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导,官名朱章印,在全国工商银行办公室系统搞宣传的人士圈子里,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说“朱章印”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但一提“朱导”,几乎没人不知晓的,即使没见过面,也肯定听过关于他的趣闻轶事。
刚认识朱章印时,我并不知道他当过兵。好像过了好久,才知道他是1969年入伍的老兵,比我还早两年,我该喊他“老班长”的。他出身军人家庭,父亲是1944年参加革命的老军人,解放后担任过多年北京市怀柔县武装部部长,参与处理过1971年“9.13”事件有关事宜,至今听起来像传奇一样。朱老是1920年生人,以副师职身份离休,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出身于这样的红色家庭,子承父业自然是第一选择,于是,朱章印从河北老家远赴位于吉林白城平台的某部当了三年兵。
服役期间,他父亲由河北调至北京,朱章印为了进京,1972年放弃了提干的机会,要求退伍,成为京城的一名工人,1985年12月调入工行北京分行,在宣传岗位上几乎没挪窝地一直干到2009年退休。一手握笔杆,一手拿相机,他先后陪了9任行长和9任办公室主任,算得上是北京工行的老资格和“百事通”。
说起他的绰号“朱导”的来历,其间还有一段故事呢。那是1988年底,北京广播学院要创建一个黑天鹅影视公司,需要银行贷款支持,学院电视系的有关人员找到工行北京分行朝阳支行工商信贷科联系此事,该行按照贷款程序进行了一系列的审查。通过接触,银行与学校的经办人员彼此有了了解,建立了友谊。1989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有一个节目叫《儿童集体速算表演》,为了增强现场效果,节目需要三名计算器操作员配合。时任广院电视系主任的王纪言得知后,找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建议把这项任务交给工行朝阳支行来承担,支行向分行请示,分行决定由在分行办公室负责宣传的朱章印选派人员并带队参加。在第一次彩排中,老朱与主持这个节目的鞠萍“姐姐”相识了。他见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看你的节目。”鞠萍谦虚地笑了。当老朱说“我的单位是工商银行”时,鞠萍高兴地说:“我父亲也在工商银行工作。”一下就拉近了相互的距离。
第二次彩排前,老朱在休息厅拿出准备好的工行储蓄宣传品—— 一枚印有“感谢您对储蓄事业的支持”字样的普通钥匙链送给鞠萍。在她端看物品时,老朱说出了蕴酿已久的话:“节目中你在介绍计算能手验算时,是不是能加上‘他们来自北京市工商银行’一句话?”鞠萍听完后,沉思片刻说:“好吧!”彩排中鞠萍果真把这句话加了进去。事后,晚会导演也没有提出异议,老朱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朱章印和鞠萍合影
除夕之夜,在晚会现场直播时,当演到《儿童集体速算》时,鞠萍先介绍了一下节目内容,然后她面对着亿万电视观众说:“这里我们请到了北京市工商银行的计算能手来给他们验算。”紧接着画面连续出现了工行员工的特写,并伴随着“正确”“完全正确”的声音,晚会掀起了高潮。由于老朱的“导演”,工行没花一分钱广告费,竟然收到如此大的宣传效果,从此,老朱的公关能力传开了,“朱导”的雅号也一直陪伴他到现在。
朱导的名气与他浑身上下透着的那股幽默感是分不开的,他说“段子”的才华,堪称一绝,有他在场,想不热闹都不行。说他是工行宣传舞台上的一名不用化妆的“笑星”,一点儿也不夸张。
老朱是《中国城市金融》杂志的特约记者、《城市金融报》的通联站站长。凡是这两家媒体举办的活动,只要老朱到场,便成为众人围绕的中心——大家都想听朱导侃段子。他的房间人常是满的,出行时他上哪辆车众人抢着上那辆车,吃饭他坐哪桌大家争着坐哪桌——为的是能听他侃段子。说实在的,讲段子是一个人展示才华的最佳机会之一。要想说好段子,非具备“说、学、逗、唱”的基本功不可。尽管不少人都有讲段子的欲望,但同样一个段子不同人讲有不同效果。像朱导这样的高手,讲起来自己不动声色,而别人却已乐得跌到饭桌底下去了,好不容易爬起,捂着肚子连连告饶:“再讲我就要笑岔气了!”
