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母亲文七妹
毛泽东父亲毛贻昌
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父亲毛贻昌
毛泽民
毛泽东
毛泽覃
毛泽建
1919年4月份,26岁的毛泽东给一直帮他照顾母亲文七妹的七舅和八舅写了这样一封信:家母久窝尊府,备蒙照拂,至深感激。病状现已有转机,喉娥十愈七八,疡子尚未见效,来源本甚深远,固非多日不能奏效也。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收到这样的信,两位舅舅感慨万千。大外甥这么多年来,有多不容易他们是再清楚不过了。
自从1910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从韶山走出去,到现在已经整整9年了。9年的时间里,这孩子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开始,一路求学,直到25岁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这期间他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艰辛,亲人们都看在眼里。
好不容易毕业了,是因为得到李大钊、杨昌济等名师的欣赏,他才能在北京大学担任职员。虽然这份工作不是在讲台上当教授,但他已经是韶山最有出息的孩子之一了。可是如今,他要放下这一切,为了母亲回到湖南。“不得不赶回服侍”这7个字之下,是一个长子对母亲的拳拳之心。
毛泽东回到湖南时,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已经在等大哥了,毛泽东见到了清瘦不少的母亲文七妹。接下来的日子,对53岁的文七妹来说算得上是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了。虽然脖子上的淋巴炎让她很痛苦,但3个儿子总算都能一起陪着她了。这段时间3个儿子,天天给她熬药端汤,每次去检查,旁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有3个儿子的陪伴,文七妹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她提出要回老家去养着,长沙这大地方吃饭、治病,干什么都太贵了。兄弟3人虽然不愿意,但还是在母亲的再三坚持下答应了。在母亲临走之前,一向节俭的毛泽东带着母亲和两个弟弟,去了一趟照相馆,拍了下面这张珍贵的照片:
文七妹和三个儿子
这是文七妹头一回照相,这也是她平生唯一一张和三个儿子的合照,更是毛泽东晚年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文七妹端坐在中间,很庄重、很有大家闺秀的样子,3个儿子都是站立着的。
最左边的是她最小的儿子毛泽覃,这一年他只有14岁,个子小小的,但模样很可爱。他把双手贴放在裤管上,看起来有些紧张。左二是二儿子毛泽民,这一年他23岁,高高的额头,他是长得最像文七妹的孩子。大儿子不在的时候,一直是他在照顾着家里。最右边的是她的大儿子毛泽东,他的个子较高,一身长衫,已经有男子汉的模样了。与两个弟弟相比,他明显成熟很多。照片拍完后,毛泽东安排二弟把母亲带回了韶山老家,他和三弟留在了湖南。三弟要读书,所以得留下来。而他自己则要留下来带领湖南的爱国学生们,一起响应五四运动。
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病情复发。毛泽民吓坏了,赶紧派人去通知哥哥和弟弟。毛泽东和毛泽覃收到消息,一个放下手里的工作,一个放下学业,忙往韶山赶。从长沙到韶山的近100里地,临时找不到车,两兄弟就步行。他们不敢坐下来休息,生怕见不到母亲最后一面。可当他们赶到家时,母亲已经入棺了。53岁的文七妹,最终还是没有见到大儿子毛泽东最后一面。三兄弟当时都是怎样的痛苦,我们如今已无法得知了。待到大家都平静下来时,毛泽民告诉哥哥毛泽东两件事。
毛泽民
第一件事,是母亲临终前还在喃喃地喊着:石三伢子……
“石三伢子”是毛泽东的乳名。在生他之前,文七妹曾有两个儿子,都不幸夭亡了。所以自26岁生下了毛泽东起,她就开始各种担心,生怕这个孩子又养不活。
