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薛海涛
薛海涛出身书香门第、收藏世家、艺术世家。其曾祖父薛寿山是著名书法家、画家、雕刻家、古玩鉴赏家、收藏家。爷爷薛满堂曾在故宫博物院任职,在艺术品鉴赏、雕刻、绘画、书法等方面造诣颇深。受薪火相传之势,薛海涛5岁开始跟随爷爷练习毛笔字,8岁学绘画,12岁练雕刻,16岁学篆刻,他不仅从小饱受良好艺术氛围沁润,更是在言传身教、严厉管教之下打下了坚实基础。加上他天生聪慧,不怕吃苦,勤于学习,善于研究思考,敢于探索,还耐得住寂寞,这使他年纪轻轻时就在雕刻、篆刻、绘画等方面展现出扎实基础和非凡功力与成绩。
油画《贺龙师长》
义理服务社会,人品与画品相辅相成,薛海涛从画第一心愿朴素且平实。2017年1月,薛海涛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赠送国画《长城颂》。该画长5米,宽3米,寓意向世界展示更加磅礴的国威、军威。在建党96周年、建军90周年之际,他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赠油画《贺龙师长》。该作品高1.8米,宽1.2米亮色衬托,120师贺龙师长驾驭白马,手持望远镜,笑容可掬。仰视角度取景,自然烘托出后来成为开国元帅的贺龙与延安宝塔山比肩的气势,寓意革命理想高于天,对胜利与前途充满自信的义理。“缅怀先人,扬我军威、国威,虽说是意在笔先,但也要大义存胸。画品能服务于社会并被接收,这是我的荣幸。”薛海涛如是说。
国画《黄河颂》
薛海涛在画法上既继承传统,又锐意创新,叠加技法多样化。他不拘泥于技法,只要有利于画作,都要大胆尝试。为了展现母亲河的气势与风姿并借机表达自然与人生的真谛,他曾赴山西壶口十余次,三画《黄河颂》,一画《中华魂》。他用西方绘画立体空间的光影透视效果,力求营造亘古久远,惊涛拍岸的大美气象。为强化壶口瀑布凝重的肌理和浑厚的质感,他采用竖式纵向的中国画传统格式,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灵动地在一泻千里的飞浪中,展现出丙烯画才特有的冷色与暖色的转换。令观者眼前一亮,心头一现。数度观摩,一度掌喝,以笔不周而意周之妙给人无限想象的艺术空间。
国画《中华魂》
吴道子创作的《八十七神仙卷》享誉中外,画中人从天而降,姿态丰盈万端。潘天寿曾评论此画:人物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薛海涛为此画吸引,历时一年,画出了长3.9米,宽2米,绢本设色地再现了长卷。他以甘肃敦煌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画风的审美方式重新演绎,画风雄放,色彩分明,点画之间以缺落为美,人物与景象虚实相生,又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仙人们的衣褶,加大了飘动之势。
国画《八十七神仙卷》
意境臻求完美。薛海涛作画从不赶工,大框架结构勾出后,每一个细节都详细地考虑和定位,对每一幅绘画作品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他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中国画。每月还在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电化教育中心讲授中国画和油画。他对学生的艺术要求重点在笔墨意境与诗化意境的完美上。绝对完美是不存在的,相对完美就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与领悟,找到画品中最美的部分,不易发现的动人的细节。西方绘画很重视颜色,如果色彩过于夸张,那一定是画家心境有不对头的地方。在重画永乐宫残缺不全的《朝元图》时,为了掌握公元1325年时画工对290尊人物的用色,他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历时4年才完成,作品为绢本设色,长9.99米,宽3米,新《朝元图》不拘泥于古,人物之间神通古人,立足当代,意境与心境契合。画面推古喻今,完美再现了古图。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代诗人黄景仁的这句诗涵盖了薛海涛的艺术创作之路与心境展望。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悬星令人凝视。人与星其实是互相在凝望。薛海涛每天都是在凌晨12点动笔,作艺术创作至凌晨4点,13年来从未中断或改变。夜里看似寂寞,笔下却生风云。大隐于市不会长久,成就的平台已然把他托起并幻化成那颗新星,众多的爱好者与知音会成为一星如月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