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传媒

【图说党史】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二十二)

日期:2021-04-22    文章来源:杨树政搜集 文字来源: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图解除外)》    作者:yangshuzheng

       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洛川会议指出,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会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任务是,到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和扩大人民军队,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既服从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总体战略,又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的优势,在政治上保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而是人民军队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

t014a78bb8697cf1e80.webp_副本.jpg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先后开辟了东北敌后战场、华北敌后战场、华中敌后战场和华南敌后战场,形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敌后战场,坚持了长期艰苦的敌后抗战,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图为 毛泽东、朱德检阅八路军部队

   t0117b6b6f52533c129.webp_副本.jpg

      我军为了保存抗日的有生力量,决定开辟第二战场,进行敌后抗日。很多人以为敌后抗日是非常容易的,其实比正面战场还难,在正面防线,至少你知道你后方是安全的,但是在敌后,伪军是你的敌人,日本人也是你的敌人。图为八路军在训练 

t01056992e1cb4cf24e.webp_副本.jpg

我军为了发展敌后根据地也非常不容易,基本都是袭击对方的辎重部队,破坏交通线,电话网等一些重要措施,只要日军出现,人数多的就躲开,人数少的就设伏,化整为零,这也是我军的一个重要游击战方式。冈村宁次曾经说过,我军的战术是非常明智的,在华北地区中国的游击队困扰着日本军队,让他们不敢放开手脚。可以说没有敌后战场上的压力就不会有前方将士的胜利。图为 开展游击战的八路军战士 


t011e2a91f3aeca8e8e.webp_副本.jpg

虽然在敌后,但是我军牵制的日军达到65万人,占据侵华日军的一大半,还有300多万伪军,横跨十几个省份,而这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保存实力就弄够解释的,要知道一个不抗战的队伍是不会获得支持的,大家应该正常对待抗战的英雄。图为 八路军整装待发 

         八路军刚开赴抗日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 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接着,八路军又配合国民党军进行了忻口战役。

wKh2BFzsFl6ActRYAAb9CteY9N4565_副本.png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wKh2BFzsFl6AZuqQAAS3rxKBY7c143_副本.png

百团大战

wKh2ClzsFlyAEULWAAQ1_dCxwoA164_副本.png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wKh2BFzsFlyAHTbkAANy7N9KCFI776_副本.png

林彪在平型关指挥作战

t01abc67fe3b42fa86a.webp_副本.jpg

      图为1937年10月15日,进攻山西忻口的日寇炮兵部队阵地。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进行了忻口战役。这张照片上面是一个重炮阵地,这个炮兵阵地对于抗日军队来说就是一个杀人恶魔,很多官兵牺牲在它的炮口之下

t01eb0b3ee8375b1a51.webp_副本.jpg

   1937年10月12日,山西忻口,日军粟饭原部队(图前头是粟饭原队长)。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也是保卫太原的一系列战斗中最中心的战役

t015be0862cacc22123.webp_副本.jpg

   图为1937年10月15日,进攻山西忻口的日寇军官在观察中国军队阵地的152高地。两军都在可视范围之内,对于在重武器上占尽优势的日寇是一件好事,不过在危峰兀立的大山之中,日寇重武器的效果肯定不如在平原地区。所以在忻口战役中抗日军队还是艰难地支持了20来天

t019e045270647b2047.webp_副本.jpg

     图为1937年10月14日,进攻山西忻口的日寇炮兵部队。虽然忻口一带山路崎岖,但并不能阻挡日寇将重武器送入战场的决心,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军队防守阻击的力度很大

