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理论探讨 > 红色文化传承 > 探本溯源

延安时期毛泽东三次反向思维挽救危局探析

日期:2023-11-15         文章来源:镇巴县延安精神研究会         作者:张坤平

历经长征,我党我军落脚陕北,驻扎延安,迎来中国革命新高潮。延安13年,烽火岁月稠,经历无数严峻考验,经受无数烈火淬炼,使我党走向成熟,我军成长壮大。其中,三次重要转圜时,毛泽东利用反向思维挽救危局的事例令我们感动、震撼、思索,让我们学习不尽、受用终生。

红军东征——“以发展求巩固”

经过25000里长途跋涉,中央红军终于到达陕北,找到了落脚地,结束了长征,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约7000人,原红15军团约6000人,加上地方部队和机关超过13000人。如果再把即将到来的红二、四方面军加上,到达陕北的部队将达到30000人。红军的落脚点虽然找到了,但要真正立足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是因为整个陕北面积8.6万平方公里,但当时党所建立的苏区才9个县,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0万。更严峻的是,陕北属黄土高原,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低,加上连年的旱灾、蝗灾,突然的洪水,造成物资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极为困苦。用周恩来的话说:“陕北这个地方家家找不到隔夜粮,像江南那样的地主几乎没有。”蒋介石正是看到了陕北的地瘠民贫,才提出“一困二剿三消灭”的恶毒计划,妄想把立足未稳的红军困死饿死在陕北。面对这一复杂的局面,毛泽东和党中央寻求破解之策。毛泽东在审慎考虑之后提出了“东征”计划,即率领红军以神速的动作打到山西去,到阎锡山的地盘打出一片天地。因为山西地广财阜,又有兵工厂,回旋余地大,还是即将到来的抗日的前线。对这一计划,毛泽东称之为“以发展求巩固”。对这一计划,中央和红军一些领导人并不理解,甚至持怀疑、反对态度。理由是红军刚到陕北,力量薄弱,需要休养生息,等到力量有所积蓄再考虑扩大根据地。如果贸然东进,风险极大,搞不好连长征走过来的那点家底也可能弄丢。遂提出了一个“以巩固求发展”的思路,让红军就在陕北开展斗争。于是“以发展求巩固”还是“以巩固求发展”展开了争论。毛泽东力排众议,坚持“以发展求巩固”,通过说服大家统一思想,坚持打到山西去,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红军找到生存之机。在他的坚持下,得到多数领导同志的同意和支持。红军遂于1936年2月毅然抢渡黄河,打到山西,经过117天的连续作战,红军击溃了晋绥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消灭敌人1.3万人,俘虏4000多人,扩大红军8000多人,筹款50万元,组织了30多支游击队,建立了县、乡、村苏维埃政权,发展了地方党组织,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火种。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筹备了财物,扩大了红军。”“以发展求巩固”取得了胜利,证明了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这里,毛泽东又以他独到的认识再一次为党、为红军解了困,开拓了新发展空间。如果我们从当时的情况看,“以巩固求发展”即先站住脚,积蓄力量,待机而动,是一个稳妥、渐进、保守的办法,有它的正确性。但在当时那种生死存亡的急迫情况下,如果一味求稳,顾虑重重,消极等待,就可能中了蒋介石的“困死饿死”红军的险恶用心。只有敢于突破险境,寻求新路,出敌不意,才能找到新的天地。前者看起来稳妥,但那是慢性自杀,最终会走向失败。后者看似冒险,但其中蕴含着希望,潜藏着新机,只要规划得好,实施得好,一定会取得胜利。《孙子兵法》就强调“奇”“正”的辩证关系:“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边,熟能穷之。”显然,毛泽东用的是奇计,走的是险路。但他不是一味弄奇,一味造险,而是通过深入分析形势,对比敌我条件,通过缜密思考作出的决定,看似险实则稳,看似危实则机。这种反向思维方式正是辩证思维的出神入化的实际运用。

