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活动

一位西安市民的红色情结

日期:2019-09-21    文章来源:延安红云平台 作者:王晓莉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也是美国著名女记者海伦•斯诺的生日。1931年—1941年的十年间,海伦•斯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海伦重访中国,通过辛勤的写作努力架起中美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多年来,海伦•斯诺的忘年交安危先生发扬海伦•斯诺的架桥精神,积极致力于斯诺研究和中美民间文化交流事业,为谱写中美友谊新篇章而无私奉献。在9月2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推出专刊以纪念海伦,让架桥精神永续相传,愿和平鸽永远飞翔!

西安的九月,秋高气爽。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也是美国著名女记者海伦•斯诺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在西安“八办”纪念馆《伟大的女性》展厅里,我们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给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讲解。从1997年以来的20多年间,他风雨无阻,年年如此,从未间断。他就是海伦的忘年之交,与海伦•斯诺有着近二十年友谊、年近八旬的安危先生。

5d85d31ef2d69.png

(图:安危先生)

安危先生是一位资深翻译家,担任过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曾给来访的英国首相卡拉汉、美国总统卡特、国务卿基辛格等2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做过翻译。

他与“八办”纪念馆的渊源还要从1965年说起。当时,即将大学毕业的安危来到“八办”实习,为他的美国老师苏静做翻译。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省外事办工作,经常陪外宾来“八办”参观学习。每当讲解员讲到无数革命青年怀揣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千里迢迢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动人故事时,他总是激动不已。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祖祖辈辈受苦挨饿,是党和政府培养他上了大学,才有了他喜爱的工作。 

1978年9月,安危陪同海伦•斯诺访问了西安、延安、保安。访问西安“八办”期间,海伦给大家讲她1937年4月从西京招待所半夜翻窗,逃脱国民党特务对她的监视,奔赴延安采访的动人故事;听她讲1937年9月18日从延安返回西安“八办”,与邓颖超同住一个房间,彻夜交谈的细节。

此行,安危的博学多识给海伦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海伦开始主动与安危通信,并持续了近二十年,两人通信近二百封,成为忘年之交。

5d85d4342af67.png

(图:每年9月21日,安危在“八办”为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讲解)

5d85d334edf07.png

安危先生(右二)与海伦首次会面(1978年9月,西安)

1985年,安危应邀赴海伦家乡特尔尼蒂大学讲学一年,他常常利用周末和假日,帮助海伦整理资料,听她讲在中国10年不平凡的经历。

5d85d5af62848.png

安危先生与海伦(1985年9月,美国)

在美期间,他省吃俭用,夜以继日整理、复印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同时搜集了大批实物。如海伦当年采访毛泽东用的笔记本、自来水笔、采访包、打字机,警卫员郭慎华给她编织的麻凉鞋,李伯钊给她连夜赶缝的红军裤,宝鸡“工合”送给海伦的第一条毛毯,等等。

5d85d33955aa4.png5d85d3421f24d.png

 (左图:海伦使用过的沃特曼自来水笔;右图:海伦使用过的打字机)

5d85d3467fb46.png5d85d34add718.png

(左图:警卫员郭慎华亲自为海伦打的麻鞋;右图:宝鸡“工合”送给海伦的第一条毛毯)

一年后,安危带着六个大纸箱回国了!他决心创办一个图片实物展览,向国内外人民传播斯诺夫妇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在安危的积极倡导、策划、支持和参与下,在纪念海伦访问延安50周年和海伦的80寿辰时,第一个“海伦展”于1987年7月在西安“八办”纪念馆隆重开幕。斯诺夫妇当年的翻译、老朋友黄华(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时任全国政协主席)、康克清(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先后发来贺电。

5d85d34f4a35b.png

(图:1987年8月,《海伦·斯诺在中国》图片实物展在“八办”纪念馆首次展出)

 1997年展馆升级改造,黄华、贾治邦、李连璧、张富春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

5d85d353a751b.png

(图为:1997年,黄华在《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平展开幕式上讲话)

