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文苑 > 老兵荣光

退伍不褪色解甲不下岗

——记西安临潼区慈善志愿者王鸽
日期:2022-07-25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管益农

王鸽,是个俊朗的“90后”小伙子,当过两年兵,退伍后在餐饮行业就业,有一手当厨师的好手艺。2020年以来,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得社会好评,被广大群众誉为“退伍不褪色、解甲不下岗”的优秀退伍兵。


为航天事业做过后勤保障


1993年4月,王鸽出生于西安临潼县任留乡三王村。从小他就喜欢解放军,2013年9月高中毕业如愿参军,来到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勤务站服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王鸽心目中,这可是个“高大上”的名字——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呀!自己的人生有一段能够与祖国的航天事业联系在一起,这是多么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啊!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这身绿军装。

新兵训练结束后,王鸽被分配到技术勤务站修理所一连,该连担负着整个基地车辆的修理保养和卫星发射塔的改造维修任务。在这里,王鸽刻苦学习,除了基本的军事技能之外,还熟练掌握了钳工、油漆工、焊工等项操作本领。他感到特别欣慰的是,服役期间曾6次参加卫星发射塔的改造翻新以及特种防腐除锈喷漆工作,并两次现场观看了卫星发射时的壮观景象。就在他当兵的这两年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累计进行了14次发射,包括震惊寰宇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上天。每每想及这些,王鸽都倍感自豪,觉得作为一名后勤保障人员,能够为国家的航天大业流几滴汗、出几分力,浑身上下都充满幸福感。

2017年8月,王鸽退伍两年后,又与战友相约返回老部队“探亲”。看到营区自己熟悉的一草一木以及部队的新变化,他百感交集。短短的两年军旅生涯,给他留下了永远难忘的记忆。至今,他依然保持着从各种渠道关注老部队的习惯。从网上得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1970年组建以来,50多年时间共进行了160多次发射,将200多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是我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里发射次数最多的发射场。联系到从电视里看见的那座自己亲手维修过的卫星发射塔,王鸽内心一次又一次溅起回忆的波澜。他暗自下定决心:“航天人的精神会滋养我一辈子,脱了军装我还是一个兵,不管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不能丢,解放军的作风不能变。”


从抗疫开始踏上公益之路


在外地闯荡了几年后,2019年王鸽回到家乡临潼,如今在一家知名度很高的专门承办婚宴的餐饮公司当厨师。退伍后他曾在烹饪职业学校和通过大专函授进行过系统深造,先后获得“高级中式烹调师”“高级中式面点师”“高级公共营养师”“中级厨政管理师”证书,在职场上是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双佳”的一把好手,到哪儿都备受欢迎和青睐。

2020年初,正当王鸽准备在餐饮行业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新冠疫情突降,全民性的防疫攻坚战吹响了集结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王鸽仿佛又听到了连队“紧急集合”的号令,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社区抗疫志愿者团队。那时他刚结婚,顾不上度蜜月,全身心地扑在抗疫战斗上。

2021年8月份,西安疫情再度严峻。王鸽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以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身份,先后8次在临潼火车头广场参加临潼骊山街办西关社区的防疫工作。后来战场又转移到他居住的石油城小区,至今一旦社区居民进行核酸筛查,在现场就可以看到王鸽穿着防护服奔忙的身影。宣传引导,疏导群众,照顾老幼,扫码登记,维护现场秩序,运送核酸检测试管和医用防护物资,以及上门为特殊人群提供生活保障和就医保障服务……。

2020年以来,王鸽先后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7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600余小时。临潼融媒体中心记者两次对他进行采访,以“当代军人展风采,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为题宣扬了他的事迹。当地街办、社区多次表扬和感谢他的义举,并向他颁发了“疫情防控先锋志愿者”荣誉奖牌和“抗疫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

