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延安时期青年妇女工作老照片(年轻妇女烈士)之十四

日期:2020-07-08         

IMG_2951_副本_副本.jpg

刘胡兰


t01f67885e51cefce99_副本.jpg

刘胡兰大义凛然,英勇就义


IMG_2950_副本_副本.jpg

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1945年1月,刘胡兰参加西社夺粮战斗,同革命者扛粮装车。
       1945年10月,刘胡兰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村,参加了妇女解放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并痛斥恶霸地主和封建习俗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 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
       1946年2月,刘胡兰参加反击阎锡山顽军作战的东庄战斗的支前工作。
       1946年春,县里下达200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10月,刘胡兰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分干部转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但她仍坚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IMG_2952_副本_副本.jpg

抗日军政大学女学员林心平与张梅在延安合影



t017e4327d592cff877_副本.jpg

抗日军政大学女学员林心平


t016ab65ee66987375c_副本.jpg

林心平的肖像画


   林心平(1919-1942),浙江平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机要秘书。1937年11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共浙江省金华特委从事统战工作。1939年秋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文工团副团长。同年冬到溧阳县新昌协助开辟新区工作。以办夜校的形式,宣传、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小组、妇抗会、青抗团,并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1941年3月起,任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五县抗日联合政府文教科科长。同年夏,为扩大抗日武装,分散敌人兵力,党组织决定由她兼任宜兴县官村区区长,负责开辟长滆东南边区的抗日武装斗争。经数月工作,将张河港大河抗日游击区扩展到滆湖南岸的新桥一带。1942年6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日军逮捕。最终惨遭日军杀害。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林心平,1919年10月出生在浙江平阳北港水头街。林心平从小就有抱负,在校读书就积极地参加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的抗日救国活动,因此被捕入狱,出狱后参加革命。1936年林心平受组织委派参加上海地下党工作,同年11月份由上海地下党领导人李刚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处交通站与哥哥林怡一起担任中共南北交通的掩护工作。1937年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成立,林心平任办事处机要员。日军占领上海后,办事处转入地下,组织派林心平赴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她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多次聆听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政治报告,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1938年春,林心平调到中共中央东南局妇女部工作,之后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一支队任文工团副团长。她工作中主动接近刚入伍的青年,对涉世未深的青年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扩大地方抗日武装游击小组,并为部队输送不少优秀的青年。林心平不畏艰难,带领群众在险恶的环境中忘我的工作,力挫日伪军,人民群众称她为“长滆女杰”。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溧阳中心县委根据中共苏南区党委指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3月,金、溧、武、宣、丹五县联合政府成立,后改名为金坛抗日民主政府。新四军6师16旅47团团长诸葛慎兼任团长,林心平任县政府文教科长。工作中俩人产生爱情,结为革命夫妻。盘踞在官林伪军头目吴苏,公开投靠日本人,收买地方恶势力,与抗日政府作对,在地方横行霸道、残害百姓,组织上决定由林心平兼任官林区区长,开展敌后工作。她离别了新婚不久的丈夫,带6名短枪人员深入官林地区,发动干部群众,鼓舞他们斗志,并对敌伪发动政治攻势,以区长的名义公开张贴标语,严正警告伪顽头目、汉奸,破坏抗日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不听劝告者一律镇压,团结抗日政治势力开展后,敌伪惊恐万状,派特务、便衣四处搜捕林心平。
     1942年6月,林心平因产后发病,秘密转到江苏金坛县儒林镇就医,汉奸头子吴苏得到情报后,派特务连包围了中药铺,林心平赶紧烧毁了笔记本等机密材料,进行了顽强抵抗,在子弹打尽后被捕。敌人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伪军头目吴苏多次审讯林心平,保证只要林心平的丈夫归顺,她就可以回去,结果反而被林心平大骂一顿。气急败坏、丧心病狂的吴苏将林心平交给日本鬼子。大无畏的林心平高昂地对群众说:“今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寇,抗战一定会胜利,新四军一定会解放你们的!”

     1942年6月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7月20日,在江苏省金坛县官林小学被日军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 


IMG_2953_副本_副本.jpg

坚贞不屈的年轻女共产党员张露萍


t013fbb4db3b3033b09_副本.jpg

被敌人杀害的年轻女共产党员张露萍


    张露萍(1921-1945),女,1921年农历5月28日出生。张露萍出身于四川省崇庆县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原名余薇娜、余家英,化名余慧琳、黎琳等。张露萍是她在南方局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时的化名。张露萍从小就阅读了大量书籍,并在革命爆发后,思考救国救民之路。父亲余泽安,是一个私塾老师。张露萍上小学时,二姐病故,大姐余家彦被军阀、四川暂编师师长余安民强娶为妾。这些不幸的遭遇,激起了张露萍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和愤懑。

