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北的文坛上,李敏杰的名字,与《留在大西北的脚印》《军马场奇遇》和《西探聚宝盆》等散文集,以及《西北将军传》《大西北人杰实录》《西北大决战》等传记文学和纪实史书联系在一起,为大家所熟识和喜爱。
在新闻界,李敏杰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与报社编辑,新华通讯社记者、分社社长和甘肃省新闻学会理事、甘肃作家协会会员这些头衔联系在一起;也不仅仅是与新华社、《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报刊编发他的2000多篇新闻、通讯稿件联系在一起;也不仅仅是由于他写的“内参”和调查报告,多次得到过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批示和转发;而且还因为他为部队和地方培训及带出了近百名新闻人才,为新一代“笔杆子”树立了做人为文的榜样。
在史学界,李敏杰曾任兰州军区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中共甘肃党史学会副会长,只要你翻开军史资料丛书、人民解放军党的组织史、解放军烈士传和中共党史人物传等史书,在编纂人员的名单中,随处都可见到李敏杰这3个字。不仅如此,李敏杰这个名字,还与《解放青海》《浩气颂》《黄土碧血》《西部悲歌》《陇上精英谱》和《延安精神漫谈》等解放大西北和延安精神的两套20多本系列丛书联系在一起,成为一员史书编写和史书研究的专家,而被人们所敬慕。
在我们的心目中,李敏杰为文、为人都永远是我们所尊敬和效法的师长,心中早就按捺不住地想提笔写他点什么。
一
1938年农历11月7日凌晨,一声新生儿生命的呐喊如雄鸡的引吭高歌,从山西省闻喜县柏林乡沟东村一个农家大院传出,一家人的脸笑得仿佛初升的太阳一样鲜活、开朗。因这年是虎年,母亲姓丁,故外祖母随口便叫他“丁虎”。外祖母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李姓一家人二话没说, 不加思考地跟着外祖母叫着丁虎这乳名,直到他于闻喜县立4高毕业。其时的李丁虎已出落得是人见人夸的勃勃少年,在家乡附近的学校教书的父亲见儿子知书达理,才思敏捷,遂查谱查典为儿子起了个“官名”——李敏杰。
20世纪50年代初期,早懂世事的李敏杰为不给家里添负担,毅然报考新绛初级师范学校,并以优异成绩中榜。1956年7月毕业后,因其年龄不满18岁,他就又考入临汾师范(中师)继续求学。李敏杰本来极勤奋好学,嗜书如食,才思活跃,进入这一学府后,他便如鱼得水,如鸟于天,喜不自胜,遂在师长们的教授、影响下,开始了他的笔耕生涯。当李敏杰这个名字以铅字的形式频频出现在《晋南报》和《百花》《文化周刊》等报刊上时,老师和同学无不为他感到自豪,声名远播校园内外,并因此被公推为学校共青团委的宣传部长。
毕业教书后,有了与社会更多的接触和更深的了解,这更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一边教书,一边勤奋写作,并先后有《田头会》小剧本、诗歌和新闻等稿件30多篇见诸报刊。此时的李敏杰可谓风华正茂,但在他心中却一直怀有成为人民子弟兵中一员这样一个心愿,并一直情有独钟。也许是天公作美,李敏杰真的如愿以偿。
1958年8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62师自朝鲜撤回祖国,进驻山西省临汾地区,而且当年又实行就地征兵,这真是李敏杰天造地设的参军良机。他毅然舍弃在当时并不算少的每月40多元工资的教师工作,同年12月,光荣应征入伍,成为第62师186团工兵连一名列兵,并很快随部队开赴祖国西部藏区执行任务,获得难遇的锻炼机会。
不久,他又被调到62师政治部电影队任放映员,兼做放广播、管理图书阅览室和文化教员工作,他在多方面施展才华。加之周围同志不乏多才多艺之人,不论是理论基础、工作能力、文字功底以及待人接物均堪称他的良师益友,他感到又进入了一个深造的课堂。在这支英雄部队中战斗、学习、工作、生活,时刻有一种无形力量的推动和熏陶。接着,领导上鉴于李敏杰的文化素质、工作态度和效率甚好,又调他到师政治部宣传科做内勤和新闻报道员的工作,不是干部,犹如干部。1962年8月,62师机关奉命精简整编充实连队,李敏杰又被调任师直属的喷火连任文书,使他有机会参加连队训练、生产和战备的一切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他对连队的知识与感情。
一个人的一生,除了自我素质,往往与机遇分不开。1963年9月,李敏杰超过25岁,过了当时部队提干的年龄上限,他自己已有复员回乡就业的思想准备。万万没有想到 师政治部基于对他的了解,还是破格报请上级批准,晋升其为少尉排级军官。不久又任命他为师政治部干部科干事。根据他的特长,师政治部又在新闻报道方面给他开拓了路子。由于领导上的着意培养,李敏杰在新闻工作方面很快奠定了基础,这导致1964年10月他奉调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任编辑。
李敏杰在62师6年间,在完成从老百姓到革命军人的转变的同时,在事业上,尤其在新闻写作上也成为62师小有名气的“写家”之一,多次立功受奖。李敏杰至今深记62师对他的培养之情。
二
编辑工作不但繁琐,而且要求很高。可是李敏杰像大多数的编辑人员一样,1把剪刀3支笔,1瓶浆糊1把尺,看稿、选稿、编稿、组版、 划版和校对,样样卖劲,件件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从中磨炼提高自己。
