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安危先生在海伦•斯诺生前好友、美国好莱坞著名电影制片人康西丁先生办公室。
想起这个题目时,78岁的安危正拉着一个行李箱,提着一个比行李箱还重的大电脑包,和我们大步流星地往登机口赶。
他边走边嘟囔着原来的行李箱在往机场赶的过程中拉坏了,这是在机场临时买的新家伙,所以舍不得让年轻人帮他拉。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老汉啬皮,去年我们延安红云平台举办作家签约仪式的时候,其它几个年轻人都舍不得把自己的作品免费捐赠,可安危先生一个人第一次就捐赠了8部书。
老人家的那种豪情和气概,叫我对他刮目相看。
1985年,安危与海伦·斯诺在美国康州麦迪逊交谈
安危先生,陕西省扶风县人。1962年,他考上大学,学习英国语言文学。
就在学院要派他去英国留学时,文革开始了。那年的政策是毕业生不分配工作,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不久,他就被下放到南泥湾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许许多多的问号在年轻的安危心头盘旋凝聚。上学读书非常不易,难道17年寒窗苦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这样被浪费掉吗?
这个农家小伙儿心不甘。
到了干校后,他除了劳动,就躲起来学习。那时没几本书可读,他就抱着《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再加上一本“红小书”《毛主席语录》翻来覆去地念着,《老三篇》他几乎全能背诵下来。好在他去干校时,学校要求每人带一套《毛选》和《语录》,他却带了两套,其中有一套是英文版,企图“一箭双雕”,但还是遭到干校连长的公开干涉。
“我们来这儿是触及灵魂、接受再教育的。你怎么还看洋文?”
“连长,这是毛主席著作。我们要把毛泽东思想传播到全世界去,不学怎么行啊?”
连长口气软了下来,问他:“看这能顶用?”
1987年7月,安危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华赠送他翻译出版的海伦回忆录。
安危回答说:“当然顶用了!《毛选》中好多成语、典故,我原来理解得不确切、不深刻,读了英文版,对主席著作更感兴趣了。”
通读《毛泽东选集》英文版,不仅使他的英文大有长进,而且对中国革命历史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因为英文版对好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做了详尽的注解,使他对许多历史事实,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1971年春,安危被从干校抽调到延安纪念馆,参与陈列内容的调整工作。他的具体任务就是给解说员写解说词,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他英语不错,一打探才让他这个被遗忘的省外办下放的干部显露出来。
1978年的一天,外办领导说有个美国电视摄制组要去延安,让他接待。安危一看名单,发现其中竟然有他很敬重的海伦·斯诺。
这年9月,就成为安危与海伦·斯诺忘年之交的开始。
欢迎海伦·斯诺重返西北的欢迎晚宴上,海伦很高兴,特别提到了担任翻译的小伙子与其他的翻译不同之处,就是不但英语说得顺溜,对历史也很懂,所以特意提出后面的活动过程中,就让安危坐在她的车里。
安危先生作品
安危怎么也没想到,和海伦·斯诺的第一次见面,竟然是“一见钟情”。海伦当着众领导的面,给了他那么高的评价。
1978年中国西北之行后,海伦·斯诺主动给他写信,后来还把她访问西北的文章寄过来。安危一看写得非常好 ,就翻译成中文寄给了《延河》杂志社。
海伦的文章在当年《延河》10月号上发表后,成为该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重点文章之一。
安危把这期《延河》杂志给海伦·斯诺寄去一份,表示感谢和祝贺。此后两人通信越来越多,海伦还把自己的著作和手稿一本接一本地邮寄给安危,要他在中国翻译出版。
海伦根据自己1978年重访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经历》,我把其中关于中国西北的几个章节翻译出来,于1980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以《七十年代西行漫记》为书名正式出版发行。通过与海伦·斯诺的多次接触和渐渐深入了解,安危认为,埃德加·斯诺成为中美关系的风云人物、新闻界的泰斗、中美人民友谊的象征,但是很少提及海伦·斯诺。而在斯诺夫妇共同参与创造历史、树立斯诺在国际新闻界的地位的过程中,海伦功不可没。其中使埃德加·斯诺成功、誉满全球的重大事件,其主意多出自海伦,而且许多事情是他们一起搞的,为什么只字不提海伦·斯诺,而把一切功劳归于埃德加·斯诺一人,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对海伦个人也是不公平的。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6日,安危先生与在堪萨斯访学的西安高校教师及斯诺研学团的团员合影。
安危决心尽已所能,帮助海伦·斯诺重新回到中国读者当中。同时,通过翻译和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揭示事实真相,还历史本来面目,为海伦·斯诺讨回公道,使她得到应该得到的荣誉和认可。
然而,由于历史、政治、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想在学术界为海伦说句同情和赞扬的话,在1987年以前都是要犯忌讳的。在1985年呼和浩特研讨会期间,安危还没敢提供有关海伦的论文,只是翻译、散发了埃德加和海伦1937年夏天的20多封信,就遭到有些同行的非议和激烈批评。
但1982年9月在麦迪逊与海伦相见,安危的灵魂受到极大震撼。他什么也说不出,久久控制着他的,只有感动、同情和敬仰。
安危说,海伦的思想和品德,正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他要尽最大的努力,多做些她期望去做而她本人又无法去做的事情。
他下决心要把海伦的著作翻译出版,让人们来了解她;他要深入研究她的生平,传播她对人类进步事业的杰出贡献,传播她的品德和思想。