   1937年秋,张露萍以优异成绩由初二考入成都蜀华中学高中。“七七事变”爆发,成都各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张露萍在同学车崇英家认识了车崇英的父亲——中共川西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同志。在革命前辈的培育和革命刊物的影响下,张露萍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在川西地下党的领导下,张露萍为宣传抗日救亡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在成都的工厂、学校、街头,到处都有这个活泼、豪爽、身着白衣黑裙的女学生的身影。经过如火如荼的抗日宣传活动的锤炼, 张露萍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她向往延安,憧憬光明的未来,立志做一个时代的新女性。

      1937年11月下旬,在成都“抗敌后援会”和车耀先同志安排下,张露萍和彭为工等十名青年学生,秘密离开成都奔向延安。初到延安,张露萍对一切都倍感亲切。她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积极劳动。她进入陕北公学继续学习,随后被保送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并于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张露萍天资聪颖,酷爱文学,擅长唱歌、演剧、写诗、作画。她热情地参加文艺演出,主动办墙报,每次集会,各个单位拉歌欢唱,人们总要欢迎她指挥,而且喜欢她指挥演唱那首流行的抗战歌曲《干一场》。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落落大方地站起来,挥动着她那有力而灵活的双臂,上千人聚精会神,引吭高歌:

      “河里水,黄又黄,东洋鬼子太猖狂……这样活着有啥用啊,拿起刀枪干一场!”
      雄浑激越的歌声,响彻黄河之滨。这以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干一场”。

       1938年10月26日,十七岁的张露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张露萍又参加了中央组织部举办的干部训练班。以后,分配到延安文联干秘书工作。在这期间,她同马列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室的陈宝琦(即李清同志,原任国家交通部长)结成了革命伴侣。不久,中央组织部、社会部决定派张露萍赴重庆工作。

        1939年深秋,张露萍告别了生活了近两年的延安和战友,告别了新婚不久的爱人,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踏上了新的征程。

        1939年10月,张露萍受党派遣回四川工作,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担任党在军统局的地下党支部书记。他们白天分头工作,晚上秘密聚会,交流情报。张露萍还负责与中共南方局的联络,把同志们从军统机关截获的重要情报送到南方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发展了党的组织,支部成员达到7人。 张露萍领导的地下党支部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插在敌人的心脏,在敌人最森严、最机密的特务首脑机关里,构建了一个党的“红色电台”,同敌人展开特殊的战斗。他们及时准确地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使党组织多次躲过敌人的破坏,并使敌人的许多秘密行动被中国共产党掌握。

一年后,张露萍受中央社会部委派到重庆,进入中共中央南方局军事组,归叶剑英直接领导。进入南方局不久后,张露萍就接到了组织安排的任务:联络已经打入军统机关内部的张蔚林、冯传庆。期间,张露萍等人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南方局交代的各项任务。

      1940年3月,地下党支部不慎暴露,张露萍等7人全部被捕,引发了震惊国民党上下的“军统电台案”。张露萍等先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受尽酷刑,坚强不屈,敌人从他们身上一无所获。随后,他们被转押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在以罗世文为书记、车耀先、韩子栋、张露萍等为支委的中共秘密支部领导下,同军统特务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在血海中新生,我们在血海中迈进,今天,胜利正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要准备着更大的牺牲,去争取前途的光明!”1945年7月14日,敌人把张露萍与张蔚林、冯传庆、赵力耕、杨洸、陈国柱、王锡珍7人押上刑车。通向刑场的路上,张露萍领着战友们高唱《国际歌》,悲壮激越的歌声表达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刑场上,张露萍和战友们用尽全身的最后力气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党的好女儿张露萍壮烈牺牲,年仅24岁。


