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文苑 > 书艺作品欣赏

笔随意走墨传情

——品赏军旅艺术家屈军强和他的《楹联书法百品》和《吉祥百印典藏》集
日期:2023-01-04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徐映珉

63b4dac0472a8.png

63b4dac99ed0c.png

腊梅傲雪立,不畏寒风摧。虎年岁末,飘飘洒洒的瑞雪中,收到军旅艺术家、著名书法家、作家、资深媒体人、老同行、老朋友屈军强亲笔签名的《屈军强楹联书法百品》和《屈军强吉祥百印典藏》新作,细细品赏那一幅幅楹联书法佳作和一方方金石名印精品,如沐春风,暖意顿生,油墨清香,浸润心田。这两本新近出版的集书印、诗文于一体的作品集,择选之精品,编排之精巧,校订之精细,印制之精美,堪称他近30部著作之首,令人爱不释手、珍藏永久。

激情催精业,精业出精品

激情是人或动物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情感和高昂亢奋的情绪反应。人生如歌,岁月永恒,光阴虽短,青春可留。生活犹如夏日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充满着活力,散发着青春,挥洒着汗水,而最壮美、最热烈的莫过于燃烧的激情。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曾说过:“激情,是一个人奋进向上的助推器,是一个人战胜困难的催化剂,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驱动力;激情,就是拼搏,就是奋斗,就是创造,就是永不停歇。一个人始终拥有和保持如烈焰般燃烧的激情,是可贵的,亦是可怕的。其最大的收获是将满腔的激情倾注于工作、事业和生活所取得的骄人成就。”屈军强就是一位始终充满火一般激情并于激情迸发中创造辉煌书印艺术成就的人。

我与他相见相识于34年前的1989年夏日。那时,我是一名刚踏进人民军队报社大门的新编辑,而身为《西线影视报》创始人、主编的屈军强老师,早已是声名远播的老报人和军旅书法家。同为媒体人,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简约、干练,身上始终透着军人特有的刚强和朝气,走路风风火火,处事快捷有方,一如他的名字:军中才子,艺苑强人。

从军数十载,无论是身着戎装纵横军旅,还是退却战位解甲归田,屈军强对待工作、事业和生活的那股激情从未减弱。在他看来,激情就是笃定信念标定导航的执着追求,激情就是不畏艰险勇毅攀登的坚实足印,激情就是搏击风浪砥砺前行的强劲动力;激情就是永葆青春活力的“保险膜”,激情就是驱动奋进向上的“螺旋桨”,激情就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激情就是点燃人生绽放的“导火线”。《楹联书法百品》和《吉祥百印典藏》这两本集子,既是他激情岁月的坚实留痕,更是他激情创作的最好见证。几十年来,屈军强把燃烧的人生激情化作学研书印、精业熟术的恒念恒心和恒力,以笔作犁,以刀为铧,于墨海印田里辛勤耕耘,丰果累累。

34.png

63b4dae94bf6f.png

茶到淡时味觉香,墨至浓时书传情。在大多数人眼里,书法是循章蹈法之上的守正创新,称作“艺术品”;写字是随心所欲之兴的信手涂鸦,属于“易碎品”。纵然临帖描摹是每位学研书法曲径通幽的必经之路,亦是打好书写之功的必修课。但有的人习惯于长期临摹王羲之、宋徽宗、米芾、赵孟頫等一些名家的字帖,越临越像乃至达到一假乱真程度。越是这样,越让人记住了名人,而忘却了临摹者。屈军强在潜心读帖、悟帖、临帖之后,把功夫和精力用在不囿于规、不拘一格地创新拓展上,一如高超的厨师脱离菜谱,早已熟记于心、胸有成竹,天马行空,我书我字,自成一派,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风格,在书苑艺坛独领风骚,广受关注。许多同行和书法爱好欣赏者感慨道:不看署名,只要看到字体,就知道出自屈军强之手。