八路军挺进抗日前线——“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毅然与国民党合作,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部队和南方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全国抗战全面展开。但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将坚持什么样的战略、采取什么样的作战原则,就成了一个必须提出并坚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者不明晰,我军对日作战将变得盲目、模糊,弄得不好将使我党、我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针对这一重大问题,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些同志提出,我军为了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造成抗战的大好形势,应该采取阵地战、运动战,以期大量歼敌,取得战略主动。而国民党也鼓噪我八路军、新四军迅速投入正面战场,采取大兵团作战,与日寇正面交锋。国民党这样的鼓噪,有一个阴险的盘算,那就是借日寇之手消灭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达到借刀杀人、渔翁得利的目的。为此,1937年8月22日到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我军的作战方针,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设想,提交会议讨论。是采取大兵团式的阵地战、运动战,以图迅速取得战果,打个痛快,造成对我军有利的形势,还是采取深入敌后、凭借有利地形、采取游击战,开辟敌后根据地,壮大抗日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两种意见进行了激烈争论。毛泽东将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设想向大家作阐述、解释,力争使同志们从当时的实际出发,从整个抗日战争的性质出发,从我党我军使命任务出发看问题,达到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团结奋斗的目的。最后确定我军对日斗争应以“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主,也不放过有利时机的运动战,明确了我党我军的作战方针。于是,我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太行山、五台山等有利开展游击战的区域打击日本侵略者,迅速壮大我军力量。

历史证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是正确、英明的决策。这一方针,既考虑到了我军的力量弱小的实际,又考虑到了善于游击战的我军的长处,又考虑到我军占据着广大乡村的位置,还考虑到我军今后发展的需要,从而不上国民党的当。如果不坚持这一方针,采取头脑发热式的拼消耗,甚至如王明提出的“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的不计成本、没有立场的右倾思想,将使我党我军丧失独立性又不能发挥长处,还可能拼光老本,这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之所以提出相反的意见,证明了他一贯坚持的从实际出发、深入事物的本质、辩证看问题的正确性。“独立自主”坚持了我党的原则,不上国民党“镕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圈套;“山地”突出了我军的位置,那就是在陕北、山西一带作为出发地,深入敌后开展斗争;“游击战”突出了我军的作战长处,我军虽然整体上弱小,但单兵、小股部队作战方面具有强悍的战斗力,这正可以打游击战。后来的平型关战斗、阳明堡战斗、七亘村战斗都证明游击战的威力。这一方针,更考虑到了我党我军最终使命不但要打败日本侵略者,还要建立新中国。这就需要通过游击战,占领敌后、发动群众,壮大力量,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创造有利条件。这就是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转战陕北——“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正式暴发。一年以后,国民党军对我解放区实行的全面进攻被粉碎,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发动了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18日,胡宗南率23万人进攻延安,而我留守兵团不足2万人。我与敌之比是1:10,敌我力量悬殊。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党我军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延安是“红色首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是党中央毛主席的驻地,必须誓死保卫,决不后退。一句话,不能放弃延安。若放弃延安就是对人民信心的打击,是对革命前途的不负责任,是对敌人的忍让。为此,解放区人民群情激愤,要党中央、毛主席不要走,解放军指战员纷纷表达保卫延安的决心。从历史来看,从感情来看,从政治影响来看,延安绝不能丢,若放弃延安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毛泽东主席非常冷静,他分析了敌我力量悬殊的事实,研究了全国形势,认为我党我军还是应该坚持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以歼灭敌之有生力量为目标的作战原则,撤出延安,与敌周旋,保存力量。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才是有希望的选择。中央就做大家的工作,放弃延安、转战陕北,与敌人打磨菇战术,争取最后胜利。3月18日,已经能够听到胡宗南部枪声的时刻,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离开自己生活战斗了12年的延安。临走时,他向送别的西北野战兵团的同志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3月19日上午,西北野战兵团主动放弃延安。当天下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入延安,占领了一座空城。从此,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在陕北的沟沟垴垴与敌周旋,采取磨菇战术,将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先后发动沙家店、羊马河、蟠龙三大战役,大量歼灭敌人。仅仅1年时间,蒋介石对延安的重点进攻被粉碎,延安重新回到人民怀抱,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来到河北平山县西北坡,继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直到取得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一年的时间里,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12个县37个村镇,行程2000多里,相当于经过了一次小长征。一年时间里,人民解放军经历了内线防御、内线进攻、外线进攻三个阶段,大小战役15次,歼敌10万人。在条件极为险恶的环境里,毛泽东还要处理土改、经济、统一战线等方面的问题,还要指挥其他解放区的战斗。毛泽东之所以做出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正确决策,还是基于他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对自己领导下的人民的无比信赖、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转战陕北期间,敌人使用各种手段,侦测党中央位置,始终没有被发现。这完全得力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保护。更令人钦佩的是,毛泽东转战陕北,有时遇到极端情况时,同志们劝他过黄河,到安全的地方去。但他坚决不同意过黄河,一定要留在陕北,与陕北人民在一起,与自己的人民同甘共苦。转战陕北的决策无比英明:它安定了人心,给人民以希望;他拖住了敌人,减轻了其他解放区的压力;它提供了经验,给全国以引导。这一切,都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掌握重要的思想方法——当今的启示

