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党建生活

全面把握大别山精神的特征

日期:2020-07-07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小东    

全面把握大别山精神的特征,是继续深入研究、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的基本要求。大别山精神的特征包括不屈不挠的斗争性、奋勇争先的担当性、无私无畏的奉献性、永不退却的坚守性。

不屈不挠的斗争性。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唯一途径。大别山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寻求解放的直接反映。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代中国人民唯有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来实现自身的全面解放。大别山人民的斗争是彻底的斗争,表现为与封建地主的斗争、与旧社会黑暗政治势力的斗争、与旧社会宗法制的斗争、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斗争、与错误革命方针路线的斗争。大别山人民的斗争是全过程斗争,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大别山人民的斗争是反复的斗争,大别山人民在开展多次土地革命后,才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与不同敌人的斗争中,才取得了党建工作的成效,使民众的思想得以启迪与解放;在“五进五出”的军事斗争中,才最终实现了大别山地区的全境解放。

奋勇争先的担当性。担当是中华民族卓越的行为风范,是近代中国人民造就伟业的使命要求。大别山人民奋勇争先的担当是中国人民实现伟业的真实写照。革命伟业的实现需要正确革命理论的指导,稳固革命根据地的支撑,合理战略布局的联动,而这一切条件只有在革命群众的奋勇担当中得以创造。大别山人民的奋勇担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董必武、陈潭秋、戴克敏、徐朋人等大别山知识分子最早在大别山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先后培养了一批本土马克思主义者。大别山人民的奋勇担当开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一度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大别山人民的奋勇担当满足了革命战争战略布局的需要,李先念领导鄂豫皖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进剿”,有力地支援了陕甘宁边区;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的前10个月里,大别山人民把国民党30万军队牵制在中原地区,支援了其他地区的兄弟部队。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将解放战争引入到外线作战,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形势。

无私无畏的奉献性。奉献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情怀,是近代中国人民推进革命道路的重要支撑。大别山人民无私无畏的奉献是中国人民推进革命道路的典范体现。革命道路的开进从来都不是一路平坦的,唯有敢于奉献的革命队伍才能最终抵达道路终点。为了坚定革命道路的奋进方向,大别山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指南。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主动脱离原来的地主阶层,积极投身革命救亡事业。六霍起义领导者刘仁辅,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坚决不改革命初心,最后壮烈牺牲。为了确保革命道路前进的军事力量,先后有200余万大别山人民参军参战,100余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了充实革命道路维系的物质基础,大别山人民节衣缩食,把最后一粒米当军粮,用最后一块布做军装,以无私的奉献铺平革命前进的道路。

永不退却的坚守性。坚守是中华民族固有的责任意识,是近代中国人民赢得革命胜利的意志基石。大别山人民永不退却的坚守是中国人民赢得革命胜利的生动彰显。不放弃革命的领导者、不放弃革命的战略基地、不放弃革命的宝贵信仰,是大别山人民赢得革命胜利的三大关键因素。为了坚守住赢得革命胜利的领导力量,大别山人民永远跟着党走,围绕在具有远大前途的政治力量身边,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了坚守住这块战略要地,大别山人民始终不放弃鄂豫皖地区,坚守住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依托。为坚守住赢得革命胜利的宝贵信仰,大别山人民奋战28年,历经信仰坚守的三个阶段,先是追逐革命信仰而取得革命斗争最初胜利的阶段,而后是身处困境继续坚守信仰艰难保存革命果实的阶段,最后才是赢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