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与照金、南梁根据地互相呼应。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中国共产党人,早年曾先后立足马栏,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武装,将马栏建设成为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心区、西北革命根据地优等区和民主中国实验地模范区。1941年底,关中分区机关迁到马栏镇马栏村。1942年12月,中共西北中央局决定将中共陕西省委与中共关中分委合并为中共关中地方委员会。1943年1月,中共关中地委成立,机关仍驻马栏镇,并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领导原中共陕西省委所辖国统区党的工作。1946年1月,为进一步恢复和加强陕西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做好统战工作,中共陕西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工委机关驻旬邑县马栏镇。作为红色根据地,马栏为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新中国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此驻扎和活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革命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
习仲勋主政关中期间,将关中分区建成了中共中央探索民主中国模型的成功样板,受到特别嘉奖,荣获毛泽东“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高度评价。
1937年5月,原中共陕甘省委书记李维汉在关中实地调研后,在中共中央第30期《党的工作》杂志上发表《关中工作的一些总结》,指出“在我经过的陕甘苏区,关中是最好的一块苏区”。
为了弘扬先辈先烈的感人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启迪教育后人,2007年,旬邑县委、县政府开始修复建设马栏革命旧址,201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马栏革命旧址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现遗存有中共陕西省委旧址、中共关中分委及分区旧址、关中地委旧址、关中军分区旧址、爷台山战役指挥部、军民大生产展览室、习仲勋旧居、七孔石桥以及关中分区各部门旧址、马栏革命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水上剧场、烈士陵园等。
纪念馆采用图片、实物、人物雕塑、浮雕、硅胶像、场景复原、电子书、电动地图、幻影成像等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分八个单元,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关中特区、关中分区、陕西省委的革命史实,再现了习仲勋、汪锋、李维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展室共展图片800多幅、实物3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