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曾任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国政治家,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李立三于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到中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分别在武汉、上海和广州进行工人运动。其中1922年安源大罢工中任罢工总指挥;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1924年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工委员会书记;1925年五卅运动中再次任罢工总指挥。从1927年起他任中共中央常委,1930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部长。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1960年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是中共第四至八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李维汉(1896年6月2日-1984年8月11日),化名罗迈,湖南省长沙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出生于长沙县高桥镇学仕桥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4月,李维汉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建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6月,同周恩来、赵世炎等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李负责组织工作。年底回国,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八七会议后,李一度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字润寰,又名和仙、泽膺、林彬,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中共领导人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学友和战友。1919年春偕母亲、妹妹蔡畅与女友向警予前往法国,毛泽东到上海为蔡送行。在巴黎参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他“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认真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很快接受共产主义,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法国勤学,拒绝俭工,并随身携带字典致力于翻译外文著作。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他先后给毛泽东等写信,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要发展中国革命,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这个党为“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他的主张“深切赞同”。同时,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方针及组织原则也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为党的创建和早期党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1921年下半年因组织勤工俭学学生闹学潮,被法国政府拘捕,旋即并被武装驱逐出境。与妻向警予返国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在中央机关工作。担任过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等要职,并且曾于1925年出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28年因疾病赴莫斯科治疗,1931年回到上海支援中共广东省委,后前往香港。1931年被顾顺章出卖,被港英警方逮捕,后从香港引渡回广州。虽受尽广东军阀陈济棠的酷刑,仍坚不吐实,最终在1931年8月遭铁钉钉死在监狱的墙壁上,年仅36岁。
向警予(1895年9月4日-1928年5月1日),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人,土家族。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1895年生于湖南湘西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向警予兄弟姊妹共10人。1903年进入长兄在县城开创的新式小学,之后到长沙进入湖南第三、第一女子师范和周南女校。 1918年参加了新民学会。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0年与蔡和森在法国结婚。 1922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委员,并任中央妇女部部长和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主编《妇女周报》。 1923年领导上海丝厂和烟厂的女工罢工。 1925年去莫斯科大学学习。 1926年与蔡和森在莫斯科离婚。 1927年回国后,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与陈独秀发生了争论。 1928年春,向警予因叛徒出卖在汉口法租界被捕。 1928年5月1日在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被处决,终年33岁。
蔡畅(1900年5月14日-1990年9月11日),生于湖南湘乡(今双峰县)荷叶光甲堂,乳名毛妹子,是蔡家第六个孩子。1915年入长沙周南女中,1919年偕母亲葛健豪和哥哥蔡和森嫂子向警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李富春结婚。1925年自莫斯科回国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委副书记、国民党中央妇女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1948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1949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联主席。后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富春(1900年5月22日-1975年1月9日),男,湖南长沙人。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曾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等要职。夫人蔡畅。1900年5月22日生于湖南长沙,并在此度过童年和学生时代。1919年从长郡中学到法国勤工俭学,积极参加留法学生的革命活动。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赴苏联学习,同年回国,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第二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随后一直跟随中共,参加了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国共內战。
张昆弟(1894年3月18日~1932年5月)号芝圃,湖南益阳桃江县板溪乡人。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蔡和森、毛泽东结为好友。1918年4月,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新民学会。1919年10月,与李维汉、李富春等40余人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2月回国到上海。1931年春,张昆弟以中共中央“工运特派员”身份到湘鄂西苏区开展活动,张任湘鄂西省总工会党团书记。时仅数月,在张的领导下,监利、江陵、汉阳等中心县工会组织相继成立,会员发展到2万余人。他从中挑选2300余人参加红军,为发展苏区建设和扩大红军作出了贡献。曾任湘鄂西总工会党团书记、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1932年遭到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被惨杀于洪湖翟家湾。
罗学瓒,1893年12月出生,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1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该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为同班同学。1918年4月新民学会成立后为第一批会员,并成为骨干。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和李维汉等组织了“工学励进会”。曾先后在蒙达尼公学学习和在施乃德钢铁厂做工。1927年9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湘潭工委书记。1928年5月被调到上海工作,后被派往山东做党的工作并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1929年被派往杭州,参加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工作,先任省委宣传部部长,随后任省委书记。不久被敌人逮捕。1930年8月27日在杭州被秘密杀害,年仅36岁。