犹如军人操练枪炮和医生施行手术,作品是检视艺术家们出膛枪弹“弹着点”的最好标尺,是衡量艺术家们展示独特高超技艺的最好“柳叶刀”。细窥屈军强的书法和印石精品,无论是结体、章法和笔画,点墨别有韵,刀刀有新意,拙朴中透着大气,端庄中不失豪放,恣意中彰显有序,大小得当,疏密得体,浓淡相宜,虚实相映,品之赏之,给人以灵动秀美之感、回思不尽之味。他笔下的草书,大胆用笔,肆意挥墨,狂野奔放,苍劲有力,浑然一体,意韵悠长,吸睛摄魂,定格心海,一个个衔接自然的大字,如同农家灶膛里燃烧的劈柴,烈焰过后尚未燃烬的炭棒,火星四溅,滚烫炙手,纯洁透亮,风骨尽显,透着烟火气和自然美。他的隶书结体独特,笔画怪奇,标新立异,棱角分明,圆中见方,平实敦厚,给人以刚韧和柔美之意韵。他的金石刻印典藏作品,构思奇巧,章法独特,熔古铸今,隶篆杂糅,妙趣横生,耳目一新,一方方石印犹如一座座军营和堡垒,刀锋划过,道道线条和条条沟壑酷似战壕长城,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尤其是他娴熟高超、独树一帜的篆书和篆刻作品,享誉书苑印坛,引得同行称奇叫绝。正如著名评论家陈荒煤评价的:“军强书印古朴中见秀雅,平稳中寓险峻,能把人引入审美联想的意境。”

“领略古法生新奇,融合杂糅求变异”,是屈军强书法和篆刻艺术创作一贯秉持的理念和原则。被视为中华书法母体的篆书,以其高古典雅的艺术生命力和鉴赏性,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爱好者潜心研习和孜孜不倦再创造。但因其难读、难识、难记、难写和难用,尚无一定文学和古文字功底者,大都敬而远之、避而绕之,一般人是很难驾轻就熟地胜任篆书和篆刻这一艺术创作的。故而,在三千多年的书法史上,工书法的佼佼者不计其数,而善将隶篆完美结合而别有心得者寥寥无几。几十年来,勤学苦研的屈军强却对篆书和篆刻情有独钟、喜爱有加。他工作之余,攻读古文学和甲骨文,博览诗词歌赋,旁及哲学美学,寒来暑往,锲而不舍,长追墨趣,细品书香,广纳古贤精华,善采百家众长,心揣手摩,不厌其精,学养渐深,书艺大长。举凡商彝周鼎、秦砖汉瓦之款识铭勒,他悉能辩其源本、知其体制、晓其原委;于古籀大篆、斯秦小篆乃至断简残碑之遗文,可谓好之笃而慕之深,皆能详加考证、融会贯通,并择其公认准确无误者挥笔书之。详端他笔下的篆体精品佳作,无论是书法还是刻印,其笔画线条婉转飘逸而又稳健凝炼,字里行间浸润着古朴厚重的“金石味”。他巧妙地借鉴甲骨文的笔画并大胆创新,在结体布局上打破了秦汉以来篆书多取修长之势的笔法和常规,尽显方劲圆润、宽博舒展之新意和美感,若鳞羽参差而互进,如圭璧错落以透亮,可谓“字字有变化,笔笔有新意”,其遒练的用笔和苍劲的韵味令人爱不释手、视为珍品。难怪一些官兵品赏了屈军强老师的隶书和篆体作品,都称有种“军味”和“兵体”:他笔下创作出来的字,如同一个个坚守战位的勇士,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点一勾,形似出鞘的刺刀,酷像拉响的枪栓,犹如扣动的扳机,好比出膛的子弹,让人过目不忘、铭刻心间。

业精于勤成于专,艺无止境贵有恒。激情是绚烂的诗篇,激情是燃烧的烈焰,激情是带响的弓箭,激情是不竭的源泉。已迈入花甲之年的屈军强,依然激情不衰、笔耕不辍、勤学不怠,并于激情助催驱动中创作出一幅幅书法精品和一方方刻印佳作,是一般人难以久而为之的。

真情促敬业,敬业出精品

著名作家张贤亮在谈文学创作感悟时曾说道:“真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亦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魂和根。唯有真心真情、真实真诚、真知灼见,方能内化为热爱文学、敬业守道、静心创作的赤诚情怀和精神支撑。”精品是智慧的结晶,精品是心血的凝聚,精品更是真情的浇铸。如果说喜欢热爱是前行的“加油站”,那么专心专注则是成功的“稳定器”。屈军强就是一个根植书苑印坛艺术沃土、用真情挚爱浇筑精神高地的人。

