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活动

“让空军文物回娘家、让文物资料说故事”

中国航空博物馆与东北老航校研究会文物征集座谈会侧记
日期:2020-09-16    文章来源:延安红云北京    

5f61697aaa634.png

延安红云北京讯记者陈龙狮  通讯员林汉京  郑晖  吴晓清)    金秋九月,云飘万里,微风送爽。2020年9月8日上午,“中国航空博物馆与东北老航校研究会文物征集”座谈会在京举行,参加座谈的有中国航空博物馆领导、牡丹江市和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的代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的代表及空军后代代表三十余人。会议在航博办公楼一层西厅召开,座谈会由中国航空博物馆丁升升政委主持。

5f616a0bb4543.png

周宏亮馆长首先对前来参会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航博的发展情况。30多年来在空军党委、空装党委及研究院党委、首长、机关的关心和领导下,航博建设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拥有100多个型号、300多架飞机实物,以及数万件相关航空文物,在规模和展陈水平上已位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周馆长介绍,现在的航博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工作,升级后将更有利于宣传人民空军的光辉历史,更加有利于民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了解空军在国防建设和科技强军中的重要作用。

周馆长表示,东北老航校研究会近年来开展老航校和空军历史研究、挖掘空军英烈事迹,为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铭记光荣历史,把东北老航校精神发扬光大”的指示精神,希望未来的航博能为东北老航校设立专题展陈,并继续为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开展研究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周馆长对老航校后代踊跃捐赠珍贵革命历史文物深表感谢。“让文物回家,向参观者讲述人民空军创建发展时期那段难忘的历史。”这为航博转型发展以及筹办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展览提供了宝贵的支援。

5f616a2c41caf.png

常砢会长在发言中回顾了老航校研究会发起本次文物捐赠活动的背景。今年2月20日,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响应空军领导的号召,为航博升级改造和抗美援朝参战70周年展览提出书面申请,倡议发起老航校和空军的老前辈及后代向航博捐赠空军历史文物的活动。期间已有王兆、龙华军、华山等人向航空博物馆捐赠文物将近百余件。8月31日在王兆的家中,部分老航校和空军后代又捐赠或借展部分文物和历史资料:老航校俄文教员、翻译、卫生队指导员王麦林前辈捐赠的老航校历史资料;刘桂芝前辈(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乙班学员马杰三夫人,空军第一航校第一期保伞班学员)捐赠的《领航计算尺》;王兆捐赠其父、原东北老航校政委,空军原副委王弼留存的军委航空局和空军司令部使用过的办公家具。段洣恒借展航博的父亲段苏权司令员的一级国旗勋章,以及他保存的我军缴获美国空军绢制地图等珍贵的空军文物。

常会长讲到,这次参加座谈会的也有新的文物资料带来,抗美援朝时期缴获美军的食品桶一件;还有在航空博物馆召开纪念冯达飞、郑德烈士的活动资料;《延安日报》记录的老航校研究会组织挖掘的安塞军委航校的活动报道等资料。因为疫情原因,有些在外地的后代虽然没能来京参加今天的文物征集座谈会,他们也发来准备捐赠的文物信息。比如:李文模是我军唯一在抗美援朝时参加空战并击落美机的红军长征干部,他的女儿就本次活动准备捐赠照片和文物。这些文物是革命前辈艰苦卓绝斗争生涯的真实写照,经过几十年的精心保管更突显文物包涵的精神价值。通过这次座谈会,我们回去会向我们的同学、战友广为宣传,“让空军文物回娘家、让文物资料说故事”,用更多的文物、历史图片和资料充实未来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他还详细介绍了两个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做过的研究工作:包括发现并补刻冯达飞、郑德烈士上航空博物馆烈士墙;搜集发掘一百余位烈士墓和骨灰安放地;出版正式刊物《东北老航校研究》四册。并将两个研究会的活动资料和文集转交航空博物馆。周馆长说,今后希望航博成为老航校研究会的研究基地。

抗大陈列馆代表李青讲述了东北老航校与抗日军政大学血脉相承的历史背景: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16日,抗大总校一部奉中央军委命令,在副校长何长工的率领下从绥德出发,向东北挺进。1946年2月底,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在吉林通化成立。1946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东北吉林通化成立,该航空学校隶属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老航校成立后,在“飞行一期甲班”的12名飞行学员中,全部来自抗大各分校。正是这些曾经在抗大工作过、学习过、经受过抗大洗礼的航空干部和学员们,在初创的航空学校,继承了抗大精神,并继续发扬光大。他们以抗大校歌作为老航校的校歌,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书写出一篇篇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创业篇章!

