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可,革命烈士,1938年2月参加革命队伍。入伍后,任鲁南军区抗日宣传队文化教员、《山东通讯》摄影记者、山东军区政治部《山东画报》社摄影记者、新华社华东野战军前线新闻记者。 1942年,他参加鲁南地方抗日武装,194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山东军区主力部队,担任团宣传队员。同年入军区政治部主办的《山东画报》社工作,担任美术编辑兼摄影记者。1947年9月7日,任新华社华东前线分社兼第三纵队支社及《麓水报》记者,前沿阵地采访时不幸中弹牺牲。追赠“模范记者”光荣称号,并追记一等功。
叶邦瑾,革命烈士,江苏省如皋县人。1925年7月8日生。 1939-1941年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学习。194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新四军的民运宣传工作。1944年春,她任中共如皋地下党交通站站长。抗战胜利后,党组织调她到新华社华中分社一支社当战地记者。当时,一支社与《江海导报》报社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她作为新华社和《江海导报》的一名年轻记者,推迟了自己的婚期,立即投入新闻采编工作。她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不畏艰险采写了一批反映当地群众工作的稿件。不久,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中共如皋地委决定组织土改工作团。新华社记者当时除了做新闻采编工作外,还兼做社会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她主动报名,并获批准,被委任为地委土改工作团如皋柴湾组组长,兼柴湾区委委员。1946年8月9日傍晚,她在群众家中开会,由于坏人告密,而被捕。敌人对她施以酷刑,逼她说出党的秘密、谁是共产党员。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我们共产党人多着呢,你们是抓不完、杀不尽的!” 8月17日,叶邦瑾被敌人极其残忍地杀害了。牺牲时她年仅21岁,成为黄海之滨刘胡兰式的英雄。
萧逸,革命烈士,原名徐德纯,南通竹行镇人。抗战前是上海乐器厂工作。抗战爆发后到延安,并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鲁艺文学系的第一期学员。鲁艺毕业后,任周扬同志的秘书。萧逸与茅盾的女儿沈霞相识于军委办的俄语专训班,之后二人相恋,并于1944年结婚。令人痛惜的是,结婚不久,1945年,沈霞因医生的失职而辞世。沈霞去世后,萧逸只身来到张家口,先后任职于晋察冀日报社、新华社,多次深入战地采访,报道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事迹和平汉前线胜利的消息。1947年又转战于华北前线,撰写了大量有影响的新闻和通讯。1949年的太原战役中,他主动到前沿阵地采访,在对敌人宣讲形势和政策时被敌人的冷枪射中,光荣牺牲,年仅34岁。
谢文耀,革命烈士,1913年生,湖北汉川人。1936年他与武汉大学一批进步青年,成立了“武大青年救国团”,并成为负责人之一,还秘密创办了油印刊物《武汉学联》。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武汉大学支部负责人。1938年赴洪湖地区从事革命工作,曾任鄂豫边区天汉地委宣传部长职务。1939年任《七七报》总编辑,1946年1月《七七报》改名为《七七日报》,成为中共中原局机关报,谢文耀任副社长。1947年4月,谢文耀调到太行涉县的新华社临时总社工作,任总编室秘书。8月5日,新华社中原野战分社成立,李普任社长,谢文耀任副社长。谢文耀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多年,并长期担任基层新闻单位的领导,在工作中始终表现出坚强的党性和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据曾与他共过事的同志反映,谢文耀平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心中只有革命工作,从不顾及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的安危。他深深地热爱党的新闻工作,并且以此作为毕生从事的事业。他在1947年3月给姐姐的信中写道:“我搞报纸近十年,从党的事业方面,从个人兴趣和经历方面,都是以新闻文化工作为自己终身事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谢文耀随军采访,采写的通讯、述评,歌颂了刘邓大军“如蛟龙入海”“驰骋江淮河汉之间”的战斗历程。刘邓大军开创大别山根据地后,谢文耀参加了河南汝南县东南部的土改工作。1948年2月,他被穷凶极恶的“还乡团”杀害,牺牲时年仅34岁。
甘正,革命烈士,上海市嘉定区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延安新华总社新闻台工作,任报务员。抗战胜利后到东北任新华社东北总社机务主任,1947年6月27日,因抢修发射机故障,不幸触电牺牲。
仓夷,革命烈士,原名郑贻进,父亲郑亚甫,母亲郑好宋,兄弟姐妹7个,仓夷居长。1921年(民国10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福清渔溪镇苏田村石竹自然村,共产党员。1937年春从新加坡回国,参加敌后抗战,先后任民革通讯社、《救国报》《晋察冀日报》、北平《解放》报记者。1946年,奉命采访北平参加军调会第25执行小组,专程采访“安平事件”,被国民党特务扣押。民国35(1946)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向冀东解放区的安平镇发动了直接武装进攻,又造谣是人民解放军攻击了美军,从而酿成了所谓“安平事件”。消息传来,全国震动。为了弄清真相,“军调部”成立了第25执行小组,进行对“安平事件”的调处。仓夷与另一记者肖殷,奉命于8月8日由张家口乘飞机赶赴北平,参加该小组的采访活动。由于该机场被美国人控制以及美军驾驶员的有意刁难,他们只允许肖殷一人上机,仓夷无奈只得改乘从张家口到大同,再赶当天由大同去北平的班机。就在仓夷在大同短暂候机停留期间,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预谋诱骗,秘密杀害于山西大同马莲社西渠沟里,年仅25岁。
