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1988年10月中央军委确定为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邓小平(1)

日期:2020-10-14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88年10月中央军委确定为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重要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摇撼了广西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成立了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的武装起义。作为这次武装起义的卓越领导者之一,邓小平同志为起义的成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29年4月,第一次蒋桂战争以新桂系李宗仁、白祟禧失败而告终。广西左派军人俞作柏、李明瑞利用蒋介石的力量,于同年6月掌握了广西的军政大权,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后改为第四编遣分区主任)。由于他们在广西的根基比较薄弱,加之他们也深知蒋介石是靠不住的。于是,他们听取了俞作柏的弟弟、中共党员俞作豫的建议,要求中共派干部协助其工作,以巩固其地位。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先后派邓小平、贺昌、张云逸、陈豪人、叶季壮、龚饮冰等40多名干部,通过各种渠道,先后到达广西,与原先在那里工作的雷经天、俞作豫等一起,开展革命工作,由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负责统一领导。这时邓小平还不满25岁。邓小平后来曾说,我二十五岁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从那时开始干军事这一行,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

       在长期而复杂的革命战争年代,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如何在长期分散的斗争环境中服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始终是我军建设和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在长期的政治委员生涯中,始终把确保“党指挥枪”、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把握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强调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不以党为中心的倾向都是极其危险的。在长期分散的斗争环境中,坚持党的领导,突出表现在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决不能向党闹独立性。邓小平作为一个战略区的最高政治首长,始终坚持和贯彻“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总结沉痛教训严肃指出,必须绝对服从党中央及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长期分散的游击战争特点所养成的独立自主能力,绝不能发展到不服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不以党为中心的倾向都是极其危险的。

      邓小平提出国防建设“要结束另外一个天地的时代”,将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纳入整个国家计划,走军民兼容的发展道路。在世界的永久和平到来之前,国防不可不搞。但到底怎么搞,世界各国方式各异。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可它竟然没有独立的国防工业,也没有纯粹的军事工厂。它的军工生产全溶于民用部门,比如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除了生产汽车,还制造坦克、飞机、舰用大炮乃至宇宙飞船。美国还有一绝,国防科研统一组织政府、军队、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力量,研究出来的成果不限于军用,还及时向社会推广。虽然它的国防科研经费占了国防经费的10%,但在军转民过程中可以产生5至7倍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除了继承汉武帝的屯田制--军垦农业和军队内的农副业生产外,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过去一直在秘密状态下进行,成为与民用部分隔绝的“另外一个天地”。结果出现这样的局面:中国虽然早就加入了世界“核俱乐部”,什么原子弹、氢弹都可以制造出来,但是至今才建成1座核电站。中国是世界上发射人造卫星的第3个国家,但民用卫星才刚刚进入实用阶段,为了传播“奥运”节目,不得不以重金租用国际通信卫星的线路。过分神秘化,等于作茧自缚。邓小平提出“要结束另外一个天地的时代”,将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总题目是军队的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所谓“支援”是要军队方面从大局出发腾出一些力量支援国民经济的发展,例如空军可以腾出一些机场,一是搞军民合用,一是搞民用,支援国家发展民航事业。海军的港口,有的可以合用,有的可以腾出来搞民用,以增大国家港口的吞吐能力。军队还可以抽调一些人力承担国家的某些重点项目建设,这不仅支援了国家建设,还改善了军民关系。国防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

1958年春夏,在全军开展的“反教条主义”运动,是一次夸大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过程中某些失误的错误的党内斗争。它的出现,表明我军在建军新阶段,对如何借鉴外军经验,发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它不仅反掉了教育训练在军队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否定了现代化建军的基础——正规化建设,而且成为建军新阶段指导思想出现“左”的偏向的起点,为1964年军队院校整风、1965年批判“大比武”、1966年全军指挥院校大规模烧书、1969年全军大砍院校作了铺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给军队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粉碎“四人帮”,实行拨乱反正之后,1980年秋,当全军向现代化、正规化转变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顺应历史要求,毅然站出来,否定了“反教条主义”,为全军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邓小平的治军艺术内容十分丰富,始终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则是他治军艺术的灵魂。