为此她想了各种土办法:先是给孩子找来舅妈当干娘,因为她听说认了干娘的孩子好养活;而后她就开始吃斋念佛,求菩萨保佑,只要儿子能长大将来一定会还愿;最后她还是不放心,又让毛泽东认“石观音”为干娘。
从此以后,毛泽东就有了“石三伢子”这个乳名,意思是:石观音的三儿子。“三”应该是毛氏大家族的排行。
母亲临终还在叫自己的名字,而自己却没能及时赶回来,这成了毛泽东一生的遗憾,晚年时每次提到这件事,他都是一脸愧疚。
毛泽民告诉毛泽东的第二件事,是关于妹妹菊妹子的。
毛泽民说母亲在老家这段时间,一直告诉他:“将来你们三兄弟要帮衬着点妹妹,要善待她……”
菊妹子并不是文七妹的亲生女儿,她是从同族的一个亲戚毛蔚生家过继来的,算起来她是毛泽东的堂妹。毛蔚生家贫,一直在外做长工,不久就累得长年咳血,没办法干重活了。从那以后,菊妹子就开始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乡亲们不是不想帮忙,而是每家每户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
善良的文七妹实在看不下去,就想着把菊妹子接到家里来养。因为丈夫毛贻昌长期在外谋生,收养养女的事文七妹只能找大儿子毛泽东商量,毕竟多一口人就多一份负担。毛泽东知道母亲见不得人吃苦,当即表示赞同。就这样,毛家多了一个小妹。那时候,文七妹就告诉毛泽东:“要让她读书,以后过好日子……”
在文七妹家,9岁的菊妹子终于找到了家的温暖。3个哥哥干什么都愿意带着她,得了什么好吃的,也都是先想着她。哪怕那个只比她大一个月不到的三哥毛泽覃,也从来不跟她争抢。
最重要的是,大哥毛泽东还给她取了和他们一个排行的名字:毛泽建。那时候的农村,很多小丫头都是没有大名的,菊妹子这个小名跟了她多年,现在她也跟男孩子一样,有一个亮堂的大名字。虽然这个名字有些男孩子气,但她很喜欢。
菊妹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哥哥们不在时,都是她照顾养母。家里家外,她都料理得干干净净。刚到毛家时,一群强盗闯进家里,看到家里没有大人,只有一个小姑娘,便逼问她值钱的东西都在哪里?菊妹子硬是什么都没说。等大人们回到家时,她被打得嘴角流血……谁能想到,一个小丫头能这么刚毅。
听完弟弟毛泽民的交代,毛泽东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他是家中长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就是母亲最放心不下的人。
这天夜里,兄妹4人一起守在母亲棺椁前,给母亲送终。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只知道在文七妹离世3天内,毛泽东写出了这样一篇《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这是毛泽东古典诗词里最长的一首,代表4兄妹献给母亲。诗中有一个字出现了多次,它就是:爱!
“爱力所及”“好亲至爱”“首推博爱”,可见在26岁的毛泽东眼里,母亲给他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个字。
生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可能并不能理解这个“爱”字在艰难岁月里是一个怎样奢侈的字眼。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自己都顾不上,别提关爱别人,多少血脉亲情被一次次的辜负。
文七妹和那时候的多数人都不一样,从来不会提起这个“爱”字,但却用一生的善良诠释了这个字。
文七妹原名叫文素勤,正如这个名字一样,是个勤快而又素静的女子。文家是文天祥的后人,所以她的哥哥们都是通文墨的,三哥还曾办过私塾。少年时,文七妹经常带着毛泽东去外祖父和舅舅们家,在那里毛泽东读到了不少好书。
嫁给毛贻昌后,文七妹主内,毛贻昌主外,所以3个孩子长大后都与母亲更亲近,受她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看似柔弱的她,身上一直有着文氏刚毅的一面。
这种刚毅,体现在她自己再苦,也不会泯灭善心上。毛泽东上学时,她总是做好饭菜给儿子带上,但儿子回到家却还是喊饿。后来一问,原来是有一位同学家太穷,他把饭匀给了人家一半。第二天毛泽东上学时,文七妹给他的就是两份饭,一份他的,一份同学的。
