烯和30%的柴油。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只要出行用车,都在享受着陈俊武等老一代科学家的炼油成果。
创新引领春色浓“创新永远没有交卷的时候。”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继发现开发大庆油田之后,又在山东、河南等地发现了新的油田。为了改善石油工业的布局,石油工业部决定在豫西建设一座年加工规模250万吨的炼油厂和总容量15万立方米的储备油库。
1969年年底,陈俊武作为首批人员,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位于豫西山区的洛阳市宜阳县张坞乡竹园沟。从城市到山沟、从楼房到窑洞和板房,陈俊武他们坦然面对,没有牢骚和怨言。他多次往返火车站接送人、搬行李。42岁的陈俊武扛着沉重的大箱子,在坎坷不平的黄土路上踉跄行走,寒风刺骨,他的棉袄却一次次被汗水湿透。
扎根洛阳这方土地,陈俊武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在阴冷潮湿、昏暗无光的窑洞,在透风漏雨、不挡寒暑的板房,陈俊武和同事继续为提升炼油技术孜孜不倦地攻关。
当时,陈俊武看到国家钢材匮乏,资金紧张,新建炼油装置十分困难。他就思考,能不能设计一种投资少、上马快,对原油只需中等程度加工的炼油装置呢?
他和同事们反复讨论,提出了蒸馏—催化裂化联合装置的方案,即把原油蒸馏和催化裂化两个装置合二为一,简称“一顶二”。1972年,这套装置在辽宁锦州试运行成功。
1978年3月,陈俊武光荣地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他为之付出心血的催化裂化项目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在会上受到表彰。会上,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让陈俊武至今振奋不已。他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春天真的来了!
这一年,他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洛阳炼油设计研究院(今为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他指导设计的我国第一套年加工能力120万吨的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反应及旋转床烧焦工艺的催化裂化装置也在浙江镇海炼油厂开车成功。
这一年,由他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套快速床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乌鲁木齐炼油厂试运成功。
按照发展规律,世界炼油工业技术每五至六年就有一次大的突破和发展。陈俊武就像战斗在最前线的指挥员、战斗员,始终穿行在炼油工业技术的前沿阵地,观察、思考。
同轴式装置的诞生和成长是陈俊武的又一卓著贡献。
兰州炼油厂原来的移动床催化裂化装置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设计的,产能低、成本高,已经成为厂里的包袱。1980年,该厂总工程师龙显烈在洛阳炼油实验厂的同轴式技术通过鉴定后,就联系陈俊武,想采用这项成果建设一套年加工能力为50万吨的大型同轴式流化催化裂化装置。
由于该项技术涉及工艺、机械和仪表多个专业,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些同志对陈俊武方案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陈俊武用精准的数据据理力争,并立下“军令状”:“出了问题我陈俊武负责!”
1982年秋,按照陈俊武提出的技术方案建设的兰州炼油厂50万吨/年同轴催化裂化装置顺利投产,再生效果在当时居全国之首。这套装置使兰州炼油厂效益大增,成了厂里的“金罐子”。
1982年石油工业部决策成立炼油新技术攻关组,陈俊武担任了新的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部里交给他两项任务,一是完成国家“六五”攻关课题——“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二是采用自主开发的技术,在上海高桥炼油厂建设一套全新的催化裂化装置。
在陈俊武带领下,一批科研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公关,他们先后取得了反应动力学、再生动力学、高效设备、内外取热等方面的一大批成果。
198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顺利在石家庄炼油厂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这项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项任务,陈俊武交上了圆满的答卷。
责任编辑:贠慧芬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