IMG_2954_副本_副本.jpg

遭遇日军杀害的年轻女共产党员王根英。图为1938年,王根英与陈赓在延安


t0149abbec672f15db0 (1)_副本.jpg

王根英


t01e7bb7baba24cae3d_副本.jpg

王根英


t0161782a545e0eb0e3_副本.jpg

1931年,王根英和儿子陈知非在上海

       王根英(1907-1939),原名庶心,上海人, 八路军第129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1925年在“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五大后,王根英与陈赓在上海负责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在秘密战线上,王根英全力协助陈赓的工作,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营救了大批被捕同志。
       2014年9月,王根英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民国13年(1924年)进思恩义务夜校读书时,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老怡和纱厂第一任团支书。在领导青年工人反对资方克扣工资的罢工斗争中取得胜利。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后,王根英领导工人成立罢工委员会(后改组为工会),响应市总工会要求总同盟罢工斗争,提出保障工人权利、增加工资等11项要求,并粉碎资方企图破坏罢工的阴谋,迫使资方接受全部条件。罢工坚持118天,时间之长,为全市之最。不久,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同年12月6日,她带领部分工人参加上海工人支援北京人民反张(张作霖)倒段(段祺瑞)万人大会而赶不及上夜班,第二天英大班先以加工资为引诱不成,翻脸将她送上海杨树浦巡捕房关押。全厂几千名工人闻讯赶往捕房营救,顶住警方用高压水枪的扫射,坚持到晚9时,捕房被迫放人。之后她又领导全厂工人抗议吊打童工,惩罚工头孙富生等斗争。
     民国15年(1926年)为纪念五卅周年,她率先在怡和纱厂发动罢工,对整个沪东和全市的罢工斗争起了推动作用,但她亦因而被迫离厂,在中共杨树浦部委搞妇女工作。
     1924年(民国15年)10月~1925年(民国16年)3月上海三次武装起义中,她不顾哥哥反对,冒着生命危险,将周恩来送来的枪支和部委秘密购买的弹药藏在家里。第三次武装起义当天,她将武器分发给工人,随着队伍向闸北前进。起义期间,她当选为上海市民代表会议执行委员,1927年(民国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她作为上海党的代表,先后参加在武汉召开的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及国际工人太平洋劳动大会。在此期间,由周恩来介绍与陈赓结婚,同年10月回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任交通。陈赓因腿负重伤回上海治疗,未痊愈就负责中共中央特科工作。王根英与弟妹等共同组成家庭掩护。后任上海反帝大同盟沪东区分盟负责人。

   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她组织沪东工人救护队赴前线抢救伤病员。全国总工会成立女工部时,她任部长。
     民国22年(1933年)12月王根英被叛徒出卖而被捕,送到南京老虎桥“江苏第一模范监狱”关押。在狱中,与帅孟奇等一起坚持斗争,并刻苦学习文化。民国25年(1936年)秋她被转移到南京晓庄“首都反省院”。民国26年(1937年)8月由周恩来、叶剑英保释出狱,经西安至云阳八路军总政治部与陈赓团聚。几天后即赴延安,进陕甘宁边区党校学习。民国27年(1938年)秋被调到一二九师供给部财经干校任指导员,辗转战斗在晋冀鲁豫边区。

   1939年3月8日,学校驻地遭日军突袭。突围时,王根英发觉一个装有党内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带出来,毅然冲回村中去取,路上与日军遭遇,壮烈牺牲,年仅32岁。


IMG_2956_副本_副本.jpg

抗日女英雄成本华


t0192c3eb6580a14eb2_副本.jpg

视死如归的抗日年轻女英雄成本华


       成本华(1914-1938),女,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和县人民奋起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最终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成本华于1914年生于和县历阳镇大西门外的高巷村 。明初成氏家族移居安徽,始祖成永通被诰封为“武德将军”,清初的成克敬是她家迁居和州的一世祖。其父成持和,母亲梁氏 。
       因有成家武德遗风和山东人豪爽的秉性,所以成本华自幼聪明、勇敢、刚强、豪爽。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本华与许多爱国青年一样热血沸腾,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如上街写标语、唱战歌、演活报剧等。不久便与爱国青年刘志谊结了婚。
      和县县长赵永智骁勇善战,1937年12月16日,组织起和县抗日人民自卫军,赵兼司令。当时,成本华与刘志谊夫妻俩一道参加了自卫军,决心保卫和城、保卫家乡。1938年5月11日,日军步炮兵由金河口登陆并很快攻破了和城的东门,与安徽省第五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本一率领的王营在和城内发生了遭遇战,李仅派一个班的兵力将日军堵截在和城的小市口,掩护他和王营的大队人马从小西门向十里埠、西埠方向转移。当时的小市口阻击战打得非常激烈,日军伤亡200多人。王营这个班的战士都壮烈牺牲,最后一名机枪手因子弹打完了便拔出身上的手榴弹与围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可惜英名未留下来。
      此时,留守在和城内的抗日人民自卫军女战士成本华,为了替被日军刚枪杀不久的丈夫刘志谊报仇,继续与战友们坚持与日军血战,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根据后来一位名叫山下弘一的侵华日军回忆道:“我所在的日军中队进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我们又抓住一些抵抗的中国人,其中有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人。”他又说:“日军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妇女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她负责指挥这次抵抗。日军叫她投降,她却轻蔑地看着我们,一言不发。当时,一名日本随军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随后,日军就将成本华等人关押起来。”
      几天后,日军在撤退时将她捆绑着带到和城大西门外的刑场,让她观看他们枪杀被抓到的中国人。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兵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当时日本兵的刽子手们实在太累了,就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大西门城根的碉堡旁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这时,日本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成本华知道要杀她了,但她毫不畏惧地轻轻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臂,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然后面朝太阳,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并让记者给她又拍了一张照片。拍完后,几个日本鬼子就用刺刀发疯般地刺杀了成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