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红云文苑 > 文学作品 > 散文

《风绿灞河岸》序

日期:2020-04-29                  作者:王百斯

5ea8e869eaa4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风绿灞河岸》是春柳先生近几年的散文、评论和诗歌集,当我们捧读这本诗文集时,分明感觉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汁液。它叙写了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形象地再现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侧面,更是作者心路脚步的记录,感情世界的写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 刘勰 《文心雕龙  知音》]刘勰说,即使是年代久远的作者,后世读者不能见到他本人,读了他的文章,就能理解作者的感情;何况我们是和先生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的人,是亲身受过先生教诲、现在仍然深受先生影响的人,当然对饱含在诗文集中的深情感受得更为真真切切。

先生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这样的意思:“我对灞桥情有独钟,无比热爱这一块生我养我的沃土。因为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幼时的伙伴,有我亲爱的同学和尊敬的老师,有我教过的学生和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还有我生活学习工作过的美丽的村庄、田野、校园、教室操场……”我们知道,爱祖国爱人民,并不是抽象的或悬浮在空中的,而是体现于实实在在的亲人之爱、故乡与乡亲之爱和朋友之爱中,正是这拳拳的故乡之爱、国家之爱和人民之爱萦于心怀,不能自已而诉诸笔端,从而凝结成文集中的每一篇文章和每一首诗歌。

亲情是最直接、最深厚的情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泯灭;也是最纯朴的情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装饰。作者在书中写自己的父亲,凭着勤学好问的天性和曾在药铺当伙计的条件,渐渐精通了医术,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夫。心怀仁爱,治病救人,不辞辛苦,深受乡亲的爱戴。老人高瞻远瞩,力主先生上大学。就在先生大学毕业后的一个月,老人家不幸去世,没有享过清福,先生心中留下永远的疚痛。写到母亲灯下缝衣,平时节衣缩食供给儿子读书。老人晚年幸福,先生接她到城里奉养。老人过世后,先生还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慨叹。书中回忆大哥和二哥扳辘轳,七亩地浇一遍得十多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劳作。父母兄弟的往事,点点滴滴,永远不能忘怀。

文中写到堂姐,就是先生伯父唯一女儿所讲述的亲戚关系令人感慨:有一门中姐姐,先生年少时常去出门。原来是同一高祖的族姐,因为娘家无人,便以先生家为娘家。这位姐姐临终时定要见先生一面,才能瞑目。还有一位续姐也同样令人感叹:伯父抱养的一个女儿,出嫁后不幸早逝,姐夫续弦的妻子,便是续姐。这位续姐自有娘家,也把先生家作为自己的娘家。若论血缘,是那样的疏远;而论亲情,又是这样的亲近而深厚。

夫人与先生相濡以沫五十多年。她好学上进、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贤妻良母。夫人去世以后,先生非常悲痛,时时觉得仍在身旁。每做一件事或看到一样饭食,都会想到她,如在身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潘岳 《悼亡诗三首》]仿佛可以形容。这样至爱真情感人至深。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孟子· 尽心章句上》]孟子认为,对亲人的爱是爱百姓爱人民思想感情的基础。诚哉斯言!在本书中我们自然更多地读到作者对故乡、对乡亲父老的深厚感情。

务庄是先生家之所在,是魂牵梦绕的地方,有童年的忧伤和幸福,有少年的欢乐与进步。哪怕是一片田地,一口水井,在心中都有清晰的印迹,学校门前的古槐,校园里的洋槐、戏楼、做教室的殿宇、大殿里的神像,还历历在目。老油坊里的梁头爷的雄豪,榨油人的辛苦栩栩如生;大热炕上老人们取暖聊天和孩子们偷吃油渣的情景,依然温馨而有趣。六十多年后,先生和十几位幼年时的同伴,带有仪式感地回到务庄,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乡亲们衣食住行、上学看病等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耄耋之年依然眷恋着家乡的老人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诚如先生所言,灞桥是他学习、成长和工作过的地方,对这一片热土情有独钟。灞桥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点点滴滴,早已融入了像先生一样的、每一个建设家乡热爱家乡的灞桥人的血液中。务庄小学如同西北大学一样,都有百年的历史,都是先生的母校,六十五中是工作过的地方,而三十四中既是母校又是工作过的地方。学校的校舍多有变迁,越来越好,然而当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当年师生的学习生活的印象和学校的革命历史,却永不磨灭。发蒙、补习、考学、背馍,是曾经的求学经历;掏沙子、捕麻雀、挖鱼池、修水渠,是曾经火热的生活;灶上的杂粮油旋杠子馍,是至今怀念的美食。六十五中左近的新合公社杜家村,乡亲们因为同姓杜,称先生为“一家子”,令人倍觉温暖;三十四中之所在的灞桥街上的影剧院、糊涂面馆,在心中依然留恋。

