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毛主席风沙中观看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张嘴大笑
6月1日。延安的早晨,清爽而通透。位于南大街一侧的体育场,夜的寂静渐渐为黎明的喧嚣所代替。“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68年前,这里还是延安城南门外的一个大广场。那个春节,随着一声高亢的“陕北调”的唱响,新秧歌剧《兄妹开荒》迅速风靡延安,成为中国文艺重大转折的发端之音。
在延安大学校史馆的陈列室,记者看到了用蜡像复原的《兄妹开荒》演出场景。蜡像中扮演“哥哥”的王大化头扎白毛巾、肩扛镢头,正与李波扮演的前来送饭的“妹妹”逗乐。就是这个定格的瞬间,勾连着两段不同轨迹却又交织重叠的历史。
一把镢头,让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
“包括《兄妹开荒》在内的整个延安文艺,始终和党史缠绕在一起。”5月31日,在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内,该校延安文艺研究专家、著名作家梁向阳(笔名厚夫)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历史:
1935年,贫瘠的延安以慈母般的热忱,伸出双臂温柔地接纳了一支刚刚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疲惫之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此,革命的圣火便在陕北这片土地上燃烧、燎原。
“这中间经历了相当的曲折,革命圣火一度面临熄灭的危机。”梁向阳说。皖南事变之后,国共关系恶化到最低点,国民党断绝了陕甘宁边区的一切经费给养,致使边区经济发生极大困难,陷入没饭吃、没衣穿、没被盖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给大家提出三个选择:“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历史选择了第三个选项。随后,中央发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号召,一场规模浩大的生产自救运动就此展开。“那时候,每个人都有生产定额,毛泽东也不例外。”
每人手里一把镢头,或扬或落,或扛或刨。这是记者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看到的大生产运动资料图片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把镢头,让历史在延安拐了个弯。大生产运动不但让解放区渡过难关,还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催生了一大批生产模范和劳动英雄。如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陕北好江南”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就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个人典型诸如替毛泽东代缴公粮的吴满有、有“气死牛”之称的郝树才等。《兄妹开荒》的原型人物马丕恩、马杏儿父女也是这段历史造就的劳动英雄。
6月2日,记者来到延安城南15公里处的三十里铺村,试图寻访马家父女当年开荒的印迹。记者看到,当年一片荒芜的山村,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老乡们不但发展起了运输、商业等三产,还家家户户盖起了二层小楼。天翻地覆的时代变迁中,当年开荒的痕迹已无从查访,但马家父女开荒的故事却早已刻在了延安人心中。
1941年,马丕恩一家六口从家乡米脂县逃荒来到延安城南三十里铺的边区农场种地。父女俩起早贪黑,每日开荒十多个小时。农场组织劳动竞赛,15岁的马杏儿赤着脚,挽着裤腿,每天开荒最多达2.5亩,赛过男子汉。当年马家收获粮食41石,除按合同交农场外,自己分粮21石,解决了温饱。经过艰苦劳动,马家很快实现了边区政府提出的“耕二余一”(耕作二年余粮一年)。
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得悉马家父女的故事后,立即予以嘉奖,授予他们“父女劳动英雄”称号。
“这才像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嘛”
1940年春,一个高挑削瘦的年轻人来到了他心中的家园——延安。一进入延安,他兴奋地扑倒在地,忘情地亲吻着脚下的黄土。他,就是21岁的王大化。第二年,王大化调入位于延安桥儿沟的鲁迅艺术文学院(以下简称“鲁艺”)担任教员兼演员。
“那时鲁艺演大戏成风,一演就是《日出》、《雷雨》及外国戏,光道具就得拉几大车,到敌后去演出,还得武装部队护送。没有支持工作反而增添了麻烦。”6月1日,在延安干部学院,被当地学者称为“延安党史第一人”的刘煜教授这样描述当时的鲁艺。