李敏杰很快又从《人民军队》报社编辑调任新华通讯社驻兰州军区记者、军区新闻科(处)副科长,新华社记者组长、分社社长。
作为“无冕之王”中这个王中王的新华社记者的李敏杰,在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他不但集军事记者所有优秀品格于一身,而且他还是一位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强的人,他时时、处处把自己当做党和人民的工具与喉舌,积极采写先进典型和反映基层群众的疾苦与心声,以推动社会前进为己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投身于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洪流中。
脚踏实地,不图虚荣,勤奋耕耘。这是李敏杰始终遵循的一个信条。大西北占全国的总面积约1/3,这么大,怎么抓?他的体会是要抓好两条“路”。一条是横贯西北的丝绸之路;一条是纵贯全境的红军长征之路。他坚持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和采访,曾经六赴河西走廊,五去陕北,四进柴达木,三上贺兰山,还翻越过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唐古拉,涉足过毛乌素、巴丹吉林、塔里木等大沙漠,沐浴过青海湖、沙湖和赛里木湖的浪潮,登临过镇北台、嘉峪关、莫高窟······可以说他的足迹遍及陕、甘、宁青、新5省(区)的许多地方和数千里边防线。
按理说,在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方面,与一些同行相比,李敏杰是出道比较早的一位,但他不骄不躁,什么时候都是虚怀若谷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多少年来、他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委屈,不分昼夜,不过假日,一心扑在事业上。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利益、组织交给的任务高于一切。他通过艰辛的采访,做到了见物更要见人,先后向全国各界推出了“智取华山侦察英雄刘吉尧”、“宝刀不老的全国战斗英雄郝忠云”、“铁老汉梁仁芥支农记”和“护理教育专家黎秀芳”等近百名人物典型,为部队指战员和社会各界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与楷模。有数十篇稿件被新华社等新闻单位评为好新闻、好通讯。
更重要的是还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新闻人才。在大西北,一些新闻界朋友提起李敏杰,很多人都称他为“良师”。在这些人员中,绝大部分在军队地方从事新闻和机关工作,也有一些同志担任了高级领导职务,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有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曾说过:“记者是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战斗过每寸土地的人。他们往往把自己工作过的地方当作第二故乡,把那里的人民视作乡亲,与之同甘共苦,同欢共乐,并饱含激情地像夸赞自己家乡那样,讴歌那里的山山水水,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成就,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熟悉李敏杰的同志,在听了这段话后,都会觉得这话用在李敏杰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
李敏杰在他痴情宣传大西北的一篇体会文章中曾这样写道:“每逢与新闻战友谈论起祖国的大西北,我心里总是很不平静,思潮的浪花总是把我卷到了这块大片国土的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地方。”“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大西北常常和落后、贫穷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初来乍到,往往会觉得这里许多地方地处戈壁沙漠、雪山草原、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好报道的。但是通过20多年的采访实践的体会和积累,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可爱的国土,增加了对它的情感。”
李敏杰在近40年的记者和史书编写生涯中,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对祖国西部的深情厚意 ,用新闻记者的老前辈范长江和美国作家、记者斯诺的开拓精神鞭策激励自己,充分发挥大西北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许多地方还未揭开神秘的面纱极具神秘感和吸引力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紧紧抓住古丝绸之路和红军走过的长征路,在关于大西北古老的文化、优良的传统、独特的自然风光、开拓拼搏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人物等方面的宣传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外界对大西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纷纷报以青睐的目光。