关于这一点,一直守在她身边的二儿子毛泽民是体会很深的。一次,毛泽民在自家的田里抓到一个折谷穗的乡亲,就直接把人家的箩筐和谷子全都没收了。回到家,他得意洋洋地把这件事告诉文七妹,没想到最后母亲还生气了。
原来文七妹一直都知道这件事,她认为那家人每次偷的也不多,而且是因为穷得没饭吃才会这样。为了给人家留点颜面,她一直当不知道这件事。其实当时毛泽民并不理解母亲为何要这么做,但在母亲的坚持下,他还是把箩筐给人家送回去了,并按母亲的吩咐给人家送了点谷子。
这种刚毅,还体现在她对儿子的绝对支持上。丈夫毛贻昌一直希望长子能跟他学着做点小生意 ,将来好养家糊口,可毛泽东偏偏对这些不感兴趣,他只想上学读书,为此没少被父亲追着打。每次这时候,文七妹总是站出来护着儿子。
晚年的毛泽东,每次跟儿女们提到小时候被父亲追到草垛上,母亲则在一边拉着父亲的情形,总是一脸笑容。
彼时的中国,如一叶行驶在大海中的小舟一般,在风雨飘摇中前行。而毛泽东兄妹4人,却在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下得以长大,这种温暖不是物质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文七妹没有像岳飞的母亲一样,告诉孩子们长大了一定要精忠报国。她只是像无数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中国母亲一样,让孩子们感受到做人要存善心,这是她给4个儿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这篇《祭母文》写完后,毛泽东把它交给了启蒙恩师毛宇居保管。毛宇居看着这文笔、这用字,当时就觉得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这篇文章他保存了30年,直到毛泽东当上主席他才拿出来交给政府。
葬礼结束后,这4个孩子有了不同的生活轨迹:
二弟毛泽民开始跟着父亲在老家务农、做点小生意,他是家里最老实的孩子,是最听父母话的。母亲不在了,他唯一的想法就是看好这个家,将来哥哥弟弟回来了,能吃得上一口热乎饭菜。
菊妹子也一直留在毛泽民身边,那时候养父毛贻昌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二哥太忙了,她要照顾好这个家。直到毛贻昌去世,她才又被自己的姑母接回去了。
三弟毛泽覃则跟着大哥毛泽东回到了长沙念书,他毕竟还小,毛泽东觉得再苦也要让他好好读书。毛泽覃是最听大哥话的,虽然他也不知道哥哥整天念着的“救国”二字是什么意思,但他晓得哥哥在做大事情。在学校的他,也没让哥哥失望,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
而大哥毛泽东,则继续为了他心中的理想拼命。母亲的爱,是为小家,为周围的亲人们;而他的爱,是为风雨飘摇中的中国。
1921年夏天,毛泽东终于回到了韶山,这时28岁的他已经和杨开慧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也成为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外面很多人都知道湖南出了一个叫毛泽东的年轻人。
此次他冒险回来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劝二弟毛泽民加入革命队伍,父亲已经在前一年因病离世了,二弟一直在家务农、做小生意,毛泽东真的希望他能出来帮帮自己。
第二件事,他要顺便去看看已经嫁人的菊妹子,看看她过得怎么样。
听说哥哥回来了,菊妹子赶紧从婆家赶回了养母家。4兄妹,终于又聚到了一起。
家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了,毛泽民忙前忙后张罗着吃的,但对于革命他其实有些犹豫。对此,毛泽东当然理解,毕竟他一直在家里,不知道革命是什么。他和母亲是那么像,那么善良,现在要拿起枪杆子对他来说确实很难。
倒是一旁的菊妹子,从见到毛泽东开始,就哭着求哥哥把自己也带到长沙去。一个已经有了夫家的姑娘,不愿意待在夫家,这让兄弟几个都不能理解。在毛泽东眼里,菊妹子一直是个很温和的人,在外面干革命的女大学生很多,但他从来没想过没出过韶山的妹妹也有这样的志气!
