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党建生活

雷锋精神源自延安精神 丰富发展了延安精神

日期:2021-05-08    文章来源:延安精神在莲城    作者: 祖德润 陈太炳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自从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中华民族几代人呼唤频率高、经久不衰的姓名;以他姓名命名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尤其是青少年效法、践行的精神财富。2021年2月20日,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雷锋同志命名的雷锋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一个炫目多彩的“坐标”,一页浓墨重彩的宏篇巨章。

  今年是建党百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8周年。值此学习党史、研究党史之际,我们对雷锋从一个普通一员成为共产主义伟大战士,并形成历久不衰的雷锋精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再一次重温《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等相关的书籍,并探访长沙望城雷锋纪念馆。追根寻源,我们发现雷锋精神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相继形成的一些新的名称命名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令人敬佩的共和国伟大精神一样,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它们拥有共同的红色基因密码,都与延安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雷锋精神尤为明显,不仅深深打上了延安精神的烙印,而且有着相融想通的共性,有着基础性的思想内核,有着以一贯之的理念内容。可以断言,雷锋精神源自延安精神,丰富发展了延安精神。

雷锋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延安精神的长期薰陶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然而无论那种精神,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而任何文化都是以人为核心。雷锋精神就狭义而言,它是对雷锋同志言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以及优良作风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从广义而言,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奋斗和创造的产物,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波澜壮阔的行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精神财富。历时50多年的雷锋精神至今长盛不衰,一直被中华民族几代人奉为良好品质和崇高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效法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纵观雷锋短暂的一生,他接受党的教育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翻身得解放,从吃百家饭的流浪儿走进课堂,一直到参加工作;从担任县委公务员(通讯员)、农场拖拉机手、直至成为鞍钢推土机手为止;第二阶段则是他参军服役,直至因公殉职为止。雷锋在旧社会生活时间不长,但遭受的苦难罄竹难书,一家六口人,先后有五个遭受地主老财迫害而死,留下他孤苦伶仃到处乞讨才苦熬到了解放。新旧社会两重天,让这个苦尽甘来的孤儿,更加懂得爱什么,恨什么,懂得穷人只有跟着毛主席、共产党走,才有光明幸福的前途,懂得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竭尽所能为党的事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这个时期,雷锋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中。他除了弄懂学通课堂传授的知识外,特别喜欢读课外书籍。真正做到了口不离书,手不弃卷。他看书很广很杂:政治理论、青年修养、中外名著,其中最喜欢还是毛主席著作和描写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英雄模范的传记故事,并随手写下读后感,立志向书中的英雄人物学习。他参加工作时间早,所接触的领导干部大多是南下的“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这些南下干部带着延安精神,带着“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来到湖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传授革命知识,送来优良作风。雷锋把他们的言行作为的自己的镜鉴和效法标杆。如有一次,他跟县委张书记下乡,走着走着,看见路上有一颗螺丝钉,他上前踢了一脚就走了。张书记看见了,却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下身子把螺丝钉拣起来,抹去尘土看了看,然后装进了口袋。雷锋当时觉得很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拣一颗螺丝钉干什么?几天后,雷锋要到一工厂去送信,张书记掏出螺丝钉对他说:“小雷,把它一起送到工厂去吧,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啊!”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一颗螺丝钉,别看它东西小,缺了不行,就像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了张书记把螺丝钉拾起来的用意。也就是这颗小小的螺丝钉,让雷锋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个螺丝钉的故事便成了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座佑铭。后来,他在参加团山湖农场团组织发起的有关理想、前途讨论时,写下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既启发别人,也勉励自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美丽的理想?如果你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加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撄取者。”那时雷锋不到20岁,这一连串问号是他即席的慷慨陈辞,也是他对自己人生历程的 “路考”。雷锋尽管“嘴上没毛”,但他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处处争先,事事带头。他说“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在农业战线,他是一名优秀的拖拉机手,在工业战线上,他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红旗手,十八次被评为标兵。正是由于雷锋的这种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精神,造就了他辉煌的业绩和人生。可以这么说,雷锋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精神是延安精神中的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传承和拓展。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与具体体现。

