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张思德》——从“小士兵”的角度看延安

日期:2023-11-09         

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你也许会一下就想起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等等一些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但事实上我们的延安中更多的是那些普通的、质朴可爱的“小士兵”。电影《张思德》便以延安普通“小士兵”的角度讲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654c3d9ea7bce.jpg

故事简介:《张思德》是中影集团、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市委宣传部为纪念6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的演讲《为人民服务》而联合制作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由导演尹力执导,吴军、唐国强主演,于2004年9月8日上映。

剧情介绍: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1944年,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张思德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654c3e071f08b.jpg

抚往看今:一部出色的电影,往往离不开一个出色的剧组。在拍摄老街那场戏时,剧组找来了200多名群众演员。因为是非职业演员,副导演张嘉禾要给每一个人说戏,告诉每一个人“你是谁,你要做什么,你应该怎么做”。还要想办法解决在影片拍摄时,如何做到让他们不跟主要演员抢戏,不要让眼睛盯着镜头看等等问题。这是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差事,然而张嘉禾没有半句怨言也没有一点架子,耐心地教着群众演员们,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这场戏的拍摄。

接到出演张思德任务时,吴军体重76公斤,为了与主人公的体形相似,吴军自创了一套“魔鬼减肥法”,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体重从76公斤减到了66公斤。他每天穿着厚厚的减肥服爬两次虎头山,在山上跳绳2000下;晚上围着所住的大院跑10圈,一天下来汗水能打湿3套衣服;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只吃3个小苹果。

影片以黑白片影像呈现那个历史年代,因此在道具、布景上要求十分苛刻和严谨。影片拍摄了3个多月,剧组从榆林、佳县、米脂、绥德、延安一路下来,拍摄现场都在山上沟里,每次转场有三四个小时的路程。为了保证9月8日全国公演正常进行,剧组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最长的一次,连续干了25个小时,从早上4点钟出发,干到第二天早上5点钟,回来睡了4个小时又出发。

654c3df9e13be.jpg

观影思考:和其他一些同题材的电影不同的是,《张思德》是立足小人物拍摄出的一部颇具大片风度而又细腻感人的主旋律电影。《张思德》中毛主席、张思德等人物并不都是完美的,但影片通过一个个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他们不一样的一面,将他们塑造成真正有血有肉有感情有人格的“人”。细微之处显大义的情节安排,以情动人,感人至深,电影完全从细节入手,在张思德和保育院的孩子、战友、领袖毛主席各种关系中,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普通战士的一生。《张思德》的大片风度不是来源宏大叙事的角度,相反这部电影真诚讲述了一个普通的革命战士的淳朴,真实展现了延安学习生产的场面,充分表现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一种延安精神风貌也自然而生。

从影片内容呈现到剧组拍摄过程,都体现着“普通人”的不平凡。正是因为有着无数个“普通人”坚定信仰、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电影《张思德》才能出世、延安的根据地才能守住、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才能胜利、新时代的号角才能吹响,也正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会实现!

(编辑 刘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