钱毅 ,革命烈士,原名钱厚庆,安徽省芜湖人。中共党员。1925年4月14日(阴历3月22日)生于安徽芜湖。16岁时随父亲、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抗战初期在上海读书,同时参加抗日活动,曾主演《高尔基童年》等话剧。后赴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当文工团员。1944年7月,钱毅调《盐阜大众》报担任编辑。不久,又担任报社副主编和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他深入到解放区的老百姓和部队中采访,采写的战地新闻通讯和解放区群众新生活的报道,都洋溢着激情,思想性强,短小精悍,生动可读。采访中,他虚心向群众学习,在认真实践和钻研“文化大众化”这一课题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简洁、纯朴、生动的语言特点。他采写的大量充满战斗气息、贴近群众的新闻、通讯、墙头诗和小故事,用事实反映了解放区农民的优秀品质,在报纸上刊登后,迅速在军民中广为流传。他还用最大的精力帮助、辅导通讯员,使一大批通讯员成长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他在1945年、1946年间撰写了近10万字的《怎样写》一书对解放区的“工农通讯员运动”和新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947年3月2日,他作为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 在苏北淮安县石塘区采访时被国民党军队俘获。几天以后,年仅22岁的钱毅被敌人残酷地杀害。钱毅牺牲后,诗人柳亚子先生为他题词:“是人民文学,是民族的精英,从墨写的言辞中,辉映着血写的生命的火花。”黄克诚同志于1949年10月题词,高度评价钱毅的一生:“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著有《庄稼话》《大众诗歌》《怎么写》《海洋神话与传说》等。”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这是黄克诚将军为纪念钱毅烈士写下的题词。钱毅,是现代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的长子,1941年初参加革命,194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1日凌晨在淮安小蒋舍被捕,不日被敌杀害,年仅22岁。
何云,浙江上虞人。1930年8月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协助宋庆龄、何香凝等领导“民族解放大同盟”,任宣传部长。6月被上海宪兵司令部逮捕入狱,1937年8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初赴武汉,任《新华日报》“国际新闻”栏目主编。同年底,被派往华北敌后,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着手筹备华北《新华日报》的创刊工作。1939年元旦,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出版,何云任社长兼总编辑。10月19日,北方局作出决定,所有华北战报和新闻,用“华北新华社”的电头向延安新华总社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播发。《新华日报》华北版成为华北敌后新闻事业的一面旗帜。1941年初,正式成立新华社华北分社,何云兼任分社社长。同时兼任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北方办事处主任。1941年7月被选为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新闻界参议员。何云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奠基人。1942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对太行山辽县(今左权县)麻田一带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社。何云率领报社同志坚持工作和战斗。5月28日,他率部突围,在与日军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李竹如,革命烈士。原名贻萼,字世华,又名一凡,1905年1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城区庄科村,1942年11月2日牺牲时为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 他先在家乡读完小学,1922年到1925年,在惠民四中读初中。这时,王烬美、邓恩铭等共产主义分子在山东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党组织,李竹如在这里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在济南正谊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和一些进步青年,集资办了一个名为《竞进》的周报,宣传革命思想。1928年“五·三”惨案后,李竹如一度回到家乡利津,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团结一些进步青年,开展革命活动。后遭国民党当局搜捕,他越城出走,再次到南京,考入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竹如担任了中央大学中共支部书记,带领学生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他和南京各学校以及外地到南京请愿的学生联合,先后冲击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南京卫戍司令部,并捣毁污蔑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央日报》馆,使国民党当局惊恐万状,勒令中央大学提前放假。