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红云文苑 > 文学作品 > 散文

节俭家风世代传

日期:2020-11-09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余仁山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不一定被写成大字挂在家里,也不一定需要编订成书作为传家宝,更不一定被时常提起日日背诵,但它却是一个家庭实实在在的品质传承,是在一言一行的耳熏目染中为后辈树立的榜样。

说起我的家风,最典型的一点莫过于“勤俭节约”了。

爷爷的教导:吃饭不剩一粒米

小时候,我随爸爸生活在农村,爷爷在县城工作。因为那时农村生活条件艰苦,肚里缺少油水,跟爸爸进城看望爷爷吃一顿大餐就成了我的小目标。印象深刻的是,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爷爷总会要求我全部吃光碗里的米饭,监督我不剩下一粒米。年少的我非常不解,问爷爷,为什么要吃得那么干净啊?不就是那么几个米粒吗?爷爷回答说,一方面,民以食为天,人是依靠粮食而活着,所以要珍惜粮食,浪费粮食就是最大的犯罪;另一方面,粒粒皆辛苦,从稻子演变到米饭,中间要经过无数道程序,凝结了无数人的劳动和汗水。一个人一顿饭剩几个米粒,看起来数量不大,但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看起来是个小事,性质却非常严重:浪费了资源,浪费了能源,浪费了劳动,浪费了金钱,还增加了垃圾,破坏了环境,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爷爷总结说,对此,古人早有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饭也好,穿衣也罢,都不能浪费,勤俭才能持家,节约才能养德。通俗的语言、浅显的道理,给我极大的启发。从此,“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就牢牢铭记在我的脑海中,体现在我的日常生活里,贯穿了我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现在想起来,吃饭不剩一粒米不就是现在最时尚的“光盘行动”吗?原来四十年前爷爷就走在潮流前头了!

爷爷是这样说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那时候,因为家庭成员多,收入来源少,一家之主的他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为节省8角钱车费,他每周披星戴月,步行4小时上下班;为节省盐钱,家里腌制咸菜剩下的盐水甚至也成了炒菜的佐料;剩菜从来舍不得不倒掉,下顿饭热热再吃,剩菜热来热去,就变成熬菜,熬菜加点豆腐,就算是改善生活;叔叔姑姑做新衣服,总要做长几公分,以备长高还能穿,老大老二的衣服,老三老四縫缝补补接着穿……

艰苦时代,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爷爷的精打精算和勤俭节约是维系一个家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奉行勤俭节约,既是爷爷的无奈之举,又是责任担当,还是一个家庭的刚性需求!

爸爸的逻辑:省2分钱可以买支笔

爸爸当了一家之主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我家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勤俭节约的接力棒依然在传承。

那个年代,教育还没有“两免一补”,也没有废除农业税,更没有粮食直补。我们姊妹三人同时在读,学费和生活费压力很大。家里收入仅靠四亩薄田维持,经常捉襟见肘。既然无法开源,只能从节流上做文章。于是,爸妈就缩减一切可能的开支,最大限度地节省每一分钱。买菜专门趁罢集时买最便宜的,衣服轮流穿、破了再缝补,交通基本靠步行,生活用品能省则省,能简则简。家离学校远,需要住校就餐,我从来没买过食堂热菜,靠自家腌制的咸菜就饭。爸爸的逻辑是:省下2分钱,可以买支铅笔;省下10元钱,可以交一学期书杂费。有一年春节,全家硬是靠着赊欠来的7角钱一斤的冻肉和邻居赠送的2斤小鱼虾抵挡了过去。至于压岁钱,我家则从来没有那一说。就这样,靠着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我们姊妹三人都顺利完成学业,走上了天南海北的工作岗位;与此同时,家庭住房也由土坯草房到砖瓦房再到楼房,与时俱进地提升了居住条件。

随着我们姊妹的相继独立,家庭负担逐步减轻;农业税的废除和粮食直补,更大大改善我家的生活条件,但是爸妈勤俭节约的本色一直没有丢掉。他们翻盖新房时,能用的建材和家具家电继续使用;植树多年,为家庭栽下了绿色银行;割野草砍荒柴,为做饭积下了万斤燃料;攒下包括药品包装盒在内的废旧物品,实现废物回收,变废为宝;能用井水,不用自来水;能用荒草,不用煤气;能用扇子,不用电扇;能用电扇,不开空调;生活物品,只求经济实用,不论新旧美丑......总之做到物尽其用,资源循环,绝不浪费。

而今,爸妈已经年过七旬,早已告别了物质的贫困和生活的困顿。但是,珍惜资源、勤俭持家依然是他们不变的选择。在我看来,他们简约的生活方式、简朴的生活用品、简单的生活理念,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而且引领了现代社会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生活时尚!

