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一个响亮的名字;南泥湾大生产,一段不朽的传奇。
《南泥湾》,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风靡70余载,经久不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精神永不褪色。
70多年前,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的将士们,身背钢枪,手握镢头,在南泥湾的荒山野岭中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他们用鲜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为民族复兴而奋发图强的雄壮赞歌。
曾经的“烂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
据记载,位于延安城东南方向40多公里处的南泥湾,在清朝中期,人口稠密,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后来由于连年战乱,方圆百里的富庶之地变成了人烟稀少、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荒僻之地。“南泥湾啊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这是南泥湾曾经荒凉之景的真实写照。
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连年侵袭,陕甘宁边区经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物资紧张。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于是,一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迅速开展起来。同时,为加强边区防御力量,党中央调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从华北前线回防,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
1941年初春,迎着寒冷的北风,时任旅长王震率领三五九旅的将士们高喊“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浩浩荡荡开进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
初进南泥湾,战士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没有房子住,就用树枝搭草棚、挖窑洞;没有鞋穿,就自己动手编织草鞋;没有劳动工具,就到处找废铁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用米糠、野菜充饥;晚上冷得睡不着,就燃起篝火,围坐在一起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决心:“正当黑夜黎明前,干柴烈火南泥湾;革命战士不怕苦,闯过今年和明年!”
三五九旅的将士们迅速在南泥湾掀起开荒生产的热潮。王震旅长提出“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战线之外”的口号,从旅长到勤务员、炊事员,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从黎明到黑夜,从河沟到荒山,到处是歌声飞扬、镢头飞舞。
据统计,1941年,三五九旅的将士们在南泥湾共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1942年,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1943年,开荒10万多亩,产粮1.2万石;到1944年底,南泥湾粮食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万石,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万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军队向政府缴纳公粮的奇迹。
三五九旅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先后在南泥湾办起纺织厂、被服厂、造纸厂和兵工厂等20多家小型工厂,成立运输队和军人合作社。特别是大光纺织厂生产的产品,花样新、品种多、质量好,除自给外,还上市销售,深受老百姓喜爱。
经过三五九旅将士们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肥鸭满堂鸡满院,牛羊成群猪满圈……
“我公公刘宝斋当时是三五九旅九团九连连长,是第一批走进南泥湾垦荒的人,后来在这里待了一辈子。”南泥湾村73岁的侯秀珍老人说,1945年,三五九旅离开了南泥湾,只留九团在这里继续耕种,种的粮食运到延安,送给党中央,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后,老红军大部分离开了南泥湾,只留下十几户人家。政府要给刘宝斋安排工作,他说:“我哪儿都不去,我要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耕种。”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
虽然是冬日,但便捷的交通、茂盛的植被、完善的设施,以及浓厚的红色氛围和优质的服务,令来自银川的游客臧学峰赞叹不已。他说:“南泥湾变化太大了,10多年前我来过这里,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更不一般。”
南泥湾镇距延安新机场约20公里,距包茂高速南泥湾出口10公里,距延安火车站35公里,303省道穿境而过,是西安—黄帝陵—南泥湾—壶口—乾坤湾—梁家河—延安—照金旅游大环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南泥湾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号召,全面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目前,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7753.3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7%,林草覆盖率为93%。
如今的南泥湾,被称为延安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是名副其实的“陕北好江南”。2014年12月,南泥湾镇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陕西延安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据南泥湾镇镇长黑学良介绍,近年来,南泥湾镇党委、镇政府坚持“党建统领、生态立镇、旅游带动、产业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镇上为每个行政村建了高标准党员活动室,配备了文化娱乐健身设备,全镇党员干事创业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全镇累计投资3.2亿元,重点实施了山体点亮工程、道路延伸工程、山体公园建设、镇区饮水工程、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中心小学迁建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施了盘龙、高坊、金砭等8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恢复打造观光稻田1500亩,发展森林猪养殖大户12户,森林猪存栏达4000头,栽植山地核桃、雪桃4200亩,种植山地烤烟1500亩、露地菜2000亩……
在南泥湾的林下养殖基地,随着养殖员的吆喝声,散养的黑毛猪都来抢吃饲养员抛撒的玉米粒。据养殖户刘小平介绍,他从2014年起开始在南泥湾发展林下养猪产业,现在存栏猪近700头。“这些散养猪是野猪和家养猪的杂交品种,运动量大、抗病能力强、脂肪含量低、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每斤可卖到30多元。”刘小平笑眯眯地说,“2017年共出栏260多头,平均每头卖3000元,收入近80万元。”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实施,南泥湾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收入稳步提高,2016年,南泥湾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1890元,2017年提高到13200元。”黑学良说,“2017年6月,南泥湾红色文化小镇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南泥湾镇迎来了景区开发建设、产业升级转型和棚户区改造等众多新的发展机遇,南泥湾镇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实施‘11511’工程,即打造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1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发展林果、棚栽、杂粮、水产、香紫苏5个特色产业,建设1个现代农业示范地,建成1个旅游服务集散地,力争各项事业走在宝塔区乃至延安市前列,实现追赶超越。”
明天的南泥湾度假好地方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现存有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中共中央干部休养所(俗称红楼)旧址、大生产展览馆、毛主席视察南泥湾旧居、马坊烈士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九龙泉饮水亭、三五九旅旅部旧址、点将台旧址、北京知青林、中国农垦纪念林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来南泥湾考察学习、观光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2017年,南泥湾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00万元。
为了让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放异彩,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6年11月,延安市成立了南泥湾景区管理委员会,拉开了南泥湾景区开发建设的大幕。
“景区开发建设以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为主导,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保持‘陕北好江南’风貌为基础,以改变农村面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发展目标,编制完成了南泥湾红色文化小镇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延安市南泥湾景区管委会发展规划部部长牛建华说。
据了解,南泥湾景区规划范围控制总面积1353平方公里,涵盖南泥湾镇、麻洞川乡、临镇3个乡镇。按照“统一规划、基础先行、民生为本、旅游兴镇、生态为要”的总体规划,先行实施红色文化小镇项目。小镇规划以南泥湾镇区为核心区,控制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约4.8平方公里。
红色文化小镇总体定位为“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以“红色南泥湾”为5A级景区文化定位;以“陕北好江南”为风貌形象定位。小镇建设以项目开发、旅游配套、产业发展为主体,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延伸旅游产业链、增加区域经济产出,辐射引领整个景区。通过红色资源与相关产业有机融合,形成南泥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核心区。
据牛建华介绍,红色文化小镇建设围绕“中国革命圣地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红色教育体验式培训产业示范基地、黄土高原农垦生态旅游示范基地”的设计方案,以南泥湾红色文化核心区为中心,重点发展红色旅游和教育培训产业,统筹规划为6大片区:红色教育培训体验区、居住及服务组团区、红色文化核心区、农业休闲旅游度假区、镇区功能服务区、江南风貌农庄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红色文化小镇建设将采取PPP模式,积极引进国内知名旅游运营企业参与南泥湾景区的管理和运营。
明天的南泥湾,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