      邓小平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一个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与孙中山、毛泽东起到同等作用的历史巨人。新的历史时期里,他又被赞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党内,他曾三次被错误地打倒,又三次顽强地站起来。毛泽东对他曾有一个评价:“人才难得。”

      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从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大步走向繁荣富强,10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大人物。毛泽东同志曾经评价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曾经评价毛泽东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对于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江泽民同志评价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取名邓先圣。

      1909年,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0年,入协兴乡初级小学学习。
      1915年,入广安县高等小学学习。
      1918年,入广安县立中学学习。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10月,抵达法国,不久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
      1921年4月,到克鲁梭市施奈德钢铁总厂当轧钢工。月底,辞去工作赴巴黎。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成立。10月,进香布朗工厂做工,两个星期后被解雇。
      1922年2月,进哈金森橡胶厂做工。1922年夏,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1923年夏,参加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1924年,参加旅欧共青团机关刊物《赤光》的编辑工作。7月,当选为旅欧共青团执行委员会书记局委员,同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春,任中共旅欧支部里昂地区特派员。6月至9月,参与组织旅法华人多次举行的声援国内五卅反帝运动的大规模示威和集会。11月,进雷诺汽车厂做钳工。
      1926年1月17日,邓小平第一次踏上了俄罗斯的领土,在中国共产党莫斯科支部代表们的带领下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报到。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呆了仅仅12天,邓小平就转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被分到了七班。

      1927年春,离苏回国,受中共派遣,到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所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工作,任政治处处长、学校中共组织的书记。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8月7日在武汉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年底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
      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8年年初,和张锡瑗结婚。
      1929年夏,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起义,化名邓斌,同张云逸等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
     1931年夏,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
     1933年5月,遭“左”倾路线打击,被撤销职务,受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到乐安县南村当巡视员。不久,调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8月,主编红军总政治部主办的《红星》报。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1月,参加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6月,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5月,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后任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1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区开辟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9月至11月,参加在延安召开的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确定,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重申党的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在会上作关于地方工作的报告。
     1939年7月3日,参加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9月,同卓琳结婚,后一起回到太行山。
     1940年8月至12月,参与指挥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带有战略性的对日军的进攻战役。
     1941年4月15日,发表《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1942年9月,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书记。

     194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太行分局合并,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日本宣布投降。此时,与刘伯承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扩大为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等四个地区。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
     1945年9月至11月同刘伯承一起领导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
     1946年6月,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8月至翌年1月,与刘伯承先后组织指挥了陇海、定陶、鄄城、滑县、钜(野)金(台)鱼(乡)等战役。
     1947年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6月30日,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同刘伯承率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地区。在国民党军重兵围攻中坚持了大别山斗争,把战线推进到长江北岸,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
     1948年5月9日,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5月,与刘伯承发起宛东战役。7月,与刘伯承发起襄樊战役。9月至翌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摧毁了蒋介石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任书记,指挥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人。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任政治委员。3月,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3月31日,为总前委起草《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4月至5月,同刘伯承、陈毅等指挥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上海及苏、皖、浙、赣、闽等省广大地区。
     1949年9月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0月1日,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0月至12月,同刘伯承等率部进军西南,解放川、康、滇、黔等省。11月23日,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12月2日,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0年2月22日,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是年,领导西南地区的土地改革、剿匪、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生产。
     1951年,领导进军西藏工作。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7月调往中央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又兼任政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部长。
     1954年4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部长。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5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代表中央作《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4月,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57年11月,随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出访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1958年8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的扩大会议。会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至11月,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视察工作。11月至12月,出席在武昌召开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作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决议的说明。
     1959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0年11月至12月,与刘少奇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十月革命43周年庆典和81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
     1961年8月至9月,出席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的工作会议。
     1962年2月6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上讲话,强调要发扬党的的革命传统,加强民主集中制。
     1963年7月,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莫斯科,同苏联共产党代表团举行会谈,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原则。
     1965年3月,针对江青等对文艺界人士和文艺作品的错误批判,在主持召开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严厉批评。
      在任总书记的10年中,协助中央主席、副主席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失去一切职务。
     1969~1973年间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
     1972年8月3日,致信毛泽东,希望再为党和国家多做几年工作。毛泽东批示肯定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1974年4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在会上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以后,在毛泽东支持下,他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收到显著的成效。
     1976年4月,北京发生悼念周恩来总理、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被撤销一切职务。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年4月10日,致信中共中央,提出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共中央批转此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5月24日,同中央两位有关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原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邓小平在会上讲话指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的最根本的东西。
      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8月至9月,多次召开座谈会,强调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领导和推动科技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1978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他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还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在这个会议上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为这次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
      1979年1月28日至2月6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访问美国,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全面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提出必须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会议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

