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2月5日至9日在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境内连续召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者有周恩来、毛泽东、博古、王稼祥、朱德、陈云、刘少奇、邓发、凯丰等。会议讨论红军战略方针,并作出了《遵义会议决议》《决议大纲》《中央书记处致项英转中央分局电》《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的指示》《军委关于我军向川滇黔边发展的指示》《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为创造云贵川边苏区而斗争》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会议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红军回师黔北和缩编部队。扎西会议是长征中十分重要的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最后完成,也是张闻天同毛泽东紧密合作,协力领导全党全军的良好开端。
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后党中央于1935年2月在扎西境内召开一系列会议的统称,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什么要召开这样一次会议?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但是,由于遵义会议是在敌人实行严重的白色恐怖、革命形势极其严峻的态势下召开的,会议仅持续三天。如常委分工、军事路线等许多问题并未得到及时解决。
在执行遵义会议作出的渡江入川的决策失利后,红军被迫进入川南、黔西北、滇东北一带集结。在行军途中,中央政治局领导红军边打、边走、边开会,从1935年2月5日至2月9日,在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扎西县境内,在水田寨、大河滩、扎西寨连续召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
扎西会议完成了遵义会议后的“常委分工”即博古交出中央大权,包括当时中央“几担装有文件和印章的挑子”,由张闻天接替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负总责任。同时,鉴于国民党在川西南重兵防守围堵的恶劣态势,改变了遵义会议上决定的在川西南或川西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方针,作出回师黔北的灵活机动的战略决策,真正摆脱了军事指挥上的教条主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遵义会议后,由张闻天负责根据与会各方讨论情况起草《遵义会议决议》,该决议在扎西会议上得以通过,以书面形式确保全党在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的转变上达成了共识,为毛泽东进入前敌委员、形成新的“三人团”及接下来的“毛洛合作”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便于调动队伍,会议决定对军队实行精简缩编,将原有建制的30个团缩编为17个团。遵义会议前,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加之国内形势紧迫,导致在长征后的4个月时间里,中央失去了对各革命区与红军部队的领导。扎西会议改变了对中央苏区“无指示、无回电”的状况,针对项英连续发电报询问行动部署,中共中央致电项英并转各中央分局,要求他们在中央苏区及邻近苏区的地方坚持开展游击战争等策略,重新恢复对各革命根据地及红军的领导指挥。
扎西会议是中国革命在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后的新起点。它保证了遵义会议所开创的历史性转折得到实现,开启了张闻天与毛泽东紧密合作、正式领导全党全军的序幕。它也是长征战略转变的重要一环。关于扎西会议的意义,正如朱德之孙朱和平少将所说:“从扎西会议以后,纠正了当时‘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我们党开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个是扎西会议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经验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