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途,没有绝对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不管漫漫前路多坎坷、凄风苦雨多残酷,都不要轻言放弃,也不要止步退缩;勇敢地向前跨一步,也许会“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常言道:“只有想得远、看得远,才能走得远、行得稳。”其实未必——想得远、看得远的人固然走得远,但走得远的人往往难以被所处的时代和众人所认可;倒是随大流、与他人并肩为伍者,容易融入时代和群体。故而,做人处事有时不宜想得太多、看得太远、走得太快。
人生犹如一本厚重的书,其“背景”“背影”“本事”“本色”是书的全部内容和耐人回味的篇章:父母树在前面的和留于身后的只是一片“背景”,充其量只能留下一道淡淡的“背影”;要想靠得住、走得远、成就事业、获得成功,唯有“本事”才是最厚实、最长久、最靠谱的“本钱”。即使“背景”不在了,“背影”消失了,“本事”没有了,依然还有永驻心田的“本色”,坚守始终,永恒不变。
有道耐人寻味的思考题和必答题:人世间哪里最冷、哪里最热?有人回答:南极最冷,赤道最热。有人回答:有冰雪的地方最冷,有阳光的地方最热。有人回答:无情的地方最冷,有爱的地方最热。也有人诙谐地说:最冷的地方是太平间,最热的地方是火葬场——都正确,都是实话实说。其实,人世间最冷的地方是情怀,最热的地方是心田:一旦情冷却了,人世间一切就会凝固消失;一旦心热起来,人世间一切就会灵动闪现。
人生匆匆来,岁月悄悄去。日升月落,星移斗转,人每天活的就是一种心情、一种心态——心态有多好,过得就有多好;心态好,心情自然就好,一切都好。何谓“心态”?辞书里解释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生活态度。“态”为“心”字与“太”字组合而成。人生要想心态平静,其实很简单:把“心”上的“太”多东西去掉。心理失衡,心态不平,心神不静,心情不好……这一切都源于想得太多、欲望太强。想得太多,烦恼就多;欲望太强,贪念锁心。唯有心态平如水、心里静如水、心灵明如水,一切皆平淡,万物皆自然。正所谓:欣赏风景,入眼就是美丽;人生烦恼,放下便是释然;心思太多,去掉即可轻松。
“上智不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于危以自亡。”这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吴汉对处境极为不利的魏郡太守陈康劝降时说的一段话。意思很明白,告诫他身处困境时选择的三条路:绝顶聪明的人,不会在面临危险时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而是坚信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能够改善处境,化险为夷;具有中等智慧的人,能够因势利导、攻坚克难,把危境变为顺境,把失败的危局转化为成功的机会;最愚蠢的人,则是苟安于危险环境而无计可施、自取灭亡。由此可见,“存亡之至,在人所由。”一个人要想走出逆境、困境乃至绝境,重在积极主动、立足自我、想方设法地去改变面临的客观条件和生存环境——聪慧之人,善于挤占别人之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精明之人,想方设法让别人让路,让自己有路可走;愚蠢之人,自己堵自己的路,让自己走上绝路。这正是:有智者给别人“挖坑”,精明者埋别人挖的“坑”,无能者自己给自己“挖坑”。
天地悠悠过客多,人生处处有风景。走向社会,融入群体,每个人不一定都是朋友,但每个人都有长处,都可能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和一位老师。故此,为人处世,贵在懂得换位、秉持与人为善——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成就别人是一种奉献,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包容别人是一种情操,忍让别人是一种气度,团结别人是一种本事,赞扬别人是一种美德,感恩别人是一种升华。
(编辑 邹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