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文苑 > 军旅印记

毛泽东两赞国民党军起义部队

日期:2022-04-20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李玉泰

1945年10月和1946年10月,驻扎在陕甘宁边区北线的国民党军新编第十一旅、陕北保安团队先后起义,投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受到了毛泽东的称赞。

一赞新编第十一旅是国民党军起义的“火车头”。

国民党军新编第十一旅是榆林邓宝珊部所辖,长期驻扎在国共交界之地安边县宁条梁,与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和警备第三旅往来密切,深受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个旅的旅长曹又参,对蒋介石歧视杂牌部队和发动内战极为不满。在此情况下,中共西北局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非嫡系武装,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争取工作的指示,在新编第十一旅发展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成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西北民族运动促进会”,团结启发十一旅广大官兵反对内战。蒋介石、胡宗南察觉此情后,即指示邓宝珊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将新编第十一旅调往绥远地区进行整编,并派遣特务到新编第十一旅打击瓦解进步力量。据此,新编第十一旅地下党组织和旅领导,经过充分酝酿后,报经中共西北局批准,决定于1945年10月25日发动起义。

625fa511d9fef.png

横山起义发动地波罗堡旧址。(李玉泰摄)

为了保证起义的顺利进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司令员王世泰,指挥警备第三旅配合协助新编第十一旅。10月24日晚,警备第三旅选派了17名干部战士秘密进入安边县城,协助该旅地下党组织成立了以牛化东为总指挥的起义指挥部。25日拂晓,新编第十一旅旅直及第一团2000余人宣布起义,扣押了特务分子,击毙了第二团副团长张鼎臣,顺利地控制了定边县城。26日,警备第三旅七团在起义部队的配合下,包围了新编第十一旅二团驻地宁条梁,敌团长史钫城急向榆林守军求救,联防司令部即命令警备第三旅七、九团与起义部队全歼宁条梁守敌,击毙敌团长以下百余人,俘获800余人。

新编第十一旅的起义,使三边分区地域扩大了800平方公里,拔除了国民党长期楔入陕甘宁边区的一个反共据点。毛泽东得知后,赞扬新编第十一旅的起义是国民党军队起义的“火车头”。

二赞陕北保安团队起义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1946年初,毛泽东针对陕甘宁解放区面临的严峻形势,指示中共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习仲勋,把统战工作的重点放在陕甘宁解放区的北线,把军事打击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夺取榆林、横山,为陕甘宁边区军民自卫战争争取一块回旋余地。习仲勋即派人去向有进步倾向的国民党军陕北保安副总指挥胡景铎,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形势的看法,转达了毛泽东、习仲勋希望他率部起义的意向。胡景铎表示愿意跟共产党走,率部起义。随后经中共西北局同意,由习仲勋于1946年6月介绍胡景铎成为中共正式党员,胡景铎又推荐了8名思想进步的军官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胡部建立了党组织。西北局遂选派30余名干部,到胡景铎部培养起义骨干。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西北局决定并报告毛泽东批准,组织横山、榆林起义,里应外合夺取榆林。

625fa511b1c29.png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为支援横山起义曾攻占过的响水堡。(李玉泰摄)

1946年10月13日,胡景铎率国民党军第二十二军八十六师3个连、新编第十一旅一部及保安第九团5个大队共2100余人,分别在波罗堡、哈兔湾、海兔庙等地发动武装起义。配合行动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在王世泰、张仲良的指挥下,于13、14日相继攻占了薛家寨及石湾、镇川、鱼河堡等地后,一面配合起义部队包围响水堡,一面向吴庄、兴隆寺、旧寨、安崖等地进攻,攻克万佛洞、乌龙山。16日,驻横山敌新编第十一旅一团团部及1个营300余人被迫投降。20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集中兵力向无定河以南响水堡进攻,歼其援军两个营,次日攻克了敌残留的最后一个据点。此时,中共中央考虑到榆林国民党守军已有防御准备和邓宝珊有争取的可能,遂决定停攻榆林。此役,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解放了无定河以南500平方公里、12万人口的地区,建立了榆横新区人民政府,为尔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夺得了宝贵的回旋余地。

横山起义的国民党军陕北保安团队,后被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胡景铎任师长。11月30日,胡景铎率起义部队南下,12月17日抵达延安,受到中共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领导及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1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在枣园礼堂接见了骑兵第六师的主要领导干部,并设晚宴招待。晚8时许毛泽东来到礼堂,高兴地握着胡景铎的手说:“你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下邓宝珊的船,上习仲勋的船,你选择这个道路是很正确的。”还用两只船比喻说:美蒋那只船现在虽然大些,但它是一只破船,一遇风浪就会沉没;我们这支革命的船现在还小些,但是崭新的,能够乘风破浪胜利前进。毛泽东的讲话使胡景铎和被接见的起义同志受到莫大的鼓舞。

作者简介:李玉泰,陕西临潼人,1937年生,1951年5月参军,1956年5月入党。曾任兰州军区政治部新闻干事、青海省果洛军分区副政委、兰州军区政治部党史研究员、第一野战军战史编写办公室副主任。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立三等功2次,多次受到兰州军区政治部嘉奖,被评为“优秀机关干部”。1995年12月退休。主编和参与编辑《习仲勋画册》《习仲勋画传》《第一野战军战史图集》《光辉的历程——人民军队在西北斗争史概览》等多部党史军史图书。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