除了抗疫,王鸽还是爱心送考公益行动的积极分子。2022年6月7号、8号两天高考,王鸽早早地就在自己的私家车上张贴了“退役军人爱心送考车”的大字横幅,并为考生准备了营养早餐、口罩、矿泉水、消毒液、扇子和湿巾等物品。两天共接送8名考生,累计行驶26公里。送完考生后,他又到华清中学、骊山中学和铁路中学帮助工作人员维护考场周边秩序,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鲜明的退役军人标识,一身笔挺的‘国防绿’,一看就让人信赖。坐他的车赴考,一定会增加好运!”一位姑娘以崇敬的目光向王鸽连声致谢。

王鸽是临潼区退役军人雷电突击队的一员,并且参加了家乡任留街道办事处的民兵组织。他说:“不仅爱心送考,我们还要在疫情防控、防汛抢险、乡村振兴、关爱老兵、法律宣传等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展现退役军人的担当。”


敬老助残慈善帮困


为了多做一些慈善之事,王鸽参加了好几个志愿者团队,把大部分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都奉献给了慈善事业。

临潼区代王街办西柳村残疾人张科,以前是个网约车司机,前几年因脑出血做过两次开颅手术,引发偏瘫癫痫,因气管切开只能吃流食,曾经体重180斤的壮小伙儿瘦成了皮包骨。王鸽和他的志愿者同伴,几次上门看望慰问,并将张科家的困难情况向临潼区慈善会作了详细汇报;慈善会联手区妇联和当地残联,与志愿者团队一起为张科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救助方案。目前,残联已为张科办理了残疾证,凭此证可享受国家法定的各项优惠待遇。同时,还准备为其配发一台综合医疗护理床。今年“六一”前夕,临潼区慈善会领导和王鸽等志愿者再次上门看望张科,向其捐赠了生活用品、营养品,并捐助2009元现金。张科的妻子李英平表示:“感谢政府和志愿者们对我们家庭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会努力撑起这个家,同时也要做一名志愿者,像你们那样去关爱帮助他人。”

因车祸高位截瘫的农村妇女邢新玲,在政府关怀下住进了临潼新市区域敬老院。一天,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急需一种中成药的求助信息。志愿者董玉芹看到后,想方设法购得8盒,可是当时疫情防控正紧,怎么能够送到邢新玲手上呢?王鸽闻讯后,自告奋勇地说:“我送你们去!”当即驾着自己的私家车,冒着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天气,及时把药送到敬老院。

在慈善路上,王鸽一直是个有心人。一次,他回家乡看望父母,偶然听说邻村有一户人家几口人都是大病,生活十分困难。于是,他顾不得与父母多聊,急忙赶到附近的赵刘村了解情况。找到户主杨红心和黄雪玲夫妇,掌握了详细情况。原来,杨红心一年多前检查发现染上重症,祸不单行,妻子黄雪玲又遭遇车祸导致脾破裂和多根肋骨骨折,两口子住院花了30万元,按政策报销了一部分,但也借了不少外债。加之家中父母都有患有脑梗后遗症,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家里没有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日子过得很艰难。王鸽把这些情况作了详细记录,回去给自己所在的临潼区慈善会东城志愿者服务队作了汇报,团队队长当即带领小分队拿着慰问品,和王鸽一起登门对杨红心夫妇一家进行了慰问,并决定将其作为长期帮困对象,在尽可能争取政策援助的同时,从志愿者的角度给予尽心尽力的帮扶。他们在志愿者微信群中发起募捐活动,王鸽和许多志愿者都捐了款,表示要尽绵薄之力,为这家人献上一份爱心。

据了解,王鸽近年来为做慈善累计捐款捐物1400多元,累计从事志愿服务1200多个小时。作为一个收入并不稳定的“打工者”、还要谋生养家的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些殊为不易。但王鸽表示:“我是一个退伍兵,我时刻不会忘记兵的誓言。我要把自己的点滴奉献汇聚入慈善事业的暖流,用爱心滋润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