后来,听到亲戚们说起妹妹的事,毛泽东全明白了。原来自从养父母相继去世后,菊妹子就被姑母家接回去了,不久她就被送到一户姓肖的人家当童养媳。从那以后,她受尽那家人的欺凌。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她是不会让大哥带她走的。十几岁的她不管革命是什么,只晓得跟着几个哥哥走,就不会再被人欺负。
毛泽东听说妹妹被欺负,气得不行,直接找到了那家人,替妹妹解除了这段没名堂的婚姻。又让妹妹收拾东西,跟自己走!那时候在场的所有人,估计都想不到,有一天这个小姑娘会从一个童养媳,成长为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女游击队长”。
既然小妹都敢走出这一步,二哥毛泽民自然也就想通了。
自此毛家4兄妹:大哥毛泽东、二弟毛泽民、三弟毛泽覃、四妹毛泽建,全部到齐,全部走出了韶山,无一例外地投身于革命队伍中。这一年,毛泽东28岁,毛泽民25岁,毛泽覃和毛泽建都是16岁。
多年后,韶山的老人们回忆起这年夏天,4兄妹离开家时的身影,仍觉得记忆犹新。那时他们不知道文七妹家的这4个孩子要去干什么,只知道他们是去做一些韶山人以前没干过的大事!
对毛泽东来说,这次把弟弟妹妹都带出韶山,一方面是革命的需要,更重要的则是履行做大哥的责任,照顾好弟弟妹妹们。这件事,是母亲离世的时候他就默默计划好了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弟弟妹妹们最后都走在了自己前头,都没看到五星红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天。
第一个牺牲的是妹妹毛泽建。妹妹从韶山走出去后,毛泽东完成了母亲生前的叮嘱:让她读书。刚到长沙的毛泽建什么都不懂,但她聪明、好学。和城里的姑娘们相比,从小吃过苦的她很清楚,读好书才能跟大哥一样干大事。所以在女子职业学校读书时,她比别的姑娘都努力。
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她学完了五六年的课程,顺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并开始带领着同学们开展各种爱国运动。在革命活动中,她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与志同道合的陈芬组织了家庭。
1928年,毛泽建和丈夫在朱德的领导下,留在耒阳打游击,此时她成了一名游击队长。1929年8月份,刚生产完的她被敌人抓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手段,她什么都不肯说,并用血写下了:毛泽东是大有希望的,革命一定会胜利。8月20日,她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年仅24岁。
她的死,成了3个哥哥心里的一道伤。1949年,革命胜利时,毛泽东曾说了这样一句话:
菊妹子的牺牲很可惜,她是个好同志。
菊妹子走后,第二个牺牲的是三弟毛泽覃。自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哥哥的他,早早地就拿到了二级红星奖章,成为了一个能文能武的战士。29岁,他就已经是苏区分局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可以说在当时他已经是毛泽东的骄傲。
直到1935年4月份,他为了掩护战友撤离,牺牲在瑞金,这一年他才30岁。他的死讯直到5个月后,二哥毛泽民才在一个敌人的电台里听到。当毛泽东从毛泽民嘴里听到这个消息时,沉默了很久,他没有说话……这个沉默里,有心痛、有恨。
四兄妹只剩下毛泽东和毛泽民,他们只能更加拼命干革命,才能不辜负弟弟妹妹的牺牲。那时候的毛泽民已经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做小生意的他,以前能把家里的小钱管得清清楚楚,现在也一样把革命队伍的大钱算明白。
红军长征时,毛泽民负责了整个红军的供给工作,筹粮、筹款,经过多年的学习,这一切他样样在行。在苏区他更是统一了财政、货币,组建了完整的金融体系,可以说他是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可惜1942年9月份,他被军阀盛世才逮捕。敌人让他脱离党,交代出组织,他坚决不干。一年后,他被秘密杀害,年仅47岁。
1921年夏天,四兄妹一起走出韶山,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肩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到1949年,毛泽东喊出那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已经过去了28年。54个单位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很多人都觉得站在天安门前的毛主席豪情万丈,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为此他失去了多少亲人。
1931年,毛泽东与朱德在延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