本人的最爱:“四大皆空”

爷爷“不剩一粒米”的教导,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影响了我半辈人生。无论是饥饿的少年时代还是温饱的青年时期,抑或是小康的中年阶段,“勤俭节约”的家风都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融化在我的血液和骨髓中。

饭店聚餐,我都会事先向同餐人强调,按量点菜,按需倒酒,讨厌“面子”“排场”;吃饭结束,所有人实现酒杯空、水杯空、碗空、碟空“四大皆空”是我的最高境界、最大快感。一旦出现浪费,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罪恶感,自责不已;在家下厨,按量做饭、不剩饭菜是我的准则;出门交通,能步行或骑车绝不乘车,能乘车绝不开车,能乘公交不坐地铁;穿衣戴帽,不求款式潮流质地价格,但求实用舒适;再不好吃的食物也要吃完,绝不半途而废;水杯喝光,绝不浪费;牙膏挤完觉得还不过瘾,用剪刀剪开,不留丝毫;对于月饼等商品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更是深恶痛绝;所有用品,不追求品牌、外观、价格,只讲究经济、实惠、耐用,做到“吃干榨尽”“敲骨吸髓”,重复利用,废物再用,坚决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人到中年,敬畏自然,内心恬静。少了虚荣,多了朴素。少了浮华,多了质朴。奉行物质极简,更喜精神自由。一有合适机会,我就向身边人宣传我的节俭理念,倡导极简消费。因为我坚信,不管何时何地,无论社会变迁,勤俭节约都不是贫穷,而是对劳动的尊重;勤俭节约不是小气,而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勤俭节约不是无能,而是意味着文明素养的最高境界;勤俭节约不是老土,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潮流!

女儿的乐趣:垃圾分类

物质丰富了,生活变好了,社会上很多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变了,奢华、浪费现象随处可见,甚至触目惊心。摆谱、攀比、烧包的不良风气,从城市蔓延到农村,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让人痛心疾首。而在我的家里,节俭家风依然是我们的传家宝。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女儿也逐渐养成了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吃饭时,我要求女儿按量盛饭,监督她吃完饭亮碗示意,决不允许剩下一粒米。在我的严格要求下,她现在吃饭吃得很干净,“亮碗”“光盘”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用电方面,要求她做到人在灯亮,人走灯灭。用水方面,尽量做到循环用水,多次使用。用纸方面,双面使用,节约纸张。她不仅能够按照要求做到这些,而且还主动充当监督员,检查、监督家人的行为,遇到大人的浪费行为会进行严肃批评。

更让人欣慰的是,在我的引导下,年仅4岁的她对垃圾分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乐此不疲。她不仅能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自觉自愿地进行垃圾分类,而且还关注一切垃圾分类的信息和设施,不遗余力地向身边人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她看了网上信息,学会了以猪为例,形象化地记忆、区分、介绍垃圾分类:厨余垃圾,是猪可以吃的,包括菜梗菜帮菜叶、剩饭剩菜剩汤、瓜果皮壳、鱼刺鱼骨、茶叶残渣、残枝落叶、过期食品、过期调料等,要放在绿色垃圾桶里;可回收垃圾(物),是可以换钱买猪的,包括:废塑料、废金属、废瓶子、废玻璃、废报纸、废纸盒、废旧衣服等,要放在蓝色垃圾桶里;有害垃圾,是猪吃了会死的,包括:废电池、废体温计、废血压计、废灯管、废灯泡、废日化品、过期药品等,要放在红色垃圾桶里;其他垃圾,是猪不吃的,包括:废食品袋、大棒骨、烟头、陶瓷碎片、废饮料杯、废纸尿裤、被污染的纸张等等,要放在灰色垃圾桶里。特别强调的是,今年由于疫情影响,为了避免病毒传播,她牢牢记住了废口罩不能装在四个垃圾桶中的任何一个,需要单独装桶。就这样,她以玩具垃圾桶为道具,详细介绍垃圾分类,要我为她拍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来点赞无数。遇到有人垃圾混装或者分错类别,她主动指导,耐心说明,经常帮助捡垃圾归筒,弄得很多大人惭愧不已,内心受到极大震撼。

从女儿的实践看,不管是勤俭节约还是垃圾分类,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绿色文明,亦或是节能减排还是低碳消费,宣传思想工作只有从身边入手、从娃娃抓起,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成风化人!

从爷爷到爸爸、从本人到女儿,家庭经历四代人;从饥饿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社会经过三阶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环境在改变,条件在改善,人的素质在提升,节约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但是,我家勤俭节约的家风一直没有变化,勤俭节约的传统也永远不会过时,勤俭节约的文明习惯也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绵延不绝!

5fa9ed4166d6e.jpg

作者简介

        余仁山,70后,河南信阳人,中宣部、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双千计划”聘任专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资深策划,著有《揭秘新闻调查——调查性报道的选题、策划及运作》一书。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