庸者讲段子,别人没乐自己先哈哈大笑,别人问他乐什么,他再三解释,别人才尴尬地陪笑几声。朱导的本事,一是他能够控制住现场的气氛,现编的段子随口就来,有一些还能结合工行的真事和金融业务;二是他学说方言的功力是一绝,他虽是河北沧州人氏,但唐山、天津的土话学得惟妙惟肖,东北、山东话也不差;三是他的段子品种多,有少儿不宜的,也有老少咸宜、俗中透雅的,一些精品段子玩笑中蕴含着哲理。因此,朱导是公认的“段子大家”,所到之处,一圈人围着请求来上一段,再看朱导,环顾左右,笑而不答,逗得众人心急火燎。有一年《城市金融报》在新疆开发行会,吐鲁番的一名女导游下了车竟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劲儿追着朱导学段子。四川有个小伙子听了老朱的段子,回去后专门写信要拜他为师。
朱导说:“幽默是人际关系最好的黏合剂,素不相识的人往往靠一个段子就能拉近距离、成为朋友。如果说这是本事的话,它可真为我做好宣传工作帮了不少忙;再说能让大家开心,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朱章印和歌唱家李谷一合影
接触的时间长了,了解到朱导其实是个很刻苦并多才多艺的人。他从小喜欢画画,由于经常看父亲部队订的《解放军报》,对著名的军旅画家董辰生崇拜得五体投地,初中时曾大胆写信向董求教,居然得到这位大画家的几封回信。
朱导的科班学历并不高,全凭刻苦自学,在宣传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多年来,他用手中的笔,既写本单位的新闻,也写社会新闻,既写基层的先进人物,也写社会上的名流,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发表了不少稿件。1990年5月19日《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对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李瑞英的访谈录,这是刚调入中央台不久的李瑞英接受记者采访的第一篇见报稿。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什么大牌名记,正是当时尚名不见经传的朱导。至今,朱导还珍藏着当年采访李瑞英时中央电视台门卫签发的会客证和在199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现场与李瑞英的合影。
朱导爱好摄影,用自己的眼睛和相机镜头,记录着工行历史变迁的轨迹和工行人的风采,也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再现于读者眼前。2003年4月,非典肆虐京城,为了及时反映工行一线员工冒险坚持去301医院收送款的事迹,4月24日这天,朱导不顾领导的劝阻,毅然深入“灾区”采访。在现场,为了抢拍到珍贵的服务场景,他连手套、口罩都来不及戴,连续按动快门,拍下了一幅幅工行员工以实际行动支持白衣天使抗击非典的动人照片。第二天,这组图文并茂的报道就在《北京青年报》显著位置首发,随后,又相继被《中国金融》、《中国城市金融》等多家媒体采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事后,工行北京分行原行长李晓鹏特别表扬朱导作出了“一图值千金”的贡献。
本文作者和“朱导”在沙漠观光
退休后,朱导和老伴专心致志地带孙女,每天用镜头记录着孙女的成长史,并且发在微信圈里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天伦之乐,赢得一片点赞。他还热衷于参加京城文化圈里的各种活动,时不时地抓拍一些名人照片,与自己过去拍摄的旧照巧妙组合,在群里发出也会激起热烈反响。 老朱人缘好、新老朋友多,晚年生活过得很充实,一点儿也不寂寞。多年前,我就写过老朱的故事,在《城市金融报》和《金融时报》上发表了,并获得“聚焦工行——2011年金融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至今,与老朱仍几乎天天在微信中“见面神聊”。老朱不老,受他影响,年纪稍长于他的我也不觉老。哈哈!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