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党建生活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决兜住民生底线

日期:2020-07-13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何立胜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民生为要、民生为本。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稳”“六保”的重点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核心是民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做好重点帮扶,托牢民生之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济困难凸显。政府负有保障基本民生的基本责任,要把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摆在重中之重,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等,目的在于兜住基本民生底线、尽快补齐民生短板。医疗、养老、育幼等是老百姓朝夕面对的生活关切,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托、病有所治、残有所依,为基本民生困难人群构建坚实的托底保障。一是在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上,坚决完成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托底帮扶保民生,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帮扶,将保民生作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着力点、落脚点。二是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覆盖城乡居民领域各类困难人群,包括低保对象及低保边缘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儿。三是完善医疗保障体制,让重病、慢病复诊纳入医保,完善医疗保障的建档立卡、重大疾病兜底保障的政策,切实解决医疗救助托底保障问题,让“病”有所医,解决好残疾人士的医疗保障补助问题,让“残”有所依,消除因病致贫、因残疾致贫的现象,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四是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让下岗或失业的国企职工直接享受失业保险保障,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至城乡所有参保失业人员,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纳入常住地保障,加强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等。五是政府继续加大民生财政支持投入,积极增加补短板、惠民生的有效投资,推动供给质量提升。最大限度改善民生、尽力而为惠及百姓。加快民生领域补短板,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既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又可以释放需求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扩大就业岗位,夯实民生之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没有制定GDP增速预期目标,却对城镇就业增长、农村脱贫明确了目标,要求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强调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因为,上亿计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既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市场主体,也是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的重要载体,必须想方设法让其活下来、发展好。围绕保民生,政府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采取“免、减、缓、返、补”一揽子政策,诸如,实施减税降费、减免房租、补贴以及社保费减负政策,尽最大可能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引导金融企业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给予优惠利率、质押贷款等各项优惠支持政策,旨在化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帮助中小微企业等纾困解难。这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对企业员工及其家庭而言,也将是巨大的利好。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基本民生,数以亿计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的基础,是吸纳居民就业的主力军,是接纳农村分流人口与城乡居民再就业的生力军,是保障民生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以保就业来保基本民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是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尤其是涉及民生关切的特殊的困难企业,确实需要帮扶的,甚至可以直接予以资金支持。因为,低收入人群大部分就业在中小微企业或家庭就业。在疫情等重大事件冲击之下,这种灵活的就业可以起到整体就业的缓冲器、蓄水池作用。围绕保民生,实施保就业、保市场主体,保住了市场主体,保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基本民生。二是确保低收入群体能够就业。重点解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城乡区域,家庭人口较多,赡养负担重的群体就业问题;帮扶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实行农民工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资助以训稳岗拓岗,鼓励以工代训,提高再就业能力,用好失业保险,保障基本民生。三是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一揽子救助政策,形成合力,公开透明,既要着眼解决当下的问题,也要兼顾长远,在消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历史欠账较多的教育、医疗、职业培训等民生领域持续增加投入。

推动产业发展,把握民生之舵

经济发展是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产业发展促民生、以社会事业发展惠民生、以政策安排保民生。政府综合运用财政、信贷、产业等系列政策,不仅给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更是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提升财政赤字率,扩大的财政赤字规模,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促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国家确定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6万多亿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也在自主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如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降低利率,减低市场主体使用资金成本。完善金融机构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精准性,促使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等;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打破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旨在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新业态发展。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所在。持续改善民生,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民生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政府与社会要尽力而为做好保企业、保就业、保民生的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力度,多办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好事,抓实抓细民生保障,至微至显、善作善成。此外,还要实现政府服务的创新升级,推动线上服务与线下政府流程再造,行政审批与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相统一,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样本,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公平度与效率,让各项民生举措落地生根。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教授,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