从延安时期毛泽东运用反向思维三次挽救危局的经典案例,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启迪之一,科学的判断来自深刻的洞察。我党历史上每一个重要转折时刻,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临着严重的考验,生与死、成与败,系于科学的判断、明智的选择。而科学的判断又来自深刻的洞察,这种洞察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分析,基于所处形势的确认,基于最优路线的选择。红军东征的确定就在于红军面临的形势所迫,困守陕北只能坐以待毙,以巩固求发展看似稳妥,实则慢性自杀;陕北地瘠人贫,已经无法养活大量军队,必须走出去创出新路。而以陕北为中心,其西、南、北均走不通,只有东边的山西才是红军发展的最佳路线。只是这样的路线需承担着风险,作出牺牲。“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的确定又是对我党我军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力量、意愿等方面考虑,只有这样的方针才符合人民最大利益,否则就可能被敌消灭或者遭受失败。深刻的洞察不但要考虑敌之情况,我之处境,还要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只有先人一步,高人一着,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根据辩证法思想,相反相成、相背相依,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抓住问题的实质作出判断。

启迪之二,矛盾的解决取决斗争的艺术。当前进路上出现重要转折时,由于前途不明朗,影响因素又极为复杂,可供选择的路径又是多样的,内部出现不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判断是正常的。这就必然导致矛盾、争论的出现。怎样调和矛盾、统一认识、整合力量就是一门艺术。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主张,始终一贯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从而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同志支持。另一方面,一定要认清矛盾的性质。有些矛盾属于良性的,目的相同只是方法、路径不一,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另一类矛盾属于恶性的,如抗战开始后我党是采取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还是坚持运动战、阵地战,这一矛盾不解决会给我党我军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甚至出现“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的右倾主张,其矛盾的性质就不同了。这样的主张就是放弃了原则、动摇了立场,乃大是大非问题。良性矛盾出现以后可以从解思想疙瘩入手,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一般来说是能够达到目的的。但对恶性矛盾,一旦说服失败则必须采取断然措施,以把革命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党历史上因左倾路线大行其道,没有得到及时有力的抵制而导致严重后果,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在处理矛盾时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说服、争论、质证,甚至实验验证都可以进行,哪怕耗费较多的时间,采取渐进方式,最终会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启迪之三,决策的执行有赖坚韧的意志。正确的判断形成决策、达成共识后,就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还可能遭受一定的损失,付出代价在所难免。红军东征的决策形成之后,尽管有部分同志还是想不通,但因我党早已形成“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有意见但不影响执行”的纪律要求,红军迅速渡过黄河,打到山西,经过117天激烈较量,终于取得了胜利。尽管牺牲了刘志丹等优秀红军指战员,但烈士的鲜血换来了红军的新面貌,没有白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一直为八路军、新四军坚持,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坚持八年抗战,我军终于在敌后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壮大了革命力量,获得了广大的战略空间,不但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还为之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而“失地存人”的决策,党中央在陕北兜了一年的圈子,经历无数困苦和艰险,终于把国民党军队拖瘦、拖垮,直至失败,我军不但收复了延安,还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党中央和毛主席正是依靠坚韧的意志,战胜困难的信心,不断把决策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变成一个个现实,取得一个个胜利,用胜利证明当初决策的正确性。

当今时代,我们正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我们完全可以从我党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学习方法,增强信心,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学习提高、努力实践、大胆探索,学会用马克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判断是非、化解矛盾、做好工作,关键时候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做一个大无畏的真正共产党人。

(编辑 吕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