  马克思认为:“如果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也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可见,雷锋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从一个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其精神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红色基因,还与他出生地湖南也有一定的关系。“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对湖南革命精神的充分肯定;“为楚有材,于斯为盛”,描述了湖南人才辈出的文化盛况;“无湘不成军”凸现了湖南人彪焊尚武的民风。辛亥武昌起义,湖南为全国“首应之省”的称号更使湖南以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闻名于世。湖南工农运动以及后来秋收起义、平江起义、湘南暴动、进军井冈山,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首创中央苏区......这些响彻云霄、掷地有声的大事件是对湖南人精神的最好解读,也是对幼小的雷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知道,在延安时期,党的“七大”选举产生的书记处五位书记中,湖南人占了三位。美名远扬的延安“五老”中,湖南人也占了三位;他们分别是被毛主席点赞“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徐特立;有“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的林伯渠;有“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谢觉哉。……正是这些湖南人在延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延安精神。他们走出来的革命道路,迸发出来的革命思想在雷锋心中深深扎下根。他由衷地认同并信奉共产党,热爱毛主席。故他在离开湖南北上去鞍钢工作的前夕,专程到韶山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后,他决心像毛泽东同志一家人一样“舍小我、为大家”,“身无半文,心忧天下”,努力按照共产党人中的先进分子的要求做人行事,逐步成为践行延安精神的时代楷模。

  然而,真正让雷锋的思想产生飞跃、达到新的高度则是他参军服役这一阶段。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从创立之初就确立了体现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以价值取向的形式隐涵在我军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实践中,体现在我军不断总结凝炼的优良传统中。延安精神生动反映了我军延安时期艰苦奋斗、抗击中外反动势力波澜壮阔的历史,具备了我军自建军初期就确立了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学习践行延安精神,并成为长期以来培育我军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之一,也必定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必不可少的丰富“红色基因库”和生动的“历史教科书”。雷锋在这所大学校里如鱼得水,如饥似竭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他在学习中总是带着问题学。雷锋随身带着一个挎包,包里总少不了《毛泽东选集》,一有空闲时间,哪怕是看电影开演前几分钟,他都会掏出选集读上一段。他生前阅读过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上,几乎每一篇每一页都划了一些学习重点,边边角角上还写满了阅读心得。例如雷锋读过的《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他用红铅笔重点划了这样一段话:“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目的在于应用。”他在这段话的下边写着:“…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改造思想,做好各项工作。”他阅读《为人民服务》一文,在最后一页空白处写着:“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过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生为人民而生,死为人民而死。”在《论联合政府》一文最后一节的空白处,雷锋写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给我们换来了幸福。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和学习,没有理由不改正缺点和错误,没有理由只顾自己不顾集体,没有理由只顾个人眼前利益,而忘记了整个无产阶级的最大利益。”等等,这一切无不凝聚雷锋对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厚感情,并充分体现着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他那种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执着精神和强烈的实践性;他那种一辈子跟党走的理想;他那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奉献精神;他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敬业态度;他那种对群众像春风般温暖的高尚情操无不彰显延安精神的精神特质。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雷锋:“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此人懂得一点哲学。”雷锋懂得的哲学不仅仅是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生活辩证法,更重要的是他认同并熟练地掌握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完全可以断言,雷锋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教育培养下的产物,其强劲的生命力源自延安精神的传承与拓展。

雷锋精神的强大感召力丰富了延安精神的深厚内涵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剧作家菜辛曾讲过,决定人的价值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伊始,就形成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优良传统。形成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精神,就是当时的斗争环境逼出来的,是从一次次流血牺牲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延安精神反映了全国各地根据地和党在各个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的晶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体现,也是党的性质及其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其意义如后人评价说:“在民族存亡之际,在那样一个偏僻的山沟里,在如此艰苦危险的条件下,创造以小克大、以弱胜强的人间奇迹,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带向民族独立、富强和全面振兴的新时代。沧桑巨变,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十分罕见。”而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毛泽东思想、延安精神为思想指南,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基本立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价值,以履行义务恪尽职责担当奉献为行为准则……造就了雷锋“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立场。”可见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尽管产生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但它们主要内涵的表述是相融想通的,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源自延安精神又丰富发展了延安精神。

  以一贯之的理想信念。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崇高信仰。延安精神与雷锋精神有一个基本内核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崇高的理想信念。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雷锋精神的灵魂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我只有一个心愿:一心向着党,一心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政治方向对一个党、一个党组织、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极其重要。”过去的一百年,无论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还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不为官,不谋钱,不畏苦,不惧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改变被奴役,被欺凌的命运,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雷锋则带着感恩的心情敬仰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共产主义,主动自觉地去维护新的人民政权,以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雷锋接受党的教育和延安精神的薰陶,立足本职岗位,“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他的先进事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族人民心理的真实写照。雷锋精神坚守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又契合发展了时代的要求。