正如他在《楹联书法百品》集《喜欢书法》一文中写道的:“喜欢,是一个人一生的快慰与幸福。我最爱的是书法艺术,它伴随我走过了四十多年的时光,让我一往情深,找乐寻美,收获颇多。喜欢,让我热爱岁月,痴情艺术,敬业守道,一生执着。走进这黑白世界,自己变得更加理性,寄情于笔,遣兴于墨,乐此不疲,在玩笔弄墨中寻找到了自己的艺术空间与灵感,于字里字外描绘出一番别样风景。”熟知屈军强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重情守信、心底无私、待人接物始终充满真心真诚真挚真情的人。在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和从艺路上,无论是下部队为兵服务,还是在编辑部带徒传艺,他总是把一腔真情倾注在敬业爱岗、热心授道和静心创作上。他常讲,书法艺术是动静结合的创作创造,需要心静如水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境界,要有“坐得十年板凳冷”的精神和意志,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浮躁。

历史脚步进入多元化时代,面对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社会百态,一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位移和倾斜,渐渐趋向功利性、物欲化和现实性,热衷于追名逐利、贪图享乐,艳羡仕途,向往官场,心浮气躁,不甘寂寞。而在书印艺术创作天地里渐入佳境、崭露头角的屈军强,却不为名利和诱惑所动,以至真至纯的心境置身墨海印田,心静神安地埋头于斗室,苦研书法之道,精熟刻印技艺,把满腔真情化为敬业勤学、安心本职。他不喜应酬,远离喧嚣,趋避诱惑,舍弃享乐,看淡仕途,不羡官场,淡泊名利,心无旁骛,于舞笔弄墨中探索书法真谛,于金石刀刻中觅寻人生快乐,始终坚守在书印艺术创作的精神高地上。这种钟爱艺术的情怀和敬业精术的精神,彰显的是一种信念定力,体现的是一种职业操守,折射的是一种执着追求,映照的是一种人格品德。

正因为如此,屈军强才在书印创作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攀上艺术高峰,取得了众所仰慕的辉煌成就和深厚渊博的学识造诣。他自成一派的书印风格堪称书苑印坛百花园里的一朵耀眼奇葩,与众不同的章体一如他的名字,被广大官兵和书法爱好者誉为“军书强体”,只能欣赏珍藏,难以临摹效仿。

“心静智生,智生事成。”“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净方能心静,静心助推敬业,敬业催生精品。心静神安,既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品格修养,更是一种能力素质、一种坚韧定力。一个人心静如水,才能在欲望与诱惑面前心无旁骛,才能在荣誉与屈辱面前镇定自若,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在喧哗与浮躁面前凝神静气,才能不负青春时光、收获精彩人生。纵览屈军强的楹联书法和金石刻印佳作,那一幅幅精品如山涧奔流不息、浪花飞卷的清泉,让我们找到了他的艺术“活水源头”和“精神密码”:热爱是前行的动力,敬业是登高的梯子,静心是成功的双翼。

热情助精心,精心出精品

著名书法家吴三大曾接受《老战士》杂志编辑采访时感慨道:“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作家和艺术家,笔下的作品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富有生气、紧接地气、冒着热气,才会鲜活灵动、久传不衰。”热情是一种姿态,是一种表情,是一种心绪,是一种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的内在修养和外在体现,更是助推事业成功和艺术创作的强劲风帆和动力源。热情犹如寒冬里的一团篝火,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热情宛若春日里的一缕和风,让人舒心,让人快乐。一个把满腔热情倾注于工作、学习、事业和艺术的人,无疑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收获出彩的人生。屈军强就是一个用热情的“酵母”催生精细之心并以此追求艺术创作卓越和完美的人。

凡熟知、了解并和屈军强打过交道的人,都被他的一腔热情所感动所感染。出生于渭河岸边、西府宝地的他,骨子和血液里浸透着秦人忠厚、老实、纯朴的基因。他性格豪爽,待人随和,热情真诚,处事低调,不事张扬;一年四季穿着装束,朴素、简约、自然、随便,精气神十足,与人交流没有一点儿名家大腕的架子作派,一口浓郁的秦腔乡音,让人倍觉亲切。

