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灌区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型灌区,建成通水五十余年以来,一直默默浇灌着湘中大地百万亩农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压舱石和推进器的作用。韶山灌区真正体现了“人民灌区人民建,建好灌区为人民”的人民情怀,可以说,人民性,就是韶山灌区的根本属性。
韶山灌区位于湘中广袤的丘陵地区,以湘潭为核心区域,西接娄底双峰,东北延伸至长沙宁乡、岳麓。湘潭是有名的文化古都,是湖湘文化的荟萃之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英才,承前启后,在璀璨的华夏文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如蜀汉贤相蒋琬,北宋理学家胡安国父子,湘军统帅、政治家曾国藩,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闻名中外的国画大师齐白石等等。湘潭也是伟人故里,红色圣地,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在这里读书、开展早期革命活动,这里也是共和国开国元帅彭德怀,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湖湘大地文化底蕴厚重,人文鼎盛,但这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在历史上却是灾患丛生之地,清代至民国数百年间,湘中的水利长年处于瘫痪状态,涟水、涓水、靳天河等湘江水系作为老百姓的生命线,水患频频,十年九灾,非旱即涝。尤其是旧中国民穷国弱,战乱不休,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办水利”的号召。为根治湘中水患,造福人民,1965年6月28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委正式向全省发布《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由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华国锋同志担任工程指挥长,动员了10万三湘儿女,以“愚公有移山之志,我们有穿山之勇”的豪迈气概,在湘中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丘陵山坡、广阔田野中扎根苦战。他们穿山劈岭,遇水架桥,凭手提肩挑,冒严寒酷暑,战恶劣地质,攻技术难关,仅用短短10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功能多样、宏伟浩大的韶山灌区主体工程,创造了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赢得了“北有红旗渠、南有韶山灌区”的美誉。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韶山灌区的建设过程,就深刻体现了“人民至上”这一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当年英勇的三湘儿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水患丛生的历史旧貌,谱写了一首众志成城、人定胜天的英雄赞歌。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激人奋进,他们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将永远彪炳史册。
《韶山灌区志》记载,当时韶山灌区工程总投资只有1.21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500万元,省投资1500万元,其余8200多万元全部为地方和群众自筹。韶山灌区是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建成的,毛主席一直关心着韶山灌区的建设,谭震林、陶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张平化、华国锋等省委领导曾多次亲临灌区建设现场指导,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工的士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灌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灌区建设工地上涌现了一大批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先进典型,如为修建韶山灌区三次推迟婚期、巾帼不让须眉的“铁姑娘”戴冬桂;年近七旬,不顾年老体衰勇挑重担的“贺五公公”贺桂华;把自家的缝纫机搬到工地,晚上加班给民工缝补了数百件衣服的女民工张芷英等等众多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左干渠皂林冲隧洞开挖时,斜井坍塌,山顶下陷,十万火急。施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攻坚救井,共战胜61次塌陷险情,华国锋同志亲临现场指挥技术攻坚,带领技术人员和施工队排除万难,终于如期建成966米长的隧洞。时任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亲自给隧洞命名题词为“英雄关”,并撰联“奇迹人间创,天河地下行”,民工们将题词和对联镌刻在英雄关隧洞入口,熠熠生辉,让人永远铭记。
韶山灌区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在历代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韶山灌区的渠系得以不断完善。今天的韶山灌区,各级渠系加起来有万余公里,编织了一张庞大而周密的立体供水网络,成为湖湘大地最大的惠民工程,是最重要的工农业水源供给地、最大面积的农业主粮产区和最大范围的绿色生态区,对湘潭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6年来,韶山灌区工程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人民亲切地称为“奉献渠”“民心渠”“幸福渠”。当年,张平化曾两次请毛主席为韶山灌区题词,毛主席提出“要高产才算”“现在不写,灵了再写”。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毛主席他老人家:韶山灌区真的“灵了”!
韶山灌区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革命斗志和满腔热忱来建成的。韶山灌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我们的党领导人民、带领人民,用坚定的信仰,革命的豪情,勇毅的担当,大胆地实践,铸就了韶山灌区这一服务人民、泽被苍生的世纪工程。韶山灌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韶山灌区不但是水利行业的宏伟创举,更是人民用自己的自觉行动,来书写改天换地历史的重大实践。
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真正动力。”当我们来到韶山灌区,聆听着流水潺潺,感受着韶山灌区这段伟大的历史,无不为之振奋。韶山灌区不仅是时代的号角,更是人民的丰碑,忠实地体现了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韶山灌区是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忠诚铸造的,也将成为矗立在湖湘大地的巍峨丰碑,必定会激励广大湖湘儿女勇于担当、竭尽奉献、奋发有为,必定会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光照千秋。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