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画像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并担任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2009年,赵尚志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青年赵尚志
赵尚志将军战斗期间条件艰苦,留下的照片非常少, 直到2004年11月,才发现赵尚志将军唯一一张真实的照片,照片是1932年8月打下巴彦县城时在照相馆拍的。图中中间坐者,个儿头小,手持马鞭的,就是时任参谋长的赵尚志。图为赵尚志(前排中)与巴彦反日游击队同志合影
赵尚志的父亲赵振铎是朝阳县的民主先驱。赵振铎本来是教书先生,在看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于是愤而从政,当上了县自治会的副议长。他提倡男人剪辫子,女人不缠足,反对苛捐杂税,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拥戴,却因此得罪了当地军阀,受到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图为赵尚志的父亲赵振铎
赵尚志将军画像
日军向北票、朝阳方向进犯
1932年6月,赵尚志离开哈尔滨,秘密前往巴彦县,化名李育才,加入到该县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在他们的帮助下,这批游击队得到了整顿,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抗日骨干队伍
赵家英雄人物。 前排左起:赵尚志(画像)、张效乾、赵振铎、赵尚文。后排左起:赵尚朴、赵尚武、赵尚英
“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影视剧照:抗联英雄赵尚志
影视剧照:抗联英雄赵尚志
1925年11月,赵尚志南下来到黄埔军校所在地——广东省长洲岛
成高子车站颠覆日军军车遗址
赵尚志将军的头骨,脸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
赵尚志头颅安葬仪式
雕塑:赵尚志在狱中
抗联当时的武器
抗联当时的武器
游击队、抗日根据地、“铁血三军”相关资料
赵尚志当时狱中的脚铐
图为赵尚志将军穿过的布满补丁的军大衣
图为赵尚志将军使用过的手枪
图为赵尚志将军使用过的匕首
图为赵尚志将军穿过的布鞋
图为赵尚志将军使用过的水壶
图为赵尚志将军使用过的火柴,里面还有没有用完的火柴
图为赵尚志将军戴过的棉帽
赵尚志将军手迹
恢复赵尚志党籍的决定
赵尚志给中共北满省委的请求书
赵尚志将军故居
赵尚志将军遇难地
赵尚志将军纪念馆
赵尚志烈士陵园
赵尚志将军跨战马雕塑
赵尚志:有名的义勇军领袖
赵尚志曾任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是东北抗联主要创始人和著名将领。毛泽东曾赞誉赵尚志等抗联将领是“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其“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赵尚志骁勇善战,坚强刚毅,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和英雄壮举,令敌人为之胆寒——日本侵略者不断发出哀鸣:“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诱捕,他威武不屈,英勇就义,年仅34岁。
把游击战术放在第一位
赵尚志在指挥抗日斗争中,十分注意总结游击战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战略战术水平。他特别强调运用机动灵活游击战术的重要性。1934年12月,在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给满洲省委的报告中,赵尚志把“完善运用游击战术”“获得胜利的军事行动”作为当前冲破敌人“围剿”的首要任务,把实施灵活的英勇的游击战术放在第一位。1935年1月,日伪集中大批兵力向哈东游击根据地展开春季“大讨伐”。为了打破敌人的“大讨伐”,赵尚志率部在宾县、双城、珠河、延寿等地纵横驰骋,频繁出击,时而袭击“大排队”或伪自卫团,时而痛击投降敌人的土匪,时而焚毁伪警察所,时而攻袭敌人据点,时而击败日伪“讨伐队”……通过一系列战斗,使敌人防不胜防,惊恐不安,整个春节始终不得“消停”,给“过大年”的敌人献上了一份“厚礼”。在赵尚志灵活机动的游击战面前,日伪军疲于奔命,难有收效,“大讨伐”最终破产。
赵尚志曾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讲:我们没有新式武器装备,要在不如人家的情况下去打胜仗,这就要“穷棒子娶媳妇——凑合破烂家什办大事”。打仗的目的是消灭敌人。所以得想办法,以鸡蛋碰石头是不合战术的。他主张与装备精良、强大而凶狠的日伪军作战必须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当打则打,当退则退,敌人来得少就打,来得多就退。需要出击时,就要不失时机地主动出击。其战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充分发挥主动的、果断的攻击精神。
熟练掌握“分散”“集中”“转移”用兵方法
赵尚志在指挥作战中能够根据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原则,熟练地掌握“分散”“集中”“转移”三项用兵方法。
分散游击时,赵尚志长于率部声东击西、智取巧攻、出奇制胜。一般说来,部队应分散开展游击活动,但要消灭敌人的一个有力据点,一支部队的力量不够,这时就要集中力量。在这个问题上,赵尚志不赞成只片面分散游击。他说:“游击游击,游是为了击。击的时候,对力量较小的敌人敢击,稍强点儿的就不敢击,那算什么精神呢?”因此,在对敌作战需要集中时,他便果断决定集中。与日伪军展开战斗,赵尚志总是根据敌我形势变化,果断地将部队化整为零,以避敌锋芒;或将部队化零为整,集中力量袭敌弱点,以攻击消灭敌人。他强调:能打就在当地打,不能打就指挥部队迅速到别的地方去。1935年3月,赵尚志集中450多人的部队攻袭只有200余名日伪军驻守的方正县城,迅速占领伪警察所、烧毁日本参事官宿舍,毙伤伪警察6人,逮捕汉奸40余名。在占城约12小时后安全撤出,奔赴延寿金坑一带分散隐蔽起来。
赵尚志在指挥作战中特别注意秘密准备与迅速行动。因为只有秘密准备才能不使敌人知晓我之行动计划,而使敌人的防御惶惶不安;只有迅速行动才能突然袭击敌人弱点,使敌手足无措,而我处于主动地位。在进攻中要迅速,在转移中也要迅速,不让敌人摸着踪影,即所谓“兵贵神速”。
赵尚志指挥退却从容、敏捷、不混乱。1934年11月,赵尚志率200余人行至方正与宾县毗邻地区腰岭子附近的肖田地时,不意与700余人的日伪军相遇。面对强敌,赵尚志沉着指挥应战,在毙伤100余名日伪军后井然有序地乘夜突围。日军头目对赵尚志部作战之英勇、退却时纪律之严整、行动之敏捷,且能巧妙越过他们的堵击队更是表示惊奇,称这是“德国式联军的退却”。
“十种游击战术”
“不打硬不攻坚,不胜利不作战”是游击战术的“铁则”。据此,赵尚志归纳出运动战与阵地战;外线战与内线战;进攻战与防守战;歼灭战与消耗战;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避实就虚,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迂回奇袭;小包围与大包围;诱敌、毁敌、间敌、疲敌、惑敌;敌在明处我在暗处,行踪飘忽,出没无常等“十种游击战术”,有些战术还具有战略意义。
“外线战与内线战”。外线战是部队处于进攻和对敌实施包围态势下的作战,而内线战是部队处于防御和被包围态势下的作战。赵尚志在指挥作战中,善于积极开展主动出击的外线作战,也善于将内线作战转变为外线作战。1934年5月攻打宾县县城战斗、8月攻打五常堡战斗是外线作战的典型;1934年6月的三岔河之战、11月的肖田地之战皆是内线作战转变为外线作战的实例。
“进攻战与防守战”。赵尚志历来主张向敌人主动进攻,只有积极主动进攻,才能有效打击敌人。但是要有适当时机,而不是蛮干、硬干、胡干。他率部开展的战斗多数是“进攻战”。当敌人前来攻击时,赵尚志并不主张消极地在原地防守,而是转移他地,以逸待劳,再变防守为进攻。1935年春赵尚志指挥的反“讨伐”系列战斗就是用积极进攻作为有效防守的成功范例,也充分体现了“避实就虚,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法。
“诱敌、毁敌、间敌、疲敌、惑敌”。《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赵尚志在领导抗日游击战争中,将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兵法与当时战争实际状况相结合,灵活加以运用。诱敌深入是赵尚志常用的战法,把敌人引诱到选择好的地形内或埋伏地,消耗、疲惫敌军,再进行进攻,以消灭敌人。赵尚志还经常率部化装成日伪军以迷惑敌人,戏剧性地把伪警察、“大排队”等日伪武装缴械、消灭。
“敌在明处我在暗处,行踪飘忽,出没无常”。赵尚志出兵经常是行踪飘忽,出没无常,神出鬼没,使敌人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有突如其来、神兵天降之感。赵尚志还常常把自己置于有利的暗处,使之不被敌人发觉,而想办法把敌人调动到明处,以利于攻袭敌人。不仅打仗如此,就连站岗放哨,赵尚志也注意让战士处理好明暗关系。一次,赵尚志和副官夜间查哨,他看到哨兵在明处来回走动,便指着哨兵对副官说:“把自己完全暴露在明处,这不是白送死吗?”于是,赵尚志走到哨兵跟前,向他讲解站岗要在暗处的道理。他的话使哨兵和副官很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