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全球政事

“和合”理念,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伟大礼物

日期:2018-06-13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6月9日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欢迎宴会并致辞。致辞中,他先从本次峰会举办地山东说起,明确提出儒家“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和合”理念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认为,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等儒家“和合”理念,和“上海精神”是内在一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说的是传统中国追求的为人处世之道、和谐相处之道。“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合组织峰会在山东青岛举行,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杨朝明说,我们中国人不但要传承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宣扬“和合”理念,还要把这种文化理念传播出去,这将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伟大礼物。

杨朝明进一步阐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其实说的是儒家的社会理想。“公”是公德意识、公共意识,是人的社会性存在;每个人都属于不同的单位、家庭、国家,不同的国家又属于同一个地球。“我们要有这种天下一家的意识。”这种“天下为公”的观念,直到现在也是现代中国人秉持的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包含这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底蕴。

“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协和万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行为方式,中国从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讲究睦邻友好的国家。

“和衷共济”出自《尚书·皋陶谟》《国语·鲁语下》,比喻同心协力,克服苦难。“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

“四海一家”出自《论语·颜渊》,说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犹如一家。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杨朝明说,在这句话后面,孔子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那就是人们敬老爱幼,安居乐业,有充分的社会保障,不浪费,不私藏,安分尽力,人心和顺,社会安宁。而这是现代任何一个集体都希望做到的。这说明中国人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理想,和世界的和谐理念恰恰是一致的。

“这次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既有老朋友的相聚,又有新朋友的相遇,体现了中国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杨朝明说,上合组织新增加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成员国,上合组织的发展站到新的起点上。青岛是一个紧邻大海的美丽城市,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像大海一样的包容精神,就像“上海精神”所强调的“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一样,只有互相包容理解、求同存异,上合组织才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继续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