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党建生活

不断夯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法治基础

日期:2020-07-17    文章来源:党建网 作者: 孙大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2019年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对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意义。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打下坚实法治基础。

一、深刻认识民法典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回顾民法典的起草历程,要追溯到66年前。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草案;1979年11月至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并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为现行民法通则(1986年通过)打下基础;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次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着手民法总则制定工作。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集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法律精髓于一身,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需要构建不断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保障。完善和构建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为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保障。

(二)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以有效保护广大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凝魂聚气、强基固本,通过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的内容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三)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以有效震慑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民法典》通过合理的架构为涉及民事活动提供基本准则,为涉及交易活动确立基本依据。《民法典》坚持弘扬传统私法中平等、自由、正义、效率价值理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念,并围绕这些价值理念作出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法律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民事法律体系。

(四)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以充分维护和保障国家社会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入“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格局,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要确保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刻心系群众所思、情系群众所想,政策制定从人民利益出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二、构建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运行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断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广为弘扬,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成为风尚,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道德领域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项内容为重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提供了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强化法律法规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纲要》指出,要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及时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推动社会诚信、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勤劳节俭、孝老爱亲、保护生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裁判定分止争、惩恶扬善功能,定期发布道德领域典型指导性司法案例,让人们从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进全民守法普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讲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环境,引导人们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

要发挥法律法规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德治和法治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深化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德法并举、德法相济,把道德导向贯穿于法治建设全过程。

三、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人们自觉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工作取得辉煌成果,产生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但民法体系仍有待完善。《民法典》的颁布,既有利于体现自由、平等、公正等理念,又有利于推进民事主体之间法律关系法治化、规范化,促进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相关行政权力的行使。《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能够全面、准确、系统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公民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和处理民事权利关系奠定法律基础,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权利观念和法治观念。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更高要求。《纲要》强调,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社会管理、舆论监督等各种手段,有力惩治失德败德、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要组织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不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针对污蔑诋毁英雄、伤害民族感情的恶劣言行,特别是对于损害国家尊严、出卖国家利益的媚外分子,要依法依规严肃惩戒,发挥警示教育作用。针对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服务、公共秩序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逐一进行整治,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建立惩戒失德行为常态化机制,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民法典》准确把握新时代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我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

(作者为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