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查询结果
  • 赵荣声

            

    赵荣声,笔名任天马。1935年,赵荣声考入燕京大学法学院,在校期间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担任该校党支部宣传委员。1937年春,他与同学奔赴延安。1938年2月,赵荣声被派遣到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卫立煌身边,长期从事隐蔽工作,策反国民党将领,被称之为“刘少奇安放在卫立煌身边的一颗‘冷棋’”。

    —— 红云知库
  • 弘扬“红船精神”永葆为民情怀

            “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好比舟和水的关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也有着不同的挑战,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变。

    —— 其它
  • “红船精神”与新时代革命文化传承

            回首170多年前,当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遭遇外族铁蹄践踏,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首要主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谱写了抵御外辱的壮烈史诗,其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以力挽狂澜的责任担当意识引入马克思主义,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在烽火硝烟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体现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情怀,是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救亡图存过程中的生动体现。从“红船精神”开始,我们党形成了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彰显了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人民性,塑造了中华文化的崭新形态。

    —— 党建时政
  • “红船精神”与新时代革命文化传承

             回首170多年前,当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遭遇外族铁蹄践踏,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首要主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谱写了抵御外辱的壮烈史诗,其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以力挽狂澜的责任担当意识引入马克思主义,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在烽火硝烟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体现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情怀,是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救亡图存过程中的生动体现。从“红船精神”开始,我们党形成了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彰显了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人民性,塑造了中华文化的崭新形态。

    —— 其它
  • 《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

            《黄河大合唱》这样一部不朽的音乐作品背后,有着一段激动人心的创作过程。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后来成为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率领抗敌演剧队三队赴吕梁山地区工作,在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黄河的惊涛骇浪和船工们搏风击浪的精神,以及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激起了他的创作灵感和热情。1939年初回到延安不久,他就顺利完成了长诗《黄河吟》的创作。

    ——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