t018b3d7f4dea7176fe.webp_副本.jpg

图为1937年10月5日,忻口会战开始之前,阎锡山下达的关于整顿军纪的命令:撤回队伍军纪不好各官长负责严办,如纵兵殃民者直接官长必遵照战时军律处死刑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平津、淞沪、忻口、徐州及保卫武汉等战役,并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再加上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日军叫嚣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但是,由于敌强我弱的总形势和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的战局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许多重要城市和富饶地区失陷。日军在中国土地上大肆烧杀淫掠,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日军在其他地方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更是不计其数。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后,八路军和党领导的山西新军按中共中央的部署,在敌后实行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敌后第一个由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在冀西阜平成立。新四军也挺进大江南北,开赴苏南、皖南、皖中等地区,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在敌后抗战的艰难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军队同群众结成血肉相连的关系,最初依托山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牵制、打击日军,取得巨大成绩。到1938年10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人,先后创建晋察冀、晋西北和大青山、晋冀豫、晋西南、山东、苏南、皖中等抗日根据地。战斗在白山黑水的东北抗日联军也十分活跃,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打击敌人。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大批爱国青年和抗日志士涌向延安,经过培养训练后,又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稳定全国战局起了重大作用,是中国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条件。

全国抗战开始后,由于战争局势的复杂,许多人对战争将如何发展认识不清,“亡国论”“速胜论”等有相当大的影响。澄清这些错误观点,指明抗日战争的基本走势,是指导抗日战争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国经过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客观根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洞察力,清晰地描绘出抗日战争发展过程的完整蓝图,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同时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也产生了影响。

1117950021_副本.jpg

1938年春,在延安一间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在撰写《论持久战》

W020210126215722428762_副本.jpg

油画:毛泽东在窑洞里精心撰写《论持久战》

3151192230_副本.jpg

毛泽东同志给抗大二期学员作《论持久战》报告

t01b6e8b87f683a2908_副本.jpg

毛泽东《论持久战》

t0188727b908cf44124_副本.jpg

毛泽东《论持久战》

t01f972d7c94357d80b_副本.jpg

毛泽东《论持久战》

173db1bb1be98793340213_副本.jpg

1941年八路军挺进军在北京妙峰山留下的摩崖石刻:“坚持持久战”“坚决抗战到底”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党以很大力量加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以推动国民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2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战中心武汉成立,统一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发展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抗日运动,迅速恢复和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发展了大批党员,积极领导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中共代表团同时驻武汉,负责同国民党联系和谈判。八路军、新四军先后在西安、兰州、武汉、重庆、桂林等地建立办事处,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汉口公开出版。党从原来比较狭小的环境中走出来,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各界人士进行广泛而直接的接触,宣传抗日民主主张,初步打开新的工作局面。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共产党人还参加了国民党召集的国民参政会。在一段时间内国共合作的关系比较融洽。

       但是,由于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实行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统一战线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在统一战线中,是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还是实行片面抗战路线?这对抗战成败和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党中央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抗战初期就提出必须反对阶级投降主义,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即既统一又独立,对国民党采取有团结有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这是把抗战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1937年11月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王明从苏联回国抵达延安。他根据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关于中国抗战应该依靠国民党的指示精神,否认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活动限制在国民党允许的范围内。王明的右倾错误主张对党的工作造成了危害,干扰了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执行。

u=4147487949,80880302&fm=173&app=25&f=JPEG_副本_副本.jpg

王明的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主张对党的工作造成了危害,干扰了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执行。图为王明

    

cdd8e482510a47e298bd98116a4db80a_副本.jpg

    毛主席信步延安宝塔山下延河边


 1937年11月,毛泽东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报告中提出,必须明确共产党的全面抗战主张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主张是一个原则分歧,在党内在全国均须反对投降主义

中共中央对王明的右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1938年3月,中共中央派任弼时到苏联,如实向共产国际说明中国的抗战情况、国共两党关系及党所采取的路线和政策。8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央要以毛泽东为首来解决统一领导。这为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8年9月至11月,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重申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战。会议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全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号召全体党员加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研究抗日战争的现状和趋势。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迅速发展。

91e2414f81164ba4908c4bd5818557ef_副本.jpg

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与会者合影

u=720607336,3756306426&fm=173&app=25&f=JPEG_副本.jpg

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