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到25日,张俊彪文学创作与文学馆资料片录制对话会在旬邑举行。这个山清水秀之地,身披五色七彩,“中国苹果之乡”“中国唢呐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剪纸之乡”“中国绘画之乡”的美名,传之遐迩。陕西作家杨若文、赵新贵、李印功、鹿丁联,新疆作家陈红星5位嘉宾应邀前来。广东省作协针对本次拍摄活动精心筹划;东道主旬邑县委、县政府,承办方旬邑县文化和旅游局、张俊彪文学馆,对于整个活动的议程,进行了细致地安排。本次对话会的主角张俊彪先生,诸多光环罩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创会理事,一级作家,曾任甘肃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主席,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创会主席,《华文月刊》杂志顾问。他有着磁对铁的引力,引起了五湖四海的关注。
著名作家、原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主席张俊彪
早在2019年6月18日,全国首座县级个人文学馆——张俊彪文学馆在旬邑面世,引来全国无数双热情的目光。如今文学馆花荣叶茂,短短两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已逾五万人次,成为游客及文学爱好者又一处靓丽的人文精神打卡地。
7月23日,以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二级调研员、一级作家高小莉为领队的广东省作家协会摄制组4人,《检察文学》杂志总编辑赵新贵,《华文月刊》杂志常务副主编李印功,武警工程大学原教授、作家杨若文,文学评论家鹿丁联,新疆奎屯市文联委员、奎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红星,诗词、楹联、自传体散文作家郑秉多等嘉宾,相聚在旬邑宾馆,参加张俊彪文学创作与文学馆资料片录制对话会,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和张俊彪先生初次谋面,但都一见如故,暖流扑身。
7月23日下午,活动的第一站是邀请嘉宾们参观位于县城古豳文化博览园毗邻的文化大楼三楼的张俊彪文学馆。张俊彪先生陪同参观后接受了广东省作协摄制组的专题采访拍摄,畅谈了自己的文学生涯和人生历程。李印功代表《华文月刊》总编王继庭向张俊彪文学馆赠送了《华文月刊》杂志,杨若文赠送了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上下册),陈红星赠送了他的长篇小说《味》。李印功也赠送了他的长篇小说《胭脂岭》,并接受了摄制组的专题采访,介绍了《华文月刊》和张俊彪先生的文学渊缘。
7月24日下午,张俊彪文学创作与文学馆资料片录制对话会在马栏干部学院举行,此次对话会影像资料片将上报中国作协文学馆永久收藏,同时也成为广东省作协文学院的馆藏资料予以保存。
此次对话会上,展示了张先生的所有赠品,包括手稿、笔记、信件、样报、样刊,书籍、邮票等门类繁多,数量巨大。现存的众多信件中,不少出自于王蒙、臧克家、冰心、姚雪垠这些当代文学顶尖人物之手。赠品中,包括手稿2300多万字,日记85本,名家书信1700多封,样报样刊630件,书籍5800册;照片410张,名家书画410幅,国内外邮票2500多枚,其他藏品207件。这一幅幅一件件,全是难得的文物,精品连连。总观全馆,各类藏品,门类齐全,琳琅满目,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张俊彪文学馆的创建是旬邑县委县政府文学兴县的举措,是文学青年成长的平台、陕西广东文学交流乃至文化交流的平台、旬邑文学搭台、旅游文化旅游经济唱戏的平台。
活动期间,张俊彪再次将自己一年来文艺界良师益友赠寄的一批具有文化价值的书画作品、书信、签名赠书、手稿和发表张俊彪作品与名家评论的报刊等文化物品,清点登记造册捐赠张俊彪文学馆,并举行了简单的交接仪式。
张俊彪文学馆,犹如绽放在红色土地上的文学奇葩。栽花人,可敬;浇花人,辛苦;护花人,可赞;赏花人,会越来越多!正如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生前所言:“文学依然神圣!”
(作者:陈红星,新疆知名作家评论家;李印功供图;本文转自《华文月刊》杂志2021年八月号,有删减)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