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平
赵伯平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他51岁任西安市委书记,57岁任陕西省省长,享正部级待遇
赵伯平(1902-1993)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02年生,陕西省蓝田县人。又名赵绍平。农民家庭出身,早年投身革命。赵伯平同志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蓝田县委书记、特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宣传部、统战部、组织部部长及省委常委;解放战争时期任省工委书记;解放初期,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部长、西安市委书记、省委第二书记、省长;六十年代后任全国人大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赵伯平(1902-1993),陕西省蓝田县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任支部书记、农民协会主任;1928年3月任中共蓝田县委书记。
1929年春,赵伯平任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巡视员和省委组织干事;1930年7月至1931年3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候补委员、陕北特别委员会书记,领导了陕北地区的革命斗争。1933年5月,任中共三原中心县委书记。1936年12月起,赵伯平先后任中共陕西省委民运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巡视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伯平先后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宣传部部长、青年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等职。1943年3月起,赵伯平先后任中共西北中央局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秘书长、陕甘宁边区文艺界协会主席。1945年4月赵伯平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了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赵伯平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副厅长,中共陕西省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陕甘宁边区关中地委副书记兼国民党统治区工委副书记,陕甘宁边区关中地委书记兼关中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副秘书长兼城工部副部长,中共西安市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伯平任西安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主席、西安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共西安市委企业党委书记、西安市委统战部部长。1950年4月,赵伯平任西安市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会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部长。1950年5月至1954年8月,赵伯平任西安市总工会主席、西安市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1952年10月至1963年10月,赵伯平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53年1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3年2月至1954年8月任西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3年3月至1954年3月任中共西安市委书记。1953年4月至1954年12月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宗教工作委员会主任。1953年6月至12月兼任西安市建设委员会主任。1953年9月起兼任西北局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1953年12月至1954年12月任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3月至8月任中共西安市委第一书记。同年8月至1962年12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务委员。
1954年10月至1956年7月,赵伯平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二书记。1954年12月至1959年7月任陕西省副省长。1956年7月至1962年12月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1957年5月至1958年9月任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党组书记。1959年7月至1963年3月任陕西省省长。 1963年1月,赵伯平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1965年1月至1966年5月任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9年后,赵伯平任第五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 赵伯平是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特邀代表。
1993年5月7日赵伯平因病在北京逝世。
赵伯平离休后撰写革命回忆录,还创作有《新考试》《大上当》《抓汉奸》《祁半仙》《特种学校》等现代秦腔剧本,改编《民族魂》《石达开》《三滴血》等剧本,参加抢救弦板等传统剧种。第一、第二、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特邀代表。
赵伯平1926年在蓝田县巩村小学任教
1930年秋,赵伯平在陕北
杨尚昆题词“学习赵伯平同志革命精神”
习仲勋、宋任穷题词
宋平、陆定一题词
1932年12月,中共陕西省委派贾拓夫在富平恢复了中共渭北特委,不久,特委取消,成立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刘林生、刘映胜、赵伯平先后任书记。图为渭北革命根据地
渭北根据地以三原武字区、心字区为中心,包括富平、耀县、泾阳、淳化、高陵、蒲城、白水等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750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汪锋是渭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领导人之一。在大革命时期,这一地区就在中共三原特支领导下开展了革命斗争。于1928年至1929年间组织"交农"围城,抗粮抗款、打土豪、杀恶霸,形成武装割据局面。1930年到1932年间,省委派重要干部到渭北,先后建立灾民自救军、渭北游击队,领导人民坚持武装斗争。进行政权建设,实行土地革命,根据地全面发展。渭北革命根据地接连陕甘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红军互相策应,成为陕甘武装斗争的重要地区和前哨阵地。根据地的群众为陕甘红军、渭北游击队和中共陕西省委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经费,渭北根据地从1331年7月建立到1933年8月失守,坚持了两年零一个月,教育发动了群众,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创造总结了经验。汪锋同志是渭北革命根据地杰出的创建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12月,中共陕西省委派贾拓夫在富平恢复了中共渭北特委,不久,特委取消,成立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刘林生、刘映胜、赵伯平先后任书记。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及渭北游击队先后恢复。
图为马兰革命旧址。1939年10月至1949年4月,马栏是中共关中分委、中共关中地委和陕西省委等机关的所在地,习仲勋、汪锋、李维汉、张仲良、赵伯平、高锦纯、张德生、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过。
马栏位于桥山山脉南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大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革命政权,苍茫雄浑的马栏山,留下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这里成立。1937年4月,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迁驻马家堡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关中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主要驿站和红色通道;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1939年10月至1949年4月,马栏是中共关中分委、中共关中地委和陕西省委等机关的所在地,习仲勋、汪锋、李维汉、张仲良、赵伯平、高锦纯、张德生、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过。陕北公学、鲁迅师范、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先后在这里办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2016年12月,马栏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3月,马栏革命旧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赵伯平故居
赵伯平之墓
赵伯平墓碑
赵伯平墓碑
中共陕西党史人物丛书《赵伯平》
中共陕西党史人物丛书《赵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