      1982年9月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12日至13日,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决定他任中央军委主席。9月13日,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9月24日,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为以后中英两国政府的谈判定了基调。
      1983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祝典礼上检阅部队并讲话。12月19日,出席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
      1985年6月4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并阐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国际形势判断和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转变。
      1986年3月5日,对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批示:“这个建议很重要,不可拖延”。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1987年1月至3月,针对1986年底一些高等院校少数学生闹事,多次谈话指出,要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月13日,出席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11月,根据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决定,任中央军委主席。
      1989年4月,针对北京发生的动乱,两次发表谈话,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关于平息动乱、稳定局势的决定,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主张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5月16日,会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6月9日,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事件爆发出来,促使冷静地考虑过去和未来,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三部曲”发展战略目标,都没有错。今后要继续坚定不移地照样干下去。6月,中共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1990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
      1991年1月至2月,视察上海。同上海市负责人谈话时提出,抓紧开发浦东,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1992年1月至2月,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以这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3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中共中央举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
      1994年11月2日,经修订增补的《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邓小平文选(1975—1982)》,改称《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199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指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来自网络)



0019b900a7e8072a755701_副本.jpg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时年16岁


0019b900a7e8072a755c02_small (1)_副本.jpg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拨群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任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七军政治委员



0019b900a7e8072a756103_small_副本.jpg

      1936年,红军第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的部分领导干部在陕西淳化县的合影。右起:邓小平、徐海东、陈光、聂荣臻、程子华、杨尚昆、罗瑞卿、王首道


0019b900a7e8072a75b204_副本.jpg

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的邓小平,时年33岁


0019b900a7e8072a75b705_small_副本.jpg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1937年部分政治工作干部在陕西省旬邑县合影。前坐者为杨尚昆,二排右起为陆定一、杨奇清、邓小平、李伯钊,三排右起为黄克诚、罗荣桓


0019b900a7e8072a75bb06_small_副本.jpg

     1938年1月,邓小平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这是129师领导人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桐峪镇合影。左起:李达、邓小平、刘伯承、蔡树藩


0019b900a7e8072a75f407_small_副本.jpg

1938年春,邓小平在山西黎城县向部队进行战斗动员


0019b900a7e8072a75fa08_small_副本.jpg

1939年9月,邓小平、卓琳在延安结婚,成为革命伴侣。图为回到太行山的合影


0019b900a7e8072a760009_small_副本.jpg

1942年1月,邓小平出席晋冀鲁豫边区文化工作者座谈会并发表讲话


0019b900a7e8072a76a10a_small_副本.jpg

1945年,邓小平、卓琳、刘伯承、汪荣华和他们的孩子在河北武安县留影


0019b900a7e8072a76a50b_small_副本.jpg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邓小平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野战军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