翌年春节,李竹如返回山东过春节,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受破坏,他无法返回南京,便先后到设在济南的一乡师和设在平原县的五乡师任教,并改名李一凡。在五乡师,他与在该校任教的共产党员马霄鹏,用公开和秘密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抗日救亡,揭露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从而使五乡师一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1935年,李竹如和几个友人在济南创办了《新亚日报》,他亲自担任编辑,并为报纸撰稿,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夏,李竹如到上海,在上海文化界一朋些友的支持下,创办并主编《文化报》。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该报题了报头。报纸先后介绍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等一些进步作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作品。1937年“八·一三”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后,李竹如离沪奔赴延安。他一路上刻印《中共中央宣言》等文件,散发给民众,还团结了一些知识青年结伴而行,沿途进行抗日宣传。10月,李竹如进入晋东南,被留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做宣传和民运工作。1938年开始,他先后担任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副总编辑。5月,李竹如调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长。6月29日随纵队到达山东沂蒙山区。李竹如到山东后,担任的工作很多,其中为建立山东抗日民主政权所作的贡献尤其引人瞩目。1940年2月,山东根据中央指示,成立宪政促进会筹备会,李竹如是发起人之一。他在《大众日报》发表了《开展宪政运动的准备工作》的专论,从理论到实践对这一工作进行了阐释。此后,他被选为选为山东宪政促进会的执委和常委,后又担任组织部长,负责处理宪政促进会的日常工作。1940年7月李竹如作为代表出席了山东各界人民联合大会,并担任了主席团成员,具体负责大会的组织工作。他在会上作了《战斗中的山东人民》的报告,当选为山东省参议会参议员、驻会参议员、秘书长,负责参议会日常工作。他还当选为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和教育组副组长、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和山东各界救国联合会总会常务委员 。1942年初,李竹如担任了战工会秘书长,负责政府的日常工作。1942年秋末冬初,日本侵略者在山东实行大规模“扫荡”,“战工会”机关向鲁中撤退,到达对崮峪时,已是第二天的早晨八九点钟,还没吃早饭,战斗打响了。我军被八千余敌人包围,敌军将我军压制在东西长约一里、南北不过半里的山头上,敌人集中火力向我军阵地密集扫射、轰击。在这种情况下,从黎玉、王建安和肖华等领导同志到军区、政府机关干部都行动起来,投入战斗。李竹如在战斗中表现得沉着勇敢,毫无畏惧。中午,在战斗的间隙,他谈笑自若地鼓动大家:坚持到天黑,一定会胜利突围。午后,数倍于我的敌人向我军发起一次次猛烈攻击,我方弹药打光,便用刺刀、石头与敌人拼杀,连续打退敌人八次进攻,一直坚守到黄昏。天黑后我军开始突围,李竹如在翻越山顶的石墙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那年,他才37岁。
黄君珏(1912-1942),革命烈士,湖南湘潭人,1927年,年仅15岁的君珏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在长沙做妇女工作。大革命失败以后,白色恐怖严重, 她只身来到上海,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她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曾组织领导了复旦大学学生到南京请愿和营救被捕学生的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苏区红军情报部远东情报组织。后由于叛徒出卖,该组织被破坏,这时黄君珏曾机警地掩护打入武昌剿匪行营的刘思慕脱险,而她自己却遭敌人逮捕,被国民政府法院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君珏由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保释出狱,继续在长沙开展抗日工作。1939年,根据党的安排,黄君珏随爱人王默磬到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1942年5月,日军对我太行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大“扫荡”,华北新华日报社也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之中。为了缩小目标、减少牺牲,报社工作人员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分散活动。黄君珏同志和报社部分同志隐蔽在太行山巅的庄子岭(今河北涉县和山西左权交界一带)。6月2日,敌人包围了庄子岭进行搜索,下午,黄君珏同志和王健、韩瑞隐蔽的山洞被敌人发现,凶残的日军在洞口点燃柴草,在生死关头,黄君珏抱定宁死不当俘虏的决心,冲出洞外,然后飞步来到崖边,纵身跳下,壮烈牺牲,年仅30岁。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