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安康高新区花园社区聚新驿站内阅读书籍(资料照片)。受访单位供图
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新兴领域就业群体日益壮大,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还是基层党建工作中需要重点凝聚和服务的群体。
安康市委社会工作部统计数据显示:安康市纳入党建工作台账的新经济组织有3461家、新社会组织有2777家、新业态企业有60家。如何将这些力量凝聚起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近日,记者走近新兴领域从业者,聆听他们的故事。
绘制基层治理“新”图景
2月26日清晨,顺丰快递员许永波像往常一样,从网点出发前往安康高新区花园社区,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0余件快递的收发任务。
但是,途中他时常会放慢脚步,仔细观察身边环境,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社区流动网格员。
“2013年起,我开始担任社区流动网格员。在送快递的同时,我会留意社区里的安全隐患和不文明行为,通过‘随手拍’将问题发到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群,交由社区工作人员跟进处理。”许永波说,每当得知他的“小发现”为居民带去便利,他就很有成就感。
在花园社区,像许永波这样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流动网格员”有20人。“我们以党建为引领,让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移动哨兵’,充分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熟悉地情的优势,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申杰今说。
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聚新驿站里,应急药箱、打印机、工具箱等物品一应俱全,新就业群体可以在这里休息、学习。申杰今介绍,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
花园社区还打造了安康市首个社区零工市场,采用“线上云匹配+线下面对面”的招聘模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岗位信息。
如今,安康市已建成158个面向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型驿站,去年累计办结暖“新”实事167件。在安康,新就业群体不仅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还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解锁产业发展“新”密码
2月27日,在汉阴县合益固废处置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重型铲车将建筑垃圾运上传送带。经过约6天的再生处理,这些固体废物将“变身”为环保砖和墙体材料,再生利用率高达99%。
“公司如今成功转型为新型环保材料龙头企业,年产值能超过3000万元,都得益于产业链党委的政策支持。”公司负责人于元涛说。
2023年12月,汉阴县联合38家新材料企业成立新材料产业链党委。产业链党委委员由各企业相关负责人担任,每人点对点包联3家至5家链上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和线上沟通,党委委员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产业链党委为企业搭建了沟通桥梁。通过常态化走访,我们能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汉阴县永丰纱线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新材料产业链党委委员孙志军告诉记者,他包联的安康裕丰华纤维有限公司和安康菲雅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党委牵线搭桥,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双赢。
汉阴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汉阴县新材料产业链党委书记徐家俊说,产业链党委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企业需求,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
前不久,平利县电商协会党支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I技术应用培训课,吸引了众多协会会员参加。“我们根据会员需求,不定期开展培训,为大家‘充电赋能’。”协会党支部书记王秀梅说。
平利县电商协会成立于2016年11月,现有会员企业114家、电商人才600余人。协会党支部成立后,积极探索“支部+电商”模式,将电商企业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增强会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有了党组织的引领,我们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会员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王秀梅说,协会党支部不仅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产销会,还免费培养网络主播,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
平利县女娲茗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公司负责人袁兴山告诉记者,在协会党支部的帮助引领下,公司通过网络直播销售茶叶,突破了销售瓶颈。公司建成2000平方米绞股蓝加工厂、1600余亩标准化绞股蓝基地,拥有“硒谷臻茗”等自主品牌商标,年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
协会党支部还引导会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培育“新农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平利400余种特色农产品销售,助力100余名青年就业,带动6000多户群众增收,推动了当地小微工厂发展。
“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让平利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王秀梅说。
(编辑 马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