正是抗大对这些航空种子的基础培育,使得老航校这个摇篮里的种子得以健康成长;抗大精神,已深深融入老航校人的血液中。航空学校成立后继续秉承抗大的办学精神。老航校精神就是抗大精神的发扬和光大。

5f616aa35feb5.png

段洣恒 发言讲到: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前期在老航校研究会常砢会长的倡议下,将父亲中朝联司司令员段苏权荣获的抗美援朝一级国旗勋章和美空军丝绸军用地图借展给航博,是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革命文物是革命历史的源泉所在,期望这两件“传家宝”能为航博抗美援朝70周年专题展添光增彩。据相关考证,这枚一级国旗勋章是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参加抗美援朝的空军指战员获得的唯一一枚一级勋章,也请航博相关的研究机构给予印证,这是整个空军的荣誉。同时考证出中朝联司司令员有三位领导同志分别担任过,他们是刘震、聂凤智和段苏权。建议专题展要向观众展现我志愿军空军与敌斗争的全貌,不但要体现“空中拼刺刀”的英雄气概,也要展现在战略上、战术上与世界强敌较量的指挥和战斗艺术;要借助“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展现我空军英勇作战的场景。

5f616acc0973e.png

华  山  在发言中介绍了父亲华龙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立功证明书》——志愿军空军首份“特等功立功证明书”,1951年11月空联司评功委员会授予,证明华龙毅是整个抗美援朝期间第一个特等功获得者。华龙毅保存的空联司《空军战例选集》第一集——1952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编印。同时他把近年来深度发掘的志愿军空军战史心得分享给与会人员。这些资料,将为我志愿军空军的战斗历程作重要历史补充。

龙华军   捐赠父母文物共计69件,会上重点展示和介绍了几件文物:父亲龙定燎是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捐赠航博的这件棉军大衣是父亲从延安一直穿到东北老航校再到长春第二航空学校。保留至今已75年,它伴随父亲从抗大学员成长为人民空军第一期飞行员的成长历程,它也见证了人民空军的摇篮——东北老航校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

母亲钱桂华是东北老航校通讯一期学员。捐赠航博的这件50式双排铜雕花扣春秋女式常服,是她在第二航空学校工作期间的军装。这件军装承载着母亲青春芳华的岁月。

另一件捐赠物品——日制铝材饭盒,工艺非常精美,盒盖上采用冲压工艺,呈现了有富士山、樱花的图案。父亲生前讲过,“饭盒是老航校日籍教官送给他的纪念物,每次看到它,在老航校学习的景象就会浮现眼前,海浪机场的跑道,冰天雪地学飞行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郑  晖  介绍了一本老航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引起与会者的瞩目: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龙定燎的毕业证(龙华军捐赠航博),也是老航校颁发的第一批飞行学员毕业证。此证至今已经历了72个春秋。龙定燎前辈是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12名学员之一,是我党我军自主培养、人民空军最早飞上蓝天的飞行学员。老航校一期甲班12名学员,都曾是抗大学员。这12名从没摸过飞机的“土八路”,克服各种困难,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1946年6月,经过3个半月的飞行理论和文化学习,打破常规,直上九九高教机,人均带飞15小时,12人全部放单飞成功。创造了世界航空教育史的奇迹,为人民空军快速培养飞行人才探索出了有效模式,促进了人民空军的创建进程。飞行一期甲班学员龙定燎的毕业证,不仅是他个人的飞行技能合格证书,也是东北老航校创造世界航空教育史奇迹的见证。

朱明瑞  发言结合捐赠航博的外公朱瑞的照片,重点讲到“治军先治学”,抗战的胜利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1945年10月下旬,在以收编的日本航空队为基础,成立“沈阳航空队”。同年11月15日,成立以伍修权为主任的东北局航空委员会。然而随着东北形势变化,航空队迁至通化。当时通化是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方司令部所在地。司令员朱瑞和政委吴溉之报请东总成立总部直属的航空总队。1946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在通化成立,朱瑞任总队长,吴溉之任政委,航空总队在短时间内健全了机构,配备和到位了各级干部,收集并汇集了部分航材设备。东总和各部队调配的干部,延安和各地先后到来的航空干部和技术人员,经过长期革命战争锻炼的抗大学员,构成了航空总队的主体。又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斗,1946年3月1日,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在通化正式成立,中国人民空军的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熊东放 在发言中,回顾了父亲熊焰在1950年担任沈阳空军5厂厂长期间,为确保志愿军空军作战,带领工人群众紧急装配从苏联购买的一百余架米格-15飞机,土法上马制造飞机三千余副副油箱等事迹。年轻的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中打出了国威军威,同样离不开机务、后勤保障人员辛勤付出,要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他希望在航博升级改建中能够重现这些动人的场景。

朱宏佑 表示,这次老航校研究会组织空军后代向航博捐赠老航校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文物,意义深远,弥足珍贵。革命文物是民族精神的实物反映,它们是那段历史的见证,是志愿军空军惊天地、泣鬼神英雄壮举的记录,也是人民空军的传家宝。

