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英雄谱】一切要为人民打算、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若飞(8)

日期:2021-08-09         

t0145b42ac9b7acd692_副本.jpg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幼年原名大伦,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出生于贵州安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领导人,著名的"四八"烈士。青年时代,王若飞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1922年6月,王若飞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1923年由法国共产党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并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终年50岁。2009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t0134ecdcb8058641b9_副本.jpg

王若飞,原名王运生,字继仁,1896年10月生于贵州省安顺县(现安顺市西秀区)。从青年时代起,他就饱含热情地追求革命真理。1918年,王若飞赴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学习,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其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在巴黎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1923年,王若飞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有关问题。

1925年,王若飞回到国内,开始了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火热而动荡的战斗生涯。他曾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负责筹建中共豫陕区委,后任中共豫陕区党委书记,领导河南党的建设和工农运动。1926年王若飞到达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他还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和指挥工作。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1928年6月,他赴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并在列宁学院学习。

1931年,王若飞回国,领导开辟陕甘宁绥一带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由于叛徒出卖,不幸在包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王若飞始终严守党的秘密,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他不仅寻找机会对狱友们进行革命教育,还写下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他在狱中为鼓励同志而作短文《生活在微笑》,写道:“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在近6年的铁窗生涯中,他始终威武不屈、坚持斗争,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37年8月,在党组织营救下,王若飞出狱回到延安,先后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长、八路军延安总部副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参与了许多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对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曾多次夸赞:“若飞是我们的理论家。”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王若飞陪同毛泽东、周恩来飞抵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1946年1月,他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会上,他按照党中央要求,既坚持原则,又掌握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月8日,王若飞携带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与秦邦宪、叶挺等13人乘飞机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临回延安前,他向周恩来同志道别说:“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因气候恶劣,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50岁。

毛泽东为“四八”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周恩来在《“四八”烈士永垂不朽》这篇悼念文章中写道:“若飞!你最后一席话,是为中国人民及其代表所受到的统治者的压迫鸣不平的。我记住,我永远记住。”

中共安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唐佐英说,今天,安顺党员群众仍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学习王若飞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学习他无私无畏、赤胆忠诚的党性修养。王若飞真正用生命践行了“一切为人民打算”的铮铮誓言,用行动树立起一座共产党员的不朽丰碑。(选自新华社《王若飞:为人民而死》)

t01a5ca6209318151d9_副本.jpg

王若飞与毛泽东、周恩来、张治中(右一)

IMG_8846_副本.jpg

t01d93936db2d285025.webp_副本.jpg

在重庆谈判时留影。

IMG_8833_副本_副本.jpg

IMG_8847_副本.jpg

IMG_8845_副本.jpg

t012f768837ba18b3f6_副本.jpg

1904年2月,王若飞入贵阳达德学校学习(现为贵阳达德书院旧址,位于贵阳市商业中心大十字南侧)

t01fef97d0777333b34.webp_副本.jpg

       1931年,王若飞受命回国,组织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但当年11月21日晚,因为叛徒出卖,王若飞被国民党逮捕,关入绥远省归绥(呼和浩特)的监狱

t01001f9d1b50b63f1b.webp_副本_副本.jpg

    李培之,曾用名李培芝,王若飞的妻子。1925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当年秋和王若飞结婚。1994年病逝,享年90岁

1925年秋,李培之被派到卫辉(今河南省辉县)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相识、相知到相爱,她和王若飞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于是,李培之在留学之前,从卫辉回到郑州先与王若飞同志结了婚,再出国。他们的婚礼没有鲜花的映衬,没有优美乐曲的伴奏,虽然简单、淳朴,但他们很幸福。

t01001f9d1b50b63f1b.webp_副本.jpg

1937年5月,王若飞出狱后与夫人李培芝在太原合影

t01ade7faf85f3639e2_副本.jpg

王若飞一家三口

t013335ba75191ada02.webp_副本.jpg

王景伯和堂兄王若飞夫人李培之及儿子的合影。1950年之后,李培之曾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478ec189023a44a7bb49082090950bcb_副本.jpg

四八遇难部分烈士:左起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

t018f9740bda1ec0257.webp_副本.jpg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等人陪同被释放的叶挺将军乘坐重庆经西安到延安的飞机飞返延安。飞机正常抵达西安,但在飞往延安途中,在山西黑茶山撞山失事,机上的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叶挺、黄齐生、邓发等人全部遇难。图为当时所用的美国飞机

t0119acc9906dd7d7b3.webp_副本.jpg

遇难地点——黑茶山

IMG_8801_副本.jpg

u=1863925938,245981574&fm=173&app=25&f=JPEG_副本.jpg

四八烈士送别仪式

IMG_8811_副本.jpg

IMG_8810_副本.jpg

a6ads91251164241405 (1)_副本.jpg

延安各界举行“四八”烈士追悼大会

IMG_8821_副本_副本.jpg

王若飞塑像

IMG_8853_副本_副本.jpg

王若飞手迹

IMG_8830_副本_副本.jpg

王若飞对真理的誓言

IMG_8831_副本_副本.jpg

在狱中的王若飞

IMG_8849_副本_副本.jpg

1929年,王若飞与夫人李培芝在苏联

t01a412ceb5beba08ad.webp_副本.jpg

t01825fff273689339d.webp_副本.jpg

t01073e9382f2169f02.webp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