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活动

延安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传承专题研讨会在沪举行

日期:2023-11-17    文章来源:中新网    作者:许婧

全景1.jpg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6日电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近日举办“延安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传承”专题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市社科联、《宣传通讯》编辑部等十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参会。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色文化育人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庾向芳工作室”、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张志丹工作室”协办。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上海海洋大学原党委书记叶骏在致辞中指出,“延安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传承”这一主题非常有意义,对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毅回顾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色文化育人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中心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他期待本次研讨会成为深化各兄弟高校交流合作的桥梁,共同为推进伟大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的研究阐释和传承弘扬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与各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为上海市大思政课整体实验区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市社科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教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团过程同样彰显伟大建党精神”主旨报告。他提出建团、建党、伟大建党精神三者具有一致性。建团和建党的宗旨和人员、过程等具有一致性,以党为主,共同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建团过程具备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四大核心要素,并以建党建团先驱俞秀松为个案,深入剖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作“延安精神如何传承了建党精神”主旨报告,围绕“延安精神为什么能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怎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及其现代启示”展开论述。他指出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的重要的理论、实践、组织等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都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在不同层面丰富了伟大建党精神。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徐光寿教授作“从上海到延安,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主旨报告。他提出,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开展自我革命;在延安时期党的自我革命进一步深化,发挥党的优良传统,注意总结历史经验;建国以后,党的自我革命仍在延续,贯穿了百年党史,成为党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远新教授作“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的报告。他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信仰信念;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目标责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汇聚奋斗伟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品质根基。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邵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的历史演变(1922-1949)”的报告,从建党与建国的关系出发,运用扎实的史料,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的由来,深入分析了从中共二大到土地革命时期、延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个时间段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名称修订的演变进程。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作“用好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报告。她从伟大建党精神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善用伟大建党精神及其精神谱系资源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必要性;伟大建党精神进思政课具有重要的价值基础和路径原则等方面,论述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理论学科、大思政课建设的关系。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教授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发展”的报告。她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新的传统文化观有三点原因,而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观对于当时的文化抗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都具有深远意义,对当前我们深刻理解“两个结合”也具启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冯国芳教授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树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及其启示”的报告,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研究中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党内错误思想中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宣传阐释中坚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树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实践基础和深刻启示。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俊峰教授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角把握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的报告。他提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角度看待延安精神,一定要搞清楚延安精神的来源在哪里,延安精神的生成逻辑是什么。从内涵来看,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我们应该找准延安精神的定位,把握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作“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传播”的报告。她指出可以从弘扬上海城市品格,塑造自信自强的文化主体力量;赓续上海城市历史文脉,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第二个结合中激活上海文化创新和创造;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上海力量等三个层面做好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并提出三个传播研究成果的路径。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作“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传承”的报告。他提出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延安时期的时代呈现,实现了从组织上建党到理论上自觉加强党的建设并把党的建设作为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的历史性转变,既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方法论指导,也为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徐立波副教授作“讲好延安故事,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报告。他提出要始终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立场上,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出发看待分析问题;明确讲故事的主体和主题、以清醒的头脑选好故事的讲述者;要全程参与讲故事,实现党对讲故事者强有力的领导,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利用国际局势扩大延安故事传播的效果。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公共课教研室主任袁则文作“延安精神的内涵解读及其当下启示”的报告。他从新征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保持全党全民凝聚团结、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行稳致远、应对当前国际新形势、推动民族复兴不断前进等方面,解读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当下启示。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鸿召教授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专题研讨会主题鲜明,角度多元,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延安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在精神血脉上一脉相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前提、政治前提,是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重要的一页,值得我们永远去探索和研究。

(编辑 武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