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理论探讨 > 红色文化传承 > 探本溯源

百年传承的红色精神

——见先烈后人有感
日期:2023-11-08         文章来源:兴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         作者:袁团会

在魏野畴诞辰 125周年、阜阳四九起义 95 周年之际,魏野畴、杜斌丞两位先烈的后裔魏北京、杜芳滨等来兴平追寻革命足迹、讲述红色故事。4月19日上午,有幸在兴平市委党校和两位先烈的后裔会面,并参加了“魏野畴先驱革命事迹座谈会”。作为先烈故乡的后生,听了革命后代感情深厚的讲述和兴平市委“星火槐里”红色传承的报告,很受感动,发人深省。

初心不改

魏野畴的长孙魏北京讲:爷爷三岁丧父,家中并不富裕,为了改变家乡面貌,爷爷刻苦学习,中学毕业后报考了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级师范学校;当时学校单独招生,北京大学等四个学校相继都送来了录取通知书。北京大学学费每年300块大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不但没有学费而且管吃管住,为了减少家庭负担,爷爷就上了北高师。在去北京求学时,为了节省本就不多的铜板,爷爷步行到河南陕州观音堂才登上北上的火车。

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不知道当时学校的教材内容。但按照社会背景推测,魏野畴是伴随《弟子规》、《论语》等“四书五经”长大的,也是出口“之乎者也”的传统儒教体系,他的挚友杜斌丞就是秀才出身。魏野畴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得“大学之道”真谛,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在西安三秦公学读书时任教老师有很多是同盟会会员,在那里得到了民主思想的启蒙。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他和杨钟健等同学一起走上街头参加反袁斗争。因此,肯定是满怀着“修齐治平”和救亡图存的一腔抱负,赶往北洋政府的首都北京求学。

那时候,西方工业化大发展,科学思想全面冲击中国封建体制。北京就是各种思想碰撞、各种势力博弈的主战场。如果没有远大的报国之志,大浪淘沙,可能就不是革命的先驱魏野畴了。李大钊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好与魏野畴民族振兴的初心相契合,从而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今天,当我们听到,他的孙子魏北京讲:我们不只是缅怀祖父的“自娱自乐”,而是踏着前辈的足迹,寻找先烈的初心,证明政权合法。用他自己的话讲:“从爷爷到孙子,我是第三代,我保证在我们这一代红色政权不会丢,颜色不会变。”这就是当年革命家的初心,依然赤心鲜红,光芒四射。

天使之命

常言说:“时势造英雄”,动荡的年代,也是英才频出的时候。但是,一个组织创建、一种理论思想的创立和实践,不是只有热情就能做到的,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和自我丰富、完善的卓越才能。

魏北京讲:“爷爷在皖北,开展兵运和领导农民运动的时候,前面的两个级别较高的同志相继离开部队,在军队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候,爷爷临危不惧,勇挑重担,领导和指挥了阜阳起义。”

试问:在那个指导思想不明确、革命方向不明确、军队何去何从正在迷茫的情况下,谁能担当此任?这就是天选之才,这就是天使之命。魏野畴理论深厚、信念坚定、大义凛然、不辱使命。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得以致胜的法宝: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目标,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然就会得出正确的政治方向。

为革命牺牲的先烈很多,但创办刊物杂志的有几人?魏野畴就创办了《秦钟》、《西安评论》;翻译国外历史的有几人?魏野畴翻译了《美国史》;著写中国史的又有几人?魏野畴著成了《中国近世史》。这就是天选之子、天使之命。他在《中国近世史》导言中写到:“我们才知道,历史并不是记载过去的事实怎么样?是要记载过去的事实怎样到现在。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做历史,并不是为古人留名声、传不朽;是要把人类过去的阴影投到现在,要人类知道他们的现在是怎么样来的。既知道现在是怎么样来的,便可预料将来了。”

为世师范

魏北京讲:爷爷经杜斌丞先生的引荐认识了杨虎城,从此三人一见如故,交往慎密,可称榆林“三结义”。从此,魏野畴与杨虎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既不负挚友之托,又不辱天使之命,成为杨虎城进步思想的播种者和革命有生力量的缔造人。并于1928年1月28日(农历大年三十),为杨虎城和谢葆真在安徽太和县教堂,主持婚礼仪式。

在座谈会上,杜斌丞先生长孙杜芳滨,就“如何认识先烈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公正地讲述了,三位老人家崇高革命理想,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的精神。

魏北京讲述了当他们三家的后人,站在榆林红石峡知名教育家、杜斌丞同窗同事崔焕九先生手书的“力挽狂澜”石刻下时,脑海里浮现着:先辈们在此处豪情满怀、指点江山的画面时,心情激动的感人场面。

先烈以及他们的后裔,在用各自的言行进行着伟大的事业。我们无不受其鞭策和鼓舞。作为后来人,当以先烈为楷模,日以三省吾身;作为故乡人,江山代有才人出,“星火槐里”遍地红;作为民族人,“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编辑 武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