林汉京 对未来的空军博物馆充满期待。他发言指出,航博将是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航空科普教育和红色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他建议航博和老航校研究会强强联手,结合北京市社会资源大力开展针对青少年的课外教育活动,为空军建设和祖国的航空事业培育后备人才。

刘飞保 发言表示:今天参加这个座谈会,首先听了周馆长关于航空博物馆现状与发展的介绍,其中,航空博物馆将要升级改造,这是宣传、介绍、展示人民空军发展、壮大历史的一个重要战略性举措,让人感到很振奋。而馆里今天举办这个座谈会,就是抓落实,早策划、早动手的具体活动,很有必要。希望馆里多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做好前期展陈设计,抢救历史,还原历史故事。同时也希望我们二代多支持、多协助、多捐赠,争取更好地共同宣传空军。

5f616b2848611.png

伍连连 最后发言:早在1986年老航校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时,父亲伍修权在纪念大会上代表组织的讲话中最早提出,“东北老航校是人民空军和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我参加延安儿女故事团,在井冈山、在延安等地宣讲最多就是东北老航校。当年老航校的创建者们,坚决执行党中央“一定要把航校办起来”的指示,在生活艰苦、环境恶劣的战争条件下,赤手空拳,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勇气,凭着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办成了我们自己的第一所航空学校。这在世界航空史上是罕见的。东北老航校的革命精神,是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继承、运用和发展。

5f616b524427f.png

丁升升政委 总结指出,今年是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的特殊年份,也是航空博物馆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这次座谈会时机特殊、意义重大。东北老航校精神是空军的“传家宝”,始终激励着一代代空军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是推动空军全面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老首长老英雄的子女能够把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捐赠到航博来,是对航空博物馆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十分感谢。我们将继续发扬东北老航校老首长老英雄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文物讲述故事,让故事传承精神,让精神激励后人,更好地教育感染空军官兵和社会大众。

5f616b838739d.png

部分老航校后代在现场向航空博物馆捐赠了文物。航模专家刘福生向航空博物馆捐赠了“天问一号”火星车模型。

5f616baa01ccd.png

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委员张志勇倡议:“空军文物回娘家”,积极筹划这次捐赠活动,并将父亲张建华在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习时使用的飞行资料袋委托常砢会长捐赠给中国航空博物馆。同时通过展陈及其它宣传途径让这些文物说话,响应习主席号召,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东北老航校研究会愿为航博的建设添砖加瓦,希望通过座谈交流配合航博将诸多家庭早年捐赠的文物进行填表,讲述文物故事。

常砢还代表王智涛将军的后代,向航博捐献“王智涛回忆录”。从此书中可以发现,从瑞金红军时期,就建立了“防空部队”,王智涛是我军第一位防空军领导,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一直有防空军部队的战斗事迹。

会后,刘金平在与航博领导的交流中表示捐赠一本记录父亲刘善本一生经历的著作《蓝天忠魂》。在抗美援朝时期,书中包含了由师长刘善本起草、原空军某师党委通过并提交的夜袭大和岛作战方案。夜间轰炸、电子干扰、跟进照明轰炸在新中国空军轰炸机部队作战史上均属首次,所以该作战方案的历史资料实属珍贵。

航空博物馆的领导与参会者合影留念。

5f616bcd05e4b.png

本次文物征集中,东北老航校研究会组织向中国航空博物馆集体捐赠和借展的部分文物和资料。

附件:与会人员名单

中国航空博物馆:

周宏亮馆长、丁升升政委、张维忠副馆长、刘飞主任、刘书含主任、任婷婷助理员、张玉婕助理员、武泽阳助理员、满毅助理员、陈雪娇助理员。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代表:

李青、李琦。

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和空军后代:

伍连连(东北局航空委员会主任伍修权之女)、常砢(东北老航校校长常乾坤之子)、常立(东北老航校校长常乾坤孙女)、王兆(东北老航校政委王弼之女)、朱明瑞(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队长朱瑞外孙)、郑晖(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政委,东北老航校政委吴溉之外孙)、段洣恒(抗美援朝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司令员段苏权之子)、刘金平(东北老航校副校长刘善本之子)、熊晓焰、熊东放(东北老航校修理厂厂长熊焰之女之子)、葛金城(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李熙川烈士之子)、龙华军(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龙定燎之女)、姚征(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姚峻之子)、华山(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乙班学员华龙毅之子)、刘飞保(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乙班学员刘玉堤之子)、邹晓明(东北老航校机械一期、飞行二期学员邹炎之子)、王跃进(东北老航校飞行三期学员王天保之子)、褚援朝(东北老航校飞行三期学员褚福田之子)、朱宏佑(空军首任宣传部长朱鸿之子)、林汉京(民航博物馆科普讲师)、刘福生(航模专家)、陈龙狮(军挎记者、八一守护人、延安红云平台驻京记者站记者)。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