“当时许多文艺工作者认为这才是艺术,秧歌剧算啥嘛,豆芽菜嘛!可这些戏老百姓看不懂,兴冲冲去了,看完之后又摇着头回来。于是老百姓调侃鲁艺说:戏剧系装疯卖傻,音乐系哭爹喊娘,美术系不知画啥,文学系一马害怕(陕北话,什么也不懂的意思)。”
梁向阳介绍,其实不仅是鲁艺,当时来延安的一大批知识分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以自我为中心,非但没有形成文化的合力,相互之间的矛盾还内耗了革命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召集一批人士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下午1时,王大化和众多知识分子一道,来到位于杨家岭的中共中央会议厅,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5月23日,文艺座谈会举行第三次会议,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兄妹开荒》的诞生,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个节点。”梁向阳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英雄马丕恩、马杏儿便进入了鲁艺教师王大化、学员李波等人的视野。他们决定把马家父女开荒的故事编成一个小型广场秧歌剧。为增加喜剧效果,还把“父女开荒”改为“兄妹开荒”。作品很快创作出来。为做到逼真可信,王大化还扛起镢头、挑起担子上山,边开荒,边排练。
1943年2月5日,延安迎来了又一个新年。城南门外广场上人山人海,各界军民两万多人在这里聚会,庆祝中美、中英订立新约,废除近代以来对华不平等条约。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也兴致勃勃地和群众坐在一起观看演出。
演出开始了,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肩扛锄头,轻松愉快地踏着秧歌舞步走上场来,唱道:“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躺在热炕上做呀懒虫……”
浓郁的泥土气息与农民特有的诙谐交织在一起,加上王大化惟妙惟肖的表演和优美动听的歌调,使一出剧情十分简单的小戏演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给人以焕然一新的强烈印象。
毛泽东也为两人的表演所吸引。后来李波回忆说:当时风很大,黄土飞扬,毛主席身上也落了一层黄土,但他并不在意。这时身边的一个人往他嘴上捂了个大口罩,毛主席马上用手扒拉开,依然兴奋地张着嘴哈哈大笑。
延安大学校史办主任曾鹿平告诉记者:毛泽东看了王大化、李波的演出后,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这才像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嘛!”
从“兄妹开荒”到“兄妹种树”
春节演出后,延安《解放日报》用整版篇幅刊载了剧本和音乐,并于同年4月24日发表社论《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肯定《兄妹开荒》是一个“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剧”。
《兄妹开荒》轰动了延安,轰动了陕甘宁边区。当地百姓跟着鲁艺秧歌队看王大化、李波他们的演出,看了一场又一场仍不过瘾。王大化走到哪里,便有群众跟到哪里。
一次秧歌队来到南泥湾,为三五九旅慰问演出《兄妹开荒》。当王大化和李波拿起锄头和扁担,最后唱起“向劳动英雄们看齐”时,战士们沸腾了,数以千计的锄头高高举起,漫山遍野响起“向劳动英雄们看齐”的歌声。
从此,《兄妹开荒》成了鲁艺的看家曲目。在延安桥儿沟鲁艺旧址的展厅里,记者看到这里还保存着在王大化、李波之后,演员于蓝、王昆、陈强等人演出《兄妹开荒》的资料图片。
《兄妹开荒》标志着中国新秧歌剧的诞生。从《兄妹开荒》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就此展开。
历史很快翻过了新的一页。当年上山开荒的场景已不复再有,而那种阳光、乐观的开荒精神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宝塔分局副局长宋军告诉记者,20年前他曾经是延安歌舞团的演员。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兄妹开荒》还是逢年过节、迎来送往时的必演节目,“一年可演出一两百场,依然有人喜欢看。”
行走在延安,抬头可见环抱着这个革命圣地的巍巍群山。当地人告诉记者,当年的“兄妹开荒”,如今已演变为“兄妹种树”,从上世纪末起,延安人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将周围所有开垦的山头全部种上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当年满目黄土的景象,如今已完全为绿色覆盖。
【来源:新华日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