5d85d35817599.png

(图:1997年,黄华、贾治邦、李连璧、张富春等领导为《伟大的女性—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平展》剪彩)

5d85d35c73c74.png

(图为: 1997年,张富春、贾治邦、李连璧、黄华、谢莉尔于海伦生平展室)

为了把这一展览内容办得更丰富、更吸引人,安危把他从美国多次带回的关于斯诺夫妇的文献资料、幻灯图片、影视文献以及实物300多件分三次无偿捐赠给“八办”。在1991年第二次的捐赠大会上,安危讲了当时全国很多博物馆都争取海伦的资料,安危最终还是选择了“八办”。因为“八办”曾是海伦心中的“灯塔”,也是海伦1978年重访新中国、旧地重游中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该展览从1987年到2013年,先后升级改版四次,现是国内唯一的常设“斯诺专题展馆”。

5d85d360d7846.png5d85d365436a9.png

5d85d3b01676f.png5d85d369a44d2.png

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十几万的观众前来参观,也曾受邀到国内外巡回展出。一名西北大学的学生参观完后在留言簿上写道:“我是含着热泪,参观了这个展览。海伦放弃她优越的生活条件,与中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她自己的事业!太感动人了!我要做中国的海伦!” 

5d85d372701d3.png

(图:2013年升级展览,原市文物局郑育林局长、邰亚琴副局长、郭治华处长前往参观)

5d85d376d4ed3.png5d85d37b477cf.png

(左图:2015年9月,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参观海伦展;右图:2015年,纪录片《海伦·斯诺:中国革命的见证人》制片人道奇先生一家参观海伦斯诺生平展)

5d85d37faa356.png

(图:2016年9月21日,“两个斯诺的中国情结”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前来斯诺展馆参观 )

5d85d3841a10d.png5d85d3887ae6c.png

(左图:海伦的侄女谢莉尔·福斯特·毕绍福参观后留言;右图:2012年7月,海伦的小侄子埃里克·福斯特先生参观后留言)

5d85d38cda404.png5d85d391422e1.png

(观众留言)

1987年创办斯诺展览,是安危在新时期架设友谊桥梁、促进中美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一步。在接下来30多年里,他出版译著、专著、论著21部;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0余篇;创建了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多次举办斯诺国际学术研讨会;与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一起,设立“海伦•斯诺新闻奖”。为践行“眼见为实,实事求是,服务社会”的斯诺精神,他组织开展环球志愿者义务服务项目,去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开展教育扶贫。安危领导下的“斯诺研究中心”,因其“传承斯诺精神,服务基层民众”的感人业绩,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图:安危在“两个斯诺的中国情结”国际研讨会上发言)

陕西的斯诺研究工作,影响和推动了美国民间和官方对中美友谊的重视。80年代末,埃德加•斯诺的故乡,坎萨斯城与西安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90年代末,杨伯翰大学设立了“海伦•斯诺文献资料珍藏馆”,来华摄制文献纪录片。2000年10月,杨伯翰大学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海伦•斯诺国际研讨会”。海伦的故乡雪松城,在市中心竖立起海伦•斯诺的全身雕像,创立“海伦•斯诺访问学者”项目。海伦故乡的艺术学院,还创作了大型舞剧《海伦之梦》,在美国和中国多次演出。该剧通过海伦旅华10年的经历,生动具体地向观众宣播中国的革命历史。

5d85d39a0d8d8.png5d85d39e733bb.png

(图左:2019年4月21日,堪萨斯城与西安市结为友好城市三十周年美国访问团参观“八办”;图右:同日,代表团在西北大学“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参观访问)

 5d85d3a2d27c1.png

两个斯诺的名字,在美国已成为“中美友谊”的代名词,成为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这一切,都与安危先生40多年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他是红色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践行者。

5d85d3a740d10.png5d85d3aba45f3.png

(图左:2015年10月,美国斯诺基金会主席率领的访华团参观海伦展;图右:2017年11月3日,纪念美国著名记者海伦·斯诺诞辰110周年暨首访延安80周年系列活动在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

作者:王晓莉

编辑: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