“文章字句简,朋友情谊深。”结识过屈军强的人,都有一种同感:他那赤诚的热情不单写在纸上、刻在印上,更多的是写在脸上、烙在心田。退休后,他有了充裕的时间,经常往来于兰州、西安和老家,偶遇同行和朋友相请相邀聚会,不管事务多繁忙,总是爽快答应、准时参加,一杯清茶,一碗臊子面,几碟家乡小菜,足以让他得到口腹和精神上的莫大满足和慰藉。每遇兰州、西安和老家扶风书画界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他总是踊跃参加,出谋划策,大献墨宝。每有朋友索要书法作品,他总是不吝笔墨,热情书之,谦逊赠送:“只要喜欢,我就乐意;只要看上,随便挑选。”

“铁肩担道义,笔墨书情怀”,是艺术家们的本分与天职。在几十年的书印艺术创作生涯里,屈军强把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示汉字书法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当作一种社会责任,化为一种使命担当。他无数次上高原、登哨所、入校园、进社区、走企业,热情为部队官兵和社会各行各业的书印爱好者宣讲书印艺术理论,传授书印技法,把博大精深的汉字书印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三秦大地和陇上高原。他应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之时势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需要而创办的《名人对话》专栏,以网络访谈的形式,与文化、文学和书画艺术界的名家名人谈人生、话感悟、论艺术、道见解、叙友情、抒胸臆,其较强的思想性、引领性、学术性备受读者关注和欢迎,每期编发的文章纷纷被一些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转载,点击阅读量与日俱增,赢得朋友圈和同行称赞叫好,“可与央视《致敬经典》栏目媲美”。

著名作家陈忠实在谈文学创作感悟时曾说道:“热情一旦融入文化、渗透于文字,就会凝结成一种智慧,化为一种境界,变成一种精神。”屈军强在《书法是什么》一文中也有同感共识:“书法,是能让人走向高境界的艺术。写字写心,写生命流程的‘新’;书诗书雅,书人生扉页的‘雅’。把笔情与生活契合一起,人生便多了些潇洒的意境。”几十年来,屈军强用丰富的书印艺术实践和深彻的人生感悟诠释了“凡事之成,必作于细,贵在于精”的这一千年古训和“热情助精心,精心出精品”这一至理真言。

错别字是文章的“硬伤”,败笔瑕疵是书印的“大忌”,亦是从事文字职业和舞笔弄墨者的“致命伤”,虽然要不了“命”,但却丢人现眼。正确、规范、严谨、精准使用汉语言文字,是每个文化人尤其是文学和书画艺术创作者的基本要求和坚守底线,既是对学识水平和文化修养的考量,也是对治学态度和文字作风的检视;既是对媒体负责、对读者尊重,更是对自己负责。时下,各种多媒体、自媒体应运而生,多如牛毛。一些人习惯于在手机上写文章、作诗词,有的人习惯于用汉语拼音写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错别字、同音字或多字漏字等现象,让人看了如猜谜语、不知所云;有的人写作时繁体字简体字混用;一些网络媒体和公众号平台的编校人员很少尽校订和勘误之责,作者怎么就怎么发。于是,“无错不成网”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仔细赏阅屈军强《楹联书法百品》和《吉祥百印典藏》两本集子,集中体现了一个“精”字。书中收录的每一幅书法、每一篇文章和每一方印作,都是他精巧构思、精准书写、精雕细刻、精心打磨、精挑细选、精妙编排、精细校订和精致印刷之结果,几乎找不到一点瑕疵和一个错别字乃至一个不规范的标点符号,达到了文字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完美,堪称他四十多年来书印艺术创作精华之荟萃、精品之大集。

“笔落惊风雨,墨凝显神韵”,是艺术家创作的至高境界和完美追求。屈军强艺术创作上的这种精心精细作风和精益求精之追求,源于他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多年养成的一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良好职业习惯,缘于他从艺数十年固化的一种自律意识。精心精细的背后,见证了他学识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折射出他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彰显出他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扎实认真的文字作风,体现出他对书印艺术创作的卓越追求。