雷锋同志的信仰,不是宏大叙事,更非高端华章,他以自己的平凡事、身边事,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雷锋同志的理想信念,更不是心血来潮或一时冲动,而是通过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行动,年年月月、点点滴滴、执着坚持。越是风云变幻,他越不改初衷;越是时代发展,他越是笃践于行;越是物质贪乏,他越有价值定力。正因为如此,他那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感动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当时正值中苏交恶,三年自然灾害。毛泽东意识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于是在百忙之中,一口气为雷锋书写了三幅“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并指示:“学习雷锋不是学习雷锋哪一种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习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曾为之题词或写文章的只有四位英雄(分别是白求恩、张思德、刘胡兰、雷锋),新中国成立后唯有雷锋一人。可见毛泽东对雷锋这位平凡英雄的重视。也正因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重视与倡导,雷锋的名字永垂史册,雷锋精神历久不衰,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心中的楷模、崇拜的偶像。

  知行合一的实践属性。发现英模是塑造英模的前提。英模人物由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物上升到震撼公众心灵的崇高形象,并不是自发的过程,必须经历人物本身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事迹。雷锋,这颗共和国不陨的巨星在升起之前,他的事迹与白求恩、张思德、刘胡兰一样早就存在了。他走在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为广大老百姓所传颂;他厉行节约、乐于助人的事实也早就为全团所公认;至于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灾区人民捐款也早就见于报端……后来的宣传者们坚持以真实性为标准,不搞假大空,也不人为地拔高,搞什么高、大、全。正因为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属性,并准确把握公众心里的转变,把他的先进事迹与毛泽东思想、党的教育、延安精神紧密联系起来,并让其精神融入社会生活,使人们在实践中认同它、感悟它,且不断发掘其时代价值、时代特点,并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进而为后人长久感知和领悟的精神财富,成为新时代的不二选择,也成了后辈人永远敬佩和效法的不变主题。

  一个已迈步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来引领和推动,对当代先进典型的培养造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养塑造典型,表彰推介时代楷模。201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讲话高度赞扬“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芵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他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所以说一个英雄模范,一种时代精神光有理念口号,而不落到实处见人见事,那样的英雄模范的事迹感动不了人,那样的时代精神也影响不了人的。雷锋去世后,《学习雷锋好榜样》红歌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老少咸宜、久唱不衰。全国性的学习雷锋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雷锋精神在亿万群众中蔚然成风,学雷锋的志愿者行动成了一代代青年薪火相传的重要标志。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30周年大会上的所指出“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了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与时俱进的崇高品德。雷锋同志是接受党的教育,传承延安精神的典范。拥有一个高度的道德自觉,其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集中表现在善行上,其精神主要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在半个世纪以来倡导雷锋精神,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把雷锋同志当作学习榜样就是善政的体现。民心思善、执政为善,学雷锋是善行,更是善政,两者在雷锋精神的大善中高度契合,有助于满足当代社会及广大民众的的精神需求。当前,物质生活需要不断满足,但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却在不少人心中迷失,幸福的感觉却在下降,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甚至出现一部分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不讲党性讲义气,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等。雷锋精神是一种思考人生意义追求幸福源泉的精神,它能够启迪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积极健康的心里,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由于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利益发生变化,怎么对待竞争、怎样实现利益、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这都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个个考题。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观念中没有善恶美丑,什么假食品、假药品也敢造假,欺诈拐骗也敢招摇过市......这都表明了利益取向与道德取向的缺失。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便成了一种探索人生成长路、确立行为规范的精神杠杆,启迪人们去公平竞争、做利人利己、善待他人的事,从而促进和谐关系、和谐社会的建成。总之,雷锋精神源自延安精神,又与时俱进地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光辉思想完美结合,成为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的一种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的重要讲话中,非常明确强调,“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14亿中国人,9100多万党员、400多个基层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增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总书记还要求我们“学习雷锋精神,也要把学习雷锋精神的做法推广到全国各地,把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雷锋生命极其短暂,只有23年。雷锋所从事的职业极其普通平凡,在部队他不过是个小小的班长。雷锋所做的好事善事,与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惊概赴死不可同日而语,但他的理想信仰是正确的、坚定的,做的大小事是不讲条件的,是奋不顾身,是乐于助人的。故他的精神是永恒的。所以说,在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今天,雷锋精神仍然为当代中国确立了一个光辉永恒的精神坐标,一种道德尺度,一面正衣冠的明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追求。

雷锋同志是一个普通的战士,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和骇人听闻的故事。诚如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所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做到。”我们今天无论从那个方面都比雷锋活着的时候好得多,比雷锋同志当年更具备帮助别人的条件。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重大机遇。伟大梦想不是等来的,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大干实干出来的。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向雷锋同志学习,用雷锋精神来砥砺自己、粹炼灵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践行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中,像雷锋同志生前一样,永葆“闯”的精神,“钻”的劲头,“干”的作风,续写更多的“雷锋的故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出令世界上刮目相看的宏伟新奇迹。

(作者: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副会长)

(编辑: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