李敏杰前些年常常是家当旅馆、旅馆当家,难得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他不但去了别人去过的繁华似锦 的大城市,也去了许多人迹罕至的雪山冰川、戈壁荒漠等不毛之地,从西宁至拉萨数千公里的青藏线和西部中蒙边界的一个一个兵站,都洒下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到过最高的地方是海拔6000米左右的唐古拉山口,最低的地方是海平面以下150米的吐鲁番艾丁湖畔。先后采写了《情满青藏线》《一个外国人的信念》《蝶舞祁连》《海西风赋》等几百篇介绍、宣传大西北的稿件。这些稿子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登载后,引来了一批批好奇的旅游、探险、考古和开发工作者,使大西北进一步为人们不断地认识和了解。
为了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他沿着红军在西北走过的路,到毛儿盖、腊子口、六盘山、吴旗镇、直罗镇、志丹、延安等地进行采访,写出了《六盘山新曲》《延河水长流》等革命纪念地的新篇章,使人们看到大西北的巨变。这一篇篇通讯、散文,字字句句都可看到李敏杰对大西北深沉的挚爱之情,每一篇都是他用心汗凝成的对大西北的赞歌,读来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不失为文苑佳品。其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探聚宝盆》曾获国家出版局“可爱的祖国”丛书奖;报告文学《毕道华与玛尔加》曾获国家广播电视部和民委“民族团结”奖。
李敏杰认为:要宣传好大西北,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棰零零星星地搞,应该每年或者每个时期抓住一个重点题目,连续报道,这样才能给读者头脑里打下较深的烙印。西北各部队有着光荣的政治工作传统,早在解放战争和20世纪60年代,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就先后肯定了西北部队的“诉苦”运动和“两忆三查”教育。1977年6月以来,李敏杰和记者王志耘根据中央新的指示精神进行调查研究,采写了《从“墙内开花墙外红”谈起》《政治工作必须克服“一点论”“一锅煮”的方法》《政治工作必须从材料堆中解放出来》《“顺气丸”和“跌打丸”》等4篇“内参”。同时,李敏杰和王志耕又就兰州军区各部队普遍采用典型分析的方法,开展10个“应该不应该,”的教育的效果,写了两篇“内参”,以后又改成公开稿在《人民日报》头版被加按语作了发表。
1982年之后,李敏杰抓住了兰州军区许多单位开展了热爱大西北教育和贯彻邓小平同志要求兰州部队协助地方搞好绿化的指示大做文章,收到了较好 的 宣传效果。其中,关于邓小平同志要求兰州部队帮助地方改变自然面貌的报道,是1983年元月中旬他在兰州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 采 写的,这条新闻经新华社编发后,《人民日报》等全国31家报纸先后在显眼位置刊登,《解放军报》等还在头版头条加了花边。
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传出后,兰州军区部队各单位闻风而动,尽管当时西北高原冰天雪地,部队 党委 和许多基层单位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修订植树造林和种草计划,不失时机地展开了春季植树造林的准备工作。面对这种热气腾腾的局面,李敏杰认为,应该抓住时机,集中全力搞好连续报道。把兰州部队贯彻邓小平的指示、协助西北各族人民搞好绿化,作为纪念延安“双拥”运动40周年和第二个文明礼貌月宣传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各个侧面 作了 较为充分地反映,从1月16日至2月底的一个半月时间里,他们共采写有关绿化的稿件11篇,全部被总社和人民日报采用。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军区绿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静海,表扬李敏杰对绿化的报道抓得紧、抓得集中,为部队协助西北人民绿化鼓了劲。
在这次连续报道中,李敏杰做到了发现线索紧追不放。春节前夕,他从兰州军区绿化办公室得知全国15个省市的许多林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和干部给兰州军区来信,要为绿化祖国大西北献策出力,有的推荐人才,有的寄来有关造林绿化的专著。发现这些线索后,李敏杰立即到绿化办公室采访,春节期间赶写出来寄往总社,很快就被采用了。2月下旬,李敏杰在一次会议上,闻知驻腾格里沙漠边缘的62师青年战士发出倡议,服役3年,立志每人植树100,包种包活,他和记者安晓平马上赶写新闻,很快被总社编发见报了。另外,他还采写了《兰州部队指战员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指示》、《郑维山司令员要求指战员把支援西北建设同营造国防林结合起来》的“内参”,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