不仅如此,屈军强的这种“热情”和“精细”还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融入亲历亲为和所做所为:几十年来,他每天闻鸡起舞,手捧书卷,静心阅读,挥笔弄墨,潜心习研,手握刀石,专心刻印,辛勤耕耘,从不懈怠。在日升月落中,他用忙碌的身影留下了一道“惜时如贵金,不教一日闲”的坚实人生足印;在书苑印坛里,他用“心”用“情”描绘出一幅“墨香溢书斋,朱红映丹心”的绚烂生活画卷。

“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白。”是屈军强立德做人从艺的座右铭,也是他指引人生前行的“导航仪”。他不仅是一位誉满艺苑的书印艺术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名家、诗词行家。他在用“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炽热之心诠释“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书印艺术创作真谛同时,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情怀,点亮了“文以载道,化以育人”的心灵灯塔,给人以光明、温暖、力量和信念。他每天花费许多宝贵时间和精力,在《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和微信朋友圈里精心编辑制作的充满哲理、智慧和情感的精彩短论及杂谈随笔,少则三四条,多达七八条,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成了读者每天的“营养早餐”、“精神盛宴”和“每日必读”,一篇篇微言絮语,一条条哲思语丝,一幅幅美图美照,一句句温馨祝福,让人启智心灵、大受教益、激励感奋、赏心悦目、温暖无比。这种永不衰减的热情、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乐此不疲的精神,是一般人所不具有和做到的。这种超人之举、强人之长、高人之处,一如官兵和同行们对他名字的别样解读:军中铁汉,艺苑强人。几十年来,叠加在20多部著作上的获奖作品证书,早已等身有余,是屈军强骄人的书印艺术创作成就的有力见证,而享誉全军、全国的崇高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荣誉称号,则是对他人品艺德和成就的最好褒奖。

63b4db2c662c1.png

63b4db31d3e47.png

持妙笔书新景,饱蘸浓墨写人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在于拥有山一般的作品,而在于具有水一样的活力。屈军强虽已迈进花甲之年,生理年龄亦步入“桑榆”行列,但于一位书苑印坛的“常青树”而言,他的艺术生命力正值“青春期”和“盛果期”。燃烧的激情依然是他奋进的动力,赤诚的真情永远是他艺术的灵魂,火样的热情始终是他成功的源泉。企盼他这棵书苑印坛的“常青树”结出更多丰果,期待他这名“军中强人”为大家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书印艺术精品,祝愿他这位书苑印坛的“高产名家”凌云健笔伴墨行,在书印艺术创作的漫漫征途上续写新的辉煌!

63b4db5ff3785.png


人物简述

63b4db6682f58.png

屈军强,字馨香,号八宝楼、三乐斋、听荷堂、六人轩主,被国家和军队授予“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荣誉称号。1962年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从小喜爱书法的他,18岁怀揣笔墨参军入伍来到西部边陲,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后成为一名文化宣传干事,长期从事部队文化艺术创作与研究工作。他曾任兰州军区《西线影视报》主编、全军艺术高级评委、原西部战区陆军文网中心副主任,艺术五级,大校军衔。从军从艺四十多年,他入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先后担任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副院长、甘肃印社副社长、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曾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艺术评委。他创作的书印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大型艺术展览并获奖,许多作品先后被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文化艺术单位收藏并刊石。他曾为王震、古月等28位国家领导人和艺术名家治印书寿,其书法作品古朴大气豪放,篆刻刀法淋漓酣畅雄强,个人艺术传略及作品先后被收入《中国艺术•书法卷》《中国篆刻百家》《中国艺术诗人》《中国影人艺术大典》等大型辞书。他先后出版《屈军强书法作品集》《印谭万象》《屈军强吉祥印语》《艺术世界》《影视风铃》《节日诗贺》等24部个人艺术专著。因工作成绩突出、艺术创作卓著,曾8次荣立三等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艺术报、解放军报、新华网、中国书画网等数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艺术成果和为军地服务的先进事绩,多次被全国、全军表彰为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全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称号,是他从军从艺四十多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对他人品艺德和艺术创作成就的最好褒奖,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