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009年9月,鲁迅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少年时代的鲁迅
青年时代的鲁迅
在日本求学期间的鲁迅,当时他年仅28岁
鲁迅1909年在东京的和服照
从日本刚留学归来的鲁迅
鲁迅中年时期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在南普陀的留影。摄于1927年1月2日
鲁迅
鲁迅
鲁迅
1933年5月1日摄,鲁迅最喜欢的照片。5月的上海还穿两件毛衣,只因毛衣是许广平所织
鲁迅
鲁迅
鲁迅
鲁迅
鲁迅
鲁迅
鲁迅
鲁迅
图为鲁迅与青年木刻家
许广平与鲁迅
鲁迅夫人许广平于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番禺一士大夫家庭中,祖父曾任浙江巡抚,到了其父亲这一代已家道中落,母亲则是商人的女儿,富有诗书。
许广平年轻时代,出身自广东政学军三界名门的许家
鲁迅、许广平夫妇与儿子周海婴
鲁迅与儿子周海婴
1927年,鲁迅与许广平的第一次合影
鲁迅、许广平与儿子周海婴
鲁迅、许广平与儿子周海婴
鲁迅和许广平等
鲁迅一家人
周海婴(1929年9月27日-2011年4月7日),男,出生于上海,浙江绍兴人,周树人(即鲁迅)和许广平(即鲁迅爱人)的儿子。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业余无线电呼号BA1CY)等 。2011年4月7日凌晨,周海婴因重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周海婴
周令飞,鲁迅长孙,周海婴长子,1953年生于北京,1969年北京景山学校毕业,16岁参军,并在部队中入党。曾在东北高炮某部当兵,后到解放军画报社当摄影记者,转业后到人民美术出书社任职。1980年出国深造,赴日本富士电视台进修电子媒体。1982年赴台湾结婚,1999年返回大陆工作。
周令飞现任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院长、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
难得一见的鲁迅开怀大笑的照片
鲁迅与外国友人的合影
1936年10月19日,55岁的先生终于累了,放下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所有热爱和期望,离开了纷扰的世间。
鲁迅先生的逝世,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和文学艺术界,人们闻讯赶来,都希望与这位“没有半点媚骨的人”见上最后一面。由于前来吊唁的人实在太多,经许广平与鲁迅好友商量,成立了专门的治丧委员会。他们是: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等人,当时主席也是委员会成员之一,而且是宋庆龄亲自指定的。 图为鲁迅先生的灵堂。
鲁迅先生在去世前立下遗言,葬礼不收礼金。当时发布的讣告中有这么一句话:依先生的遗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词花圈等以外,谢绝一切金钱上的赠予。
在万国殡仪馆,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10月22日下午1时50分,是下葬的时间,移灵时,胡风、巴金、鹿地亘、张天翼、曹白、萧军等16位知名人士亲自抬棺。
在上海居住期间,鲁迅先生和宋庆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众人公推先生的葬礼由宋庆龄主持。宋庆龄亲自在万国公墓,为先生选择了一块墓地,还为他选了棺木,而这一切的费用都由她自己承担。 珍贵的鲁迅葬礼现场影像,场景上海史所未见,图中宋庆龄亲手扶棺。
鲁迅先生葬礼
鲁迅先生葬礼的送葬队伍多达5000人。道路两侧前来参加送葬的群众,更是有数万人之多,从徐家汇一直排到万国公墓,绵延十多公里。此场景也被叶圣陶记录在了他的文章《相濡以沫》中,他称之为“这样的事,上海从未有过,全中国从未有过了。”
人们心情沉重,无一不沉浸在失去先生的悲痛中。当时社会,各种势力繁多,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斗士、先驱、导师、革命家;厌恶鲁迅的人,说他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亲近他的人则说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头儿。
到墓地时,已经是人山人海。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等先生立在高台上。蔡元培、宋庆龄先生致悼辞后,沈钧儒先生讲话。
鲁迅先生葬礼
三兄弟从左至右: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
鲁迅及其原配妻子朱安
朱安与鲁迅的结婚洞房。朱安,鲁迅的原配夫人,1878年6月生于浙江绍兴。
鲁迅当年卧室兼书房
鲁迅之墓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出生,浙江省绍兴县人。17岁离开家乡,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后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在日本,有两件事促使他改变了初衷。一是他无法忍受那些有着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无端歧视。二是在观看日俄战争教育幻灯片时,画面上一个被指控为俄军侦探的中国人被日军抓捕后要被砍头示众,而画面上许多中国同胞却麻木不仁。这极大刺痛了他的心灵。他痛感: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认为首先要改变国人的精神。于是,他弃医从文,志向文学。
190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绍兴初级师范学堂等任教。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他来到南京,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后随临时政府迁北京,继续在教育部任职,直到1926年8月离开。
在北京工作时期,他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和新文化运动,结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他以自己犀利的杂文和新颖的小说为新文化运动呐喊。1918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长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这个社会的呼声。此后,连续创作了《药》《孔乙己》等优秀白话小说和大量杂文。
1926年,他因参加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支持学生,声讨军阀政府,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8月被迫离开北京,先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开展了左翼文化运动,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残酷迫害和镇压。1927年10月,鲁迅来到上海。他不顾反动当局的迫害,积极参与革命的文艺运动,以满腔的热情宣传进步思想,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1930年3月,鲁迅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任常务委员,与瞿秋白等人一起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1933年,他担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与宋庆龄等一起为营救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关押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而斗争。他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表示“我无条件加入这战线,那理由就因为我不但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
正当他全身心投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之时,病魔却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在上海逝世。上海民众自发地为他举行公祭。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他的遗体被从万国公墓迁葬至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如《祝福》《阿Q正传》《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等,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800多万字的皇皇著译。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中国现代文学的旗帜和奠基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他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有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