在这里幸遇了尊敬的师长,结交了亲如兄弟姐妹的同窗好友,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好同事,更有值得骄傲的众多卓有成就的好学生。书中写到同事们为先生当年的数学老师、德高望重而年届九旬的老领导祝寿;六十五中的同事情义长,不相忘,年年相聚,也为同事祝寿;同窗六十多年的友谊,如一坛老酒,历久弥香。在《他和她》中还记叙了两个主人公最纯洁最甜蜜的一段恋情。

先生能记得五十六年前所带的第一个班的每一个学生,把满腔热忱奉献给学生,收获了学生最真诚的爱戴。正所谓:“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汉〕刘向《说苑》卷六《复恩》]先生七十岁和八十岁寿辰的时候,学生们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庆典。消息传开,相识者纷纷赞美,不识者个个羡慕。正如先生的侄子杜富军评论的:“试问一般臣民,几人能获此荣?”我也在一首词中称赞:“谁肩比,祝寿再华堂,隆无极!”

先生的书中,既写到和陈忠实那样的著名作家的深厚友谊,也有对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的赞颂。医院里一名满怀爱心尽职尽责的护工、韩城街上偶遇的一位急人所难的妇女、饭店里善解人意的招待,都是描写的对象;对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作文给予热情的鼓励,和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结成了祖孙式的忘年交,《丢手绢》赞颂了警察的智慧和仁慈之心。对热情歌颂新生活的农民歌词作家和研究西安历史文化的专著,都给予中肯的评价和热情的推荐。先生心里记着人民群众的疾苦,一九九六年曾经报道过蓝田周至山区的几个乡的贫困户,为群众脱贫鼓与呼。现在他们脱贫了没有?孩子们怎样上学?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二十三年之后,先生和他的同事重访当年曾经采访过的那些贫困户。看到山区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正走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先生和他的同事相信明年更比今年好。

退休之后,有了较多的闲暇,加以儿女孝顺,先生几乎游遍了西安周边所有景点和省内知名景点,国内外著名景区也曾到过。足迹所到之处,有感于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写了不少诗歌。

亲人之爱、故乡之爱和朋友之爱,升华而成博大的家国之情和人民之爱,构成了先生忠诚而火热的感情世界。我们清楚地看到,这种感情始终不渝,贯穿了先生的青年、中年时代,直到现在,老而弥深。

先生的诗文,最鲜明的特色是简练质朴自然。叙事不追求情节的曲折,不作过多的渲染,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写人多用白描,寥寥几笔,人物就跃然纸上。杜牧议论文章:“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转引自宋陈亮《书作论法后》]陆游晚年有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君看大羹玄酒味,蟹螯蛤柱岂同科。”[ 陆游《读近人诗》]意思是蟹脚与蛤蜊虽然味道特殊,但终究比不上纯厚而清淡的大羹玄酒,在神圣的祭坛上,它们是摆不上台面的。先生的语言即有大羹玄酒质朴而自然的境界。

先生的诗歌多为七言古绝,多写友情和登临游历,感于情谊或面对大好山河,诗兴勃然。如《登钟楼》:“金碧辉煌彩云间,登高遥望天外天。终南山坡阴岭秀,渭水欢歌展新颜。”可谓大气磅礴,壮心不已。五言诗古朴凝重,如《送别》:“折枝灞桥柳,送给我挚友。悠悠离别意,依依互挥手。”偶尔写写六言诗,也别致而灵动:“信步幽幽小径,注目绿树成行。穿过亭台楼阁,流连虹桥池塘。”(《游环城西苑公园》)先生的诗歌都是真情的自然抒发,正是“语要惊人不在联,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明〕都穆《学诗诗》]。

清末,梁任公把国运寄托在青年身上,却把老年人做了反面的陪衬。其实,青年与老年是完整人生必经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色彩,各有不可否定的价值。权且借用梁任公的话来说:老年人如历史,少年人如诗歌。惟如历史也,故多厚重;惟如诗歌也,故多浪漫。惟厚重也,故丰富;惟浪漫也,故美丽。老年人如收获者,少年人如播种者。惟收获也,故多充实;惟播种也,故多希望。惟充实也,故多深刻思考;惟希望也,故多奋发有为。梁任公同时又说,西谚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可见人之老年与青年,也不可仅以年龄论,更要看心态和精神面貌。意气风发、积极进取,就是朝气蓬勃的青年精神;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就是老气横秋的暮年心态。

春柳先生年届八旬,身体硬朗而思维敏捷,笔锋仍健而耕耘不息,正是青年心态、青年精神。愿先生健康长寿,让我们读到更多的好文章和好诗歌。

二〇二〇年三月七日 

编辑: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