高风(1886-1926),中共保定市委书记,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原名高梅村,1886年2月生于湖南省华容县。1920年12月,他与罗喜闻、何长工等120余人,从上海乘船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到巴黎朗古尔工厂做杂工。在周恩来、赵世炎的帮助下,他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和罗喜闻创办了《海外乡谈》,斗争矛头直指国内反动当权者和土豪劣绅。1923年2月,他出席少共临时代表大会,并转为中共正式党员。3月,同赵世炎、王若飞等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1926年4月,任中共保定市委书记。1926年9月16日被捕。10月7日就义,时年40岁。
佘立亚(1897年-1927年5月),中共党员,湖南省长沙县人。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出身于富裕家庭。1919年受“五·四”运动和学校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怀有改造中国的志向。自费赴欧洲留学,结识周恩来、李富春、王若飞等勤工俭学青年,受进步思想影响,加入勤工俭学队伍,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1925年佘立亚奉调从法兰西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中共郑州地方党团书记等职。后调到上海负责铁路工人运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被逮捕,施以腰斩。殉难时30岁。
李林(1896-1931),湖南宝庆府邵阳县人。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19年10月31日,李林与李维汉、李富春、张昆弟、贺果等162名青年,在上海乘宝勒加号邮船去法国。历时38天,航程三万里,于1919年12月7日抵达马赛,12月9日到达巴黎。3个月后,李林被分到哈佛柳工厂做工,先做钳工,后改做车工。1920年1月,李林在巴黎与李维汉、李富春发起成立工学励进社(后改名工学世界社),初期会员有30多人,宗旨是“追求真理寻找出路”。他们向破坏勤工俭学的中外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同年九十月间,工学世界社邀请在法国的蔡和森参加会议,确定了“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的社会革命"的宗旨,与新民学会的宗旨完全一致。1922年6月3日,由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发起,召集陈延年、王若飞、李林等51人在巴黎近郊的森林里秘密开会,成立了旅欧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李林是少共的骨干。方志刚等留法学生就是通过李林、薛世伦两人培养、介绍入团的。 1922年8月,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成立。许多少共团员入了党。李林是第一批党员发展对象,于1923年在法国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7月,因国内革命战争的需要,周恩来准备回国。临行前,旅欧支部31名成员在巴黎合影留念,李林坐在第一排紧靠周恩来。 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形势发展很快,从1923年起,旅欧党团组织有计划地分批选派党团员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周恩来亲自负责此项选派工作。聂荣臻、李林等27人是第三批,于1924年9月22日离开巴黎去苏联。10月份进入东方大学学习。任苏区彭杨军事学校副校长。1931年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
何长工(1900年12月8日-1987年12月29日),原名何坤。中国湖南华容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8年中学毕业后前往北京长辛店半工半读。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年底赴法国留学。1922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前往比利时打工。1924年,受命回乡从事秘密活动。 1927年9月,随同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后受毛派遣与井冈山当地地方武装王佐、袁文才谈判,成功地将部队带上井冈山,后负责对袁、王部队的改编工作。何长工也是朱毛会师的关键人物,他奉毛泽东之命到韶关寻找朱德部队。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党代表。红四军前往江西南部后,何率部坚持游击战。1930年5月,何升任红八军军长,进入红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1931年,任红军学校校长。1932年3月,任红五军团红十三军政委,负责对宁都暴动部队的改编工作。1934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夕,何作为密使,同潘汉年同广东军阀陈济棠开展谈判,达成互不侵犯的约定,减少了红军的损失。遵义会议后,任红九军团政委,同罗炳辉一道开展侧翼行动,配合主力红军的行动。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两延(延长、延川)河防司令员兼政委,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校长。放战争初期,任东北军政大学代校长。1947年起任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重工业部副部长、代部长,1952年后长期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1977年12月,任中央军事学院副院长。他是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他还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7年12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著有《难忘的岁月》。
欧阳钦(1900年-1978年5月15日),字惟亮,曾名杨清、杨文渊。湖南宁乡县石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欧阳钦幼年为孤,为外祖父母抚养,考入长沙市长郡中学,结识李富春、萧劲光、杨东莼等。此后考入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后赴法勤工俭学,之后指派进入莫斯科苏联红军学校。1926年,加入叶挺指挥的独立团,参与北伐。国共第一次分裂后,进入上海,担任中共中央特科总务科科长,随后改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三军团第六师政治部主任、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位,参加长征。 1936年,担任中共陕甘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此后调赴西安,担任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旅大地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共旅大市委书记兼市长。之后,再升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兼黑龙江省省长,期间为大庆油田定名,并组织大庆油田生产。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之后升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5月15日,欧阳钦在北京病逝。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县江背镇)人。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1912年,徐特立受长沙县首任知县姜济寰之邀,创办长沙县立师范(今长沙师范学校的前身)。1919年-1924年6月,42岁时徐特立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并考察了比利时和德国的教育。1924年夏,徐特立回到长沙,创办长沙女子师范(1926年并入长沙县立师范),担任校长,同时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即稻田师范)校长;1927年夏,白色恐怖泛滥成灾,徐特立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徐特立参加南昌起义,担任革命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年,徐特立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末,徐特立回国赴江西根据地,后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任教育部副部长,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徐特立参加长征。1940年,徐特立在延安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他是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建时期任职时间最长的院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特立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后因身体原因请辞。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