1986年8月,李敏杰被调到兰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从事党史、军史的征编工作。这个弯转得 太大了。以前写现实、写活人的,却一下钻进了历史的故纸堆,编纂春秋,为已故的英烈、先辈高歌。但他以完成党给的任务为己任,继续鼓起干劲,力争干得好上加好,他本着“存史、资治、育人”的目的,把地处大西北的陕甘苏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圣地延安和八路军驻陕西、甘肃、新疆的3个“办事处”,以及解放大西北的广阔战场,当成党史、军史的“富矿区”,连续采访了数10位老将军、老干部,征集了数百万字的历史资料。
通过征编和研究历史,他的思想变得更深沉了,责任感也更加强烈了。他深感党史、军史的征编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后世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系列工程。那几年中,李敏杰组织和主编了《巩固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以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解放战争中的战略追击》《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西北分册)》等一系列军史资料丛书。
为了搞准一个历史事件,他常常与编研室的其他同志一道深入到事件爆发的地区采访、查寻资料。有时为一个人物的姓名、诞生年月、当时的职务,以及所在部队番号,他都要反复跑有关档案馆、图书馆和资料室,走访当事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查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
李敏杰勤奋耕耘,硕果累累,著作等身。全军出版的10卷本《解放军烈士传》共收录烈士传记667篇,其中李敏杰撰写的就有21篇;籍贯在西北5省(区)、1955年至1964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79人,他征编了50多位将军的生平和事迹,撰写了20多篇传记。他以翔实的史料,真挚的情感,朴实的文笔,把一个个英烈和将军的生平事迹写得各具特色,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其中如《驱赶黑夜启明星的陈潭秋》《战星卢冬生在黎明前殒落 》《“开小差”开出个杨老将》和《布衣将军张达志》等篇章,真实性、可读性很强,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收藏价值。
李敏杰除完成全军赋予的史料丛书编纂和烈士传记撰写等项任务外,还利用编研成果, 汇 西北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和有关同志一起撰写了《延安精神的哲学思想》《双拥运动的形成与发展》等10多篇学术论文,为以史鉴今、以史育人创造了一笔极为可贵的精神财富,有的还填补了党史、军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在编写党史、军史的过程中,李敏杰遇到疑点和难点,总是去伪存真,一查到底,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李敏杰在党史、军史编写方面处处是有心人,他曾经向军内外报刊披露了:红军长征曾经过青海的班玛、久治两县;毛主席的词章《清平乐·六盘山》写于陕北瓦窑堡(今子长县);我党历史上第一位骑自行车千里考察的探险者王实先;西宁到底是1949年9月何时解放等编研和考证成果,受到了党史、军史界的重视和好评。
1994年5月,李敏杰从兰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主任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仅担任编审工作。但他退 而不休 ,笔耕不辍,仍继续不断有佳作出世。1995年元月初,他和原甘肃省作协副主席朱光亚采写的纪实文学《进军西藏与班禅返藏》在解放军报连载,引起各界的关注。他俩撰写的纪实文学《范明将军沉浮记》《彭大将军西府之战历险记》,敦煌文艺出版社和《人物》《炎黄春秋》等刊物争相编辑出版。
如今,李敏杰已经年过八旬,但是他依然为撰写《兰州军区史》和将军传记等操劳。期待李敏杰凭着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在新的征程中以不倦的勤奋耕耘,有更多更好的传世佳作问世。
作者简介:
袁俊宏 (1964~ )笔名山娃。甘肃镇原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1年入伍。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席卷西北》《戈壁凯歌》《中-马》,散文集《天宗》,诗集《与太阳干杯》,共出版文学作品八部。诗集《与太阳干杯》获昆仑文艺奖诗歌创作一等奖,全军第八届文艺创作新作品二等奖。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