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延安精神是一座永远开采不完的富矿。为加强延会相互交流工作,树立延安精神研究永远在路上的意识,把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落细落实,近日,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常在彬率延会一行26人,赴清涧县延安精神研究会考察学习,共同探讨把延安精神传承好、研究好、发扬好,让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一起,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清涧、子洲县均是红色的热土。清涧县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涧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5年,这里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农协会、红枪会、学生革命会的活动,震撼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1927年10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爆发了西北第一次武装起义——清涧起义。1934年秋,开始建立苏维埃政权。1934年9月,陕西省委党校就诞生于清涧县解家沟镇榆山上村,陕北山沟沟窑洞里有了马列主义。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清涧人民,组织农协会、赤卫队、少先队、游击队,打土豪、斗地主,为保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壮大陕北红军,创建、保卫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付出了巨大牺牲。红军东征,抗日战争,清涧人民驾渡船、抬担架,开展大生产运动,积极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巩固河防,为保卫党中央、毛泽东,保卫陕甘宁边区,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做出了无私的贡献。
子洲县是为纪念革命先驱李子洲于1944年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命名成立。1928年4月,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该县境内的南丰寨古庙召开,会议根据陕西省委的决定,成立了中共陕北特委,中共陕北特委的成立,对陕北革命的发展壮大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境内的十里盐湾,对抗日战争和边区政府经济贡献十分巨大。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曾在该县三个村庄居住,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这里驻扎50多天,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子洲县延会与清涧县延会在清涧县委常委会议室举行工作座谈会,清涧县延会长康泰山首先致欢迎辞。会上,两县延会分别就各自县红色革命历史和延会工作开展情况作了介绍,并就如何结合本县实际进一步做好延会工作进行了相互探讨。与会人员满怀热情、积极发言,座谈会场面活跃、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子洲和清涧两县相邻,都是革命老区,有着同样光荣的革命历史,子洲县在建县之前,相当一部分地域属于清涧县管辖,两县历史相互交叉。在开展延会工作时,两会要相互多联系、多走动、多探讨,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把两县的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做得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座谈会内容丰富,收获满满。清涧延会向子洲延会赠送了《魅力清涧》《清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等书籍。赠送了由该县书法家、县延会会员贺学耀书写的“弘扬延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延安精神,涵养初心”两幅书法作品。
座谈会结束后,子洲县延会一行来到清涧枣林则沟旧址实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感受革命先烈在转战陕北中的初心使命,接受心灵的洗礼,汲取奋进的力量。
(编辑 张东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