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华(1912年6月2日—1979年2月7日),男,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墩乡戴家铺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苏振华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排长、连政委、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大队大队长、旅政委、纵队政委、军区副政委、兵团政委、军区政委、军区司令员、省委书记等职,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长沙战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潘溪渡战斗、平原游击战、邯郸战役、巨金鱼战役、鲁西南战役、高山铺战役、宛东战役、豫东战役、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等。苏振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海军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常委、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等职,对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9年2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
抗战时期的苏振华
苏振华
1939年冬,范景新(前排左起)、罗瑞卿、苏振华、王平在抗大总校挺进敌后办学到达第3军分区驻地唐县套里村
苏振华和罗荣桓在抗日战争时期
1940年春,苏振华(右三)和王平(后左一)、陈漫远(后左三)与留在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的抗大女学员在一起
苏振华在抗战年代
苏振华与刘伯承等
抗战时期,冀鲁豫军区政委苏振华和司令员杨得志等
1950年初,苏振华在作报告
建国初期的苏振华同志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签发的任命
1951年,周恩来签发的任命
苏振华将军,1961年7月16日摄
建国后的苏振华
建国后的苏振华(左)与邓小平等合影
苏振华(右二)与叶剑英等
苏振华视察海军舟山基地
苏振华看望218舰轮机舱主机区队官兵
1957年3月6日,毛泽东主席接见海军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代表 前排左起:谭政、萧劲光、粟裕、毛泽东、贺龙、甘泗淇、苏振华、罗舜初
苏振华在陈永贵陪同下参观大寨
苏振华陪同邓小平、叶剑英
苏振华陪同叶剑英元帅视察海军
1977年,苏振华陪同华国锋、叶剑英接见海军会议代表
1977年,苏振华(右一)陪同华国锋接见海军会议代表
苏振华(左起)和聂凤智、叶剑英、廖汉生、杜平在南京
苏振华与萧劲光司令员视察舰队
苏振华(左二)与叶剑英(右二)、杨得志、王平等在一起
苏振华将军
苏振华与夫人陆迪伦及子女
苏振华(左六)与中央工作组和上海市委同志们合影
苏振华在广西视察
苏振华出访苏联
苏振华和工作人员在一起
苏振华将军与夫人陆迪伦及子女合影
苏振华将军夫人陆迪伦遗像
苏振华将军及夫人陆迪伦以及子女们
苏振华将军与夫人陆迪伦
苏振华将军与夫人陆迪伦
苏振华将军与夫人陆迪伦及两个儿子
苏振华将军与夫人陆迪伦及部分儿女
苏振华将军和夫人陆迪伦及孟玮子女
苏振华将军和夫人陆迪伦及儿子
苏振华将军和夫人陆迪伦及儿子
苏振华将军和夫人陆迪伦
苏振华将军夫妇及儿子
苏振华将军夫妇及儿子
苏振华夫人陆迪伦年轻时
苏振华为了对夫人陆迪伦的尊重,把他跟陆迪伦生的两个儿子都改姓陆,分别叫陆一、陆二。图为陆迪伦与儿子陆一、陆二
苏振华将军与夫人陆迪伦
苏振华将军与夫人陆迪伦合影
苏振华将军与夫人陆迪伦
60年代,苏振华、陆迪伦夫妇与苏振华母亲李定贞及子女合影
苏振华将军住301医院手术后夫人陆迪伦陪护
苏振华将军逝世后邓小平看望家属
苏振华将军追悼会
苏振华将军追悼会上邓小平致悼词
苏振华将军的骨灰洒在祖国的海洋里
苏振华将军之墓
苏振华将军之墓
苏振华,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苏七生。1912年6月2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墩戴家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 岁起就开始放牛割草、上山打柴,年龄稍长即从事农业劳动。1926年参加儿童团。1927年参加少年先锋队。1928年参 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1929年参加游击队,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改 名苏振华。曾被选为连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参加过长沙战役。同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起在红5军任排长、 连政治委员、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治委员、红5师第13团政治委员。曾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因在作战 中英勇顽强,负伤不下火线,被授予三等红星勋章。长征初期,率部参加攻克土城、娄山关、遵义城等战斗。后任红4 师第12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到陕北后,参加直罗镇、东征战役。1936年6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因学习刻苦、 成绩优良,被毛泽东称为“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1937年1月红大改为抗日军政大学后,任第2、第1大队大队长。
抗日战争初期,继续在抗大学习和工作。1939年7月随罗瑞卿率领部分学员到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1940年5 月起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后为教导第3旅)兼鲁西军区政治委员,曾与杨勇一起组织指挥潘溪渡战斗。1941年5月 任八路军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参与组织领导冀鲁豫边区军民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伪军“扫 荡”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犯,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其间曾深入斗争实际,先后总结出曹楼、倪庄、刘岗 3个村以百余人的武装,同日军的“四笼政策”坚持斗争,以及冀鲁豫军区小部队分散活动的成功经验。1944年5月冀 鲁豫军区与冀南军区合并后,任新的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 豫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与杨得志率部参加邯郸战役。1946年12月兼任第1纵队司令员,率部长途行军千余里参加 巨金鱼战役。西台集战斗中,坚持在前线实施不间断的指挥,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68师主力4000余人,受到野战军通 令嘉奖。1947年5月与司令员杨勇率部参加鲁西南战役,在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后,一举攻克郓城,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 军1个纵队单独攻坚、围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又2个旅的先例。后率部参加进军大别山,参与指挥高山铺战役,所部因战 绩突出,被野战军记大功1次。1948年率部参加宛东、豫东、郑州战役。淮海战役中,率部参加阻击和围歼黄维兵团。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政治委员,参加渡江战役后,率部直出浙赣线,解放衢州、景德镇、上饶等20余座城 镇。同年11月进军西南,解放贵阳,任贵州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兼省财政经济委员会 主任。领导贵州军民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
1954年4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7年2月任海军政治委员。大力加强海军各级中 共组织的建设,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作战、训练等各项实际工作中去。领导总结出舰艇出海三阶段政治工作和海 军航空兵飞行四阶段政治工作等经验。参与领导组建海军科研机构,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对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起了 重要作用,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作出重要贡献。1959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1973年1月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1974年2月参与指挥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1975年1月任中央军委常委。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 任。团结带领广大军民迅速稳定了上海的局势,使工业生产产值逐月上升。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 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 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79年2月7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