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李聚奎

日期:2022-04-05         

u=1237096838,3614033931&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1995年6月25日),原名李新喜,男,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后勤工作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顾问。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5年6月25日逝世。

624785935f60c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部分开国上将图

624785c0759f5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57位开国上将图

0dd7912397dda144c980a722b8b7d0a20df48691_副本.jpg

李聚奎将军戎装照

u=2219317097,1309746841&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_副本.jpg

年轻时的李聚奎

962bd40735fae6cdcef724aadd4fad2340a70fba_副本.jpg

长征时的李聚奎

0ff41bd5ad6eddc425fdd4ee89cee8f5526633ae_副本.jpg

      1930年6月,红4军、红6军(7月份改为红3军)、红12军组成红一军团,朱德为军团长,毛泽东为政委,李聚奎在红3军中任支队长

b999a9014c086e06993b8499ad1d25fc0bd1cb6b_副本.jpg

1933年2月,李聚奎带领红9师战士,奔赴江西宜黄南部的大龙坪。离大龙坪还有半公里时,李聚奎命令部队展开战斗队形,准备战斗,同时他指挥红9师战士对敌人穿插包抄,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红9师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次战斗,以红9师伤亡46人的代价,不仅俘虏了敌军师长李明,而且还消灭了敌人一个师部和1个旅共3000多人。

b17eca8065380cd74e0d829b72b80f33588281bd_副本.jpg

李聚奎与战友们合影

b2de9c82d158ccbfd504704a19d8bc3eb1354102.webp_副本.jpg

1946年,李聚奎(右一)在齐齐哈尔与中共中央西满分局领导合影

u=58997991,458601688&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李聚奎将军(右一)

u=2949014989,3035689372&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38dbb6fd5266d0163f409f7246d7760034fa3516_副本.jpg

u=4253983785,3972792048&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_副本.jpg

李聚奎上将(前右四)

9922720e0cf3d7cae5bb3a2023e31c0e6a63a91f_副本.jpg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毛泽东的这两句《渔家傲》词,以磅礴的气势描写了1931年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的名字随着诗文流传,不少人至今仍能说出他的身份、来历。但少有人知道完成这场漂亮的歼灭战、活捉张辉瓒的红军团长叫李聚奎。他曾在长征中带领红1师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被称为红军的“开路先锋”,也是后来的开国上将之一,一生充满传奇。图为毛泽东接见李聚奎将军

u=449070980,3438440086&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李聚奎将军

u=450380123,2442677597&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李聚奎将军(右)

u=709368303,2121339613&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李聚奎将军(右)与杨得志将军亲切握手

u=32677119,266038955&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奎(右一)与邓小平(左二)等在一起

u=2147212910,2171427416&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奎将军

u=1388103786,1998356466&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李聚奎上将与夫人王惠颖

158453903_48_20190410110234909_副本.jpg

李聚奎上将与夫人王惠颖

u=3109621474,4290577678&fm=253&fmt=auto&app=138&f=JPG.webp_副本.jpg

晚年的李聚奎上将与夫人王惠颖

4b90f603738da9774ca1add562ad5a1e8418e342_副本.jpg

李聚奎上将和夫人王惠颖与子女合影

u=788321415,4084064005&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_副本.jpg

1961年,李聚奎将军全家福

u=1780434075,2903463328&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李聚奎将军全家福

f31fbe096b63f6247acacd9254b849ff184ca394_副本.jpg

李聚奎上将80岁时写的自勉

u=3157268228,3752533011&fm=253&fmt=auto&app=138&f=GIF_副本.jpg

u=3445368194,1880218525&fm=253&fmt=auto&app=138&f=GIF_副本.jpg

a08b87d6277f9e2f5f0863aecdcc4b23b999f35f_副本.jpg

5243fbf2b2119313c5003ac065380cd791238d7b.webp_副本.jpg

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624cdf59d8753.jpg

晚年的李聚奎上将夫人王惠颖(左二)

李聚奎上将(右)

李聚奎上将(左)

u=3022246007,3680126584&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_副本.jpg

晚年的李聚奎上将

8d5494eef01f3a2965daa1df9425bc315c607c94.webp_副本.jpg

飞夺泸定桥历史照片

aec379310a55b319e04f470543a98226cffc170f.webp_副本.jpg

红军渡——大渡河渡口

360se_picture (2)_副本.jpg

涟源市龙塘镇新石桥村李聚奎将军故居

360se_picture (1)_副本.jpg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陈列室中的李聚奎将军雕塑

李聚奎幼年读过两年私塾,10岁起开始干农活。1926年夏到长沙入国民革命军第8军,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7团当排长。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队长,随彭德怀转战井冈山。红4军主力向赣南出击后,随第30团留守井冈山,参加第三次反“会剿”。突围时,带领中队抢占有利地形坚守四昼夜, 掩护30团主力顺利撤离。1929年夏任红5军第4纵队8大队大队长。1930年1月随黄公略到永新,参加组建红6军的工 作,先后任第3纵队代理纵队长、第4大队大队长、红3军(红6军改称)第9支队支队长、第9师27团团长。在第二次反 “围剿”作战中,曾带领传令班乘夜间敌混乱之际,抓获100余俘虏。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后,历任红8师、红7师、红9师师长。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率红9师直插大龙坪,以极小代价全歼国民党军52师师部和1个团,俘师长李明。1933年任红1师师长,同年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率红1师先后参加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和占领芦山城等战役战斗。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参谋长。1936年11月随西路军转战甘肃,调任红9军参谋长。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 后,只身一人千里行乞,历尽艰险到达延安,复任红31军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参谋长,随部在太行山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创建游击根据地。先后参加神头岭、响堂铺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役战斗。1938年5月随徐向前赴冀南抗日根据地,任第129 师青年纵队政治委员。同年冬到鲁西北地区组建第129师抗日先遣纵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黄河以北、津浦路以 西地区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1年后调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1纵队副司令员、新编第1旅旅长兼太岳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领导军民多次粉碎日伪军“扫荡”,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1944年初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干部队到承德,任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1946年1月指挥冀晋纵队取得古北口保卫战的胜利。后调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执行处副处长。1947年1月起任西满军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司令部参谋长、西线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政治委员。参与组织了辽沈战役和东北野战军入关的后勤保障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参与组织实施海南岛战役。1950年夏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领导组建军区后勤机构,筹措战备物资。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组织领导东北军区后勤人员保障志愿军进行五次战役的物资供应。1952年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任院长。1955年任国家石油工业部部长。1958年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66年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77年任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1-1988年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 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6月25日在北京病逝。著有《李聚奎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