1982年后,安危在海伦·斯诺生平和著作的研究、翻译方面,目标更加明确,意志更加坚定。他已把研究海伦·斯诺,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他有机会去康州哈特福德的特尔尼蒂大学讲学,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麦迪逊,同海伦·斯诺在一起,帮助她整理手稿、资料,了解她的为人处事,了解她的思想、品德及工作作风,甚至包括她说话的语气和她说话时的动作、生活中的爱好等等。这对研究她的生平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年期间,安危和海伦进行过多次长时间的谈话,凡是重要的内容,他都录音,共录制了20多盘磁带,拍摄了近百张幻灯片、上百张照片。
在省外办工作期间,口译是安危先生的本职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了海伦·斯诺的五本书,即《七十年代西行漫记》《我在中国的岁月》《延安采访录》《毛泽东的故乡》《中国为民主奠基》等。
从1986年10月安危回国到1991年陕西斯诺研究中心成立,海伦·斯诺从“未被颂扬的伟大女性”成为第一个“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的获得者,她的名字再次被中国人民传颂。
1986年12月,借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之机,安危策划组织了中国第一次海伦·斯诺学术报告会,并发表了他的论文《预报西安事变的女记者》,首次披露了1936年10月3日海伦在西安对张学良将军独家采访的细节,阐述了海伦提前两个月预告了事变的真正原因,引起史学界极大的兴趣。
1987年3月,在上海斯诺国际研讨会上,安危在他的论文《工合之初》中,首次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海伦是工合思想的创立者,是中国工合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并首次被学术界所接受,包括当时与会的路易·艾黎、洛易斯·惠勒、格雷·戴蒙德、黄华等权威人士。
为纪念海伦·斯诺历史性的“延安之行”50周年,庆祝海伦80岁生日,安危于1987年夏季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其中最引起媒体关注的是在西安八办纪念馆举办的《海伦·斯诺在中国》图片实物展览,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副主席康克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华都为展览发来贺电。这次活动,通过多家媒体报道,在国内掀起了第一次“海伦热”。
1986年6月,安危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斯诺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海伦·斯诺有她自己的历史”的论断。《长征》作者、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先生走上前去,与安危紧紧握手,赞同并支持他对海伦·斯诺的评价。
1987年5月,安危翻译了1935年5月“鲁迅和斯诺谈话纪要”和“斯诺采访鲁迅的问题单”,并撰写了长篇文章《斯诺采访鲁迅的前前后后》,这三篇文章在北京发表之后,在国内外文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不仅首次获知鲁迅对新文学运动、左翼作家和作品的评价,而且第一次了解到海伦·斯诺为把中国新文学运动介绍到西方世界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最终促成了海伦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第一个“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
在安危多年的积极努力下,1989年5月,埃德加·斯诺的故乡、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与西安缔结为友好城市。
1991年12月25日,在两个斯诺结婚纪念日,以安危为主席的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在被两个斯诺称为“斯诺之乡”的西安成立。
1997年1月11日,海伦在美国逝世,安危作为中国民间唯一的代表和海伦生前挚友,应邀赴美参加葬礼,并发表了概括她历史贡献的讲话。
海伦走了,但是安危研究和传播两个斯诺的历史贡献、推进中美友好往来的的事业没有停。安危依然忙于举办研讨会和论坛,开办友谊学校,建设文献资料图书馆,组织研学访问,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延伸和加强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
这一次,美国对华友好协会再次邀请安危这位老朋友,带领访问学者赴美参加中美建交40周年暨西安与堪萨斯结为友好城市30周年纪念庆典活动。
满头华发的安危走起路来很轻松,可是他的内心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他知道自己的年龄大了,身体有恙,他希望通过带领大家参加这种活动,把中美人民友好的接力棒,传递给更多有志的年轻人。
说到自己的成绩,安危先生谦逊地说,自己本来是陕西西部一个农民的孩子,后来有幸考上大学,有了一个铁饭碗,但自己不能满足于此。作为一名长期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独立从事一项研究课题: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以译介埃德加和海伦生平及其著作为主线,研究战时中美关系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致力于跨文化研究和中外交流工作,在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建立友谊和理解的桥梁。“其实我就是个架桥工人,这才是真正的我”,他笑呵呵地说。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陕西斯诺研究中心主任胡宗锋教授评价安危先生的贡献时说,作为当今全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两个大国,中美之间需要积极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尤其是两国人民之间的互通是不可或缺的。从安危先生的研究中,可以看到见识到一位真正的学者应该做些什么。
(作者:李正善,高级记者、作家,延安红云互联网云平台总编辑)
编辑: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