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文苑 > 散文

圆梦白塔山

日期:2023-07-26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贺测亮

白塔入云霄,黄河水缠绕。白塔山,金城兰州的著名地标。那山,那寺、那水、那绿,在我心里思念了40多年,期待有朝一日能登上白塔山去看看,一览风采。

说来话长,那是1983年11月份,我从军校毕业后,在榆林基层部队工作了一年多,组织上选派我去原兰州军区《民兵建设》(后改为《西北民兵》)编辑部学习半年。那时年轻,工作热情高,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暇逛风景点,曾经多次远远眺望过白塔山,心想以后会有机会去的,结果直到学习结束,都没上过白塔山。调到省军区机关工作后,每年春节前后都要到兰州参加一年一度的例会,因有同行首长与会,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根本没有个人支配的空闲时间,哪有机会上山。一晃40年都过去了,这个遗憾一直伴随着我。

时至今日,终于有了空闲时间,便来一场圆梦与消暑之旅。7月22日早上,从西安坐上动车,专程去了趟千年古城、黄河明珠——兰州。

烈日炎炎,酷暑高温。午时到达兰州西站,在当地羊羔肉地标——阿西娅,品尝了西北妈妈拿手菜——手抓羊肉、炒牛肚、酿皮子等,浓浓的清真风味,煞是好吃。兰州夏天气温的特点是温差大,中午炎热,早晚凉快,避开高温,下午5时,启程前往白塔山。

白塔山,位于黄河之滨,中山铁桥北侧,在高山之巅,耸立一座七级八面白塔,山因塔得名——白塔山。当地依山建有白塔山公园,是市民休闲和游客打卡的热门之地。

穿过百年铁桥,白塔山公园大门牌楼匾额上“九曲安澜”四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表达了黄河两岸人民对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进入园区,走过长廊上台阶,来到白塔飞瀑,遗憾的是当天未放水,没有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观。拾阶而上,看到了“地天泰”牌坊,了解到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预示着山顶有地藏寺,山下有玉皇阁,地天相望,万物通泰。前行不久,便来到了“凤林香袅”牌坊,说的是白云山寺庙香烟袅袅,缭绕在凤林关。牌坊左侧不远处,有当地一座古寺名刹——法雨寺,它北依巍巍古塔,面对滔滔黄河,是兰州佛教文化圣地,每日香火不断,信徒云集。之后,沿东风亭、文昌宫、三星殿、云月寺,来到白塔寺。

寺中白塔,具有藏传佛塔与中原密檐佛塔相结合的特征,七级八面,高17米,各级每面都有砖雕佛像,每角都挂有一枚铜风铃。风起铃响,与奔腾黄河水声遥相呼应。因塔身通体为白色,故而得名。相传是为纪念西藏萨伽高僧去谒见成吉思汗在兰州圆寂,修建此塔。寺内有“三宝两碑”,三宝即: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两碑即:岣嵝碑、禹王碑。禹王碑,为蝌蚪文,记述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岣嵝碑为行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兰亭序》的风格,记述白塔寺重修的经过。“镇寺三宝”由于历经时间久远,都有一定的损害,其中紫荆树是后人重新种植的,而象皮鼓更是世间罕见之物,相传是在元代时期,一僧人游历到此,向寺庙中捐献的,但可惜在近代也遭到了损害,现在游客看到的展览品是重新仿制而成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临白塔山顶,极目远眺,心情豁然开朗,对面的兰山、市容市貌、奔腾的黄河之水,尽收眼底,山水之城兰州真是太美了。落日余晖,夕阳西照,金黄色的黄河波浪上,游艇穿行,飞艇奔驰,羊皮筏子漂流,与中山桥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构成了一派盛世嘉年华的景象。

下山后,在滨河路附近的大众巷,吃了碗牛肉面,尝一尝灰豆子、甜醅子,逛了一会夜市。之后,又来到白塔山对面的黄河岸边,欣赏白塔山夜景。

皓月当空,⽩塔⼭⾥亭台楼阁的灯火点亮了⼭腰,⼭顶的⽩塔更是犹如洁⽩明珠,与中⼭铁桥上亮起的彩⾊灯带交相辉映,流光溢彩。月光与山上、桥上的灯光映入水面,融为一体,波光粼粼,五光十色,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远处白塔山浑然一体,近处中山桥的灯光不停变换着颜颜。河岸上人头攒动,桥上面人流如织,有外来的旅游者,有本地的散步者,有年轻的情侣,织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这座古城熠熠生辉。

千里奔波只为山,一日了却多年愿。别了,白塔山。

白塔.png

(编辑 邹吉钧)