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在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2009年9月,闻一多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青年时代的闻一多
1919年9月,闻一多(三排左三)等发起成立美术社。图为美术社成员合影
五四运动时期
1923 年,闻一多(后排右二)与梁实秋(前排右二)等留美同学合影
1940年,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在云南大普吉镇合影。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
闻一多夫妇
闻一多夫妇合影
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有几篇论述唐诗的经典文章,《宫体诗的自赎》就是从中国诗歌精神演变史的角度阐述《春江花月夜》诗中“夐绝的宇宙意识”,说它洗净了“梁、陈、隋、唐四代宫庭所遗下了那份最黑暗的罪孽”,“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春江花月夜》净化了诗人的灵魂,意义非同小可,它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盛唐之诗扫清了道路。闻先生的话加深了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
1932年3月上旬,陈梦家在闻一多的邀请下来到了青岛,当其助教
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生活的现代文人,左一为闻一多
闻一多全家福
抗战时期的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授课盛况
“簇新的,整齐的楼屋,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路伸展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起伏在山冈上如一条蛇。谁信这个现成的海市蜃楼,一百年前还是个荒岛?”——《青岛》· 闻一多
闻一多用过的笔
闻一多作品《夕潮拍岸》
闻一多在离开美国前创作的组诗《七子之歌》,1925年7月首次发表于《现代评论》
1940年7月,梅贻琦签署的闻一多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任命书
闻一多 行书 立轴 钤印:一多印信(白) 戎马书生(朱)
闻一多 隶书 立轴 纸本 释文: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所之 履,莫大乎忠 。忠经文,丈夫虽死心如铁,烈士当危气若云,安重根语 一多。钤印:闻一多印(朱)
闻一多在治印
闻一多 华罗庚印 边款释文:甲申岁晏为罗庚兄制印兼之铭曰:顽石一方,一 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怆,也不阔绰,陋于 牙章,雅于木戳,若在战前,不值两角
素描:闻一多
油画:闻一多
《闻一多传》
杀害闻一多、李公仆的凶手蔡云旗(1916年-1958年4月26日),江苏省盐城人,1937年加入国民党,先后担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游击大队长、谍报组长等职务,1946年7月,蔡云旗在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并率领特务进行跟踪、监视,先后将李公朴、闻一多杀害;建国后,蔡云旗回乡潜伏,1957年被捕,次年被判处死刑。
闻一多先生被暗杀现场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战士:闻一多
阳春三月,位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畔的闻家铺村,被成片的金色油菜花包围着。一幢幢红砖白墙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分布其间,构成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这里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战士闻一多的家乡。
闻一多,1899年生,湖北浠水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是清华新剧社、美术社的发起者,曾担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及《清华学报》编辑。
1919年,闻一多参加五四爱国运动。6月,他作为清华学校学生代表去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学习美术,同时继续投入大量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其间,他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1923年在国内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闻一多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并在北京大学教授外国文学。1927年应邓演达之邀,到武汉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负责艺术股工作。不久,闻一多离开部队,到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外文系主任。1928年3月,他参加《新月》杂志的编辑工作,同年秋到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1932年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他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党通过不同渠道,给他送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发表后,他说:“五四给我的印象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地向五四宣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政策。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